国产千元包,围剿COACH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7 09:20 2

摘要:起步于轻奢,迷恋过大牌,止步于珑骧,这曾经是大多数女性买包的进阶之路。但是现在,这条路径有了新的变量——国产包,它可以是买包的起点,也可以是终点。

国产女包的“有限”突围。

买包“新变量”

起步于轻奢,迷恋过大牌,止步于珑骧,这曾经是大多数女性买包的进阶之路。但是现在,这条路径有了新的变量——国产包,它可以是买包的起点,也可以是终点。

36岁的小满就是非常典型的这类女性:她起步于轻奢,迷恋过大牌,又转投国产女包。

没有人否认,包包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十多年前,她刚参加工作,轻奢之王COACH就是她能“够得上”的奢侈品,“买COACH也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买奢侈品。”

那个时候,小满托出国的朋友去COACH店里扫货。她背着几个COACH包包几乎横扫各大社交场合。

十多年后的今天,她再背COACH就会有些“掉价”。这种廉价感,绝不仅仅是因为COACH奥莱泛滥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她“够到了”包包阶层中更高端的LV,就绝不会再折回去背COACH,有人称COACH的这种感觉为“爬坡感”。

所以,在工作场合不再使用一眼就能被识别的大牌包的小满,也不会再买COACH,而是专挑一些LOGO几乎隐身的国产包,低调,安静,性价比高。

而对于买包的入门级顾客而言,直接不买COACH,就是少走几年弯路。她们宁可一下跳到“买包的尽头”,拿下珑骧,或者选个高性价比的国产包,也是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而买国产包之所以“不会出错”,是因为它尚未成为包包鄙视链的一环。它不争不抢,也不会给人“一直在爬坡”的感觉,因此社交属性也并不明显。

一家擅长做稀有皮定制的国产包品牌崔氏的主理人王燕林说,“过去大家可以咬咬牙买个LV,觉得很有面子,但是现在LOGO不重要了,大家只想安安静静买个低调有质感价格合适的包。”

新时代女性不想再为买个包“咬咬牙”了。

小满购买的国产包包们(受访者供图)

90后菲菲最近几年也对国产包有些上头,她陆陆续续买了十多个不同品牌的国产包,最贵的一只是花了5000多定制的鸵鸟皮包包。5年前,她第一次在抖音刷到山下有松的屋檐包时,还以为这是一个国内设计师面向国外市场的品牌,“收到的包包有种说不清的清香味,总之很好闻。”

客单价2000多元的国产包品牌山下有松成立十多年来,在疫情期间势头渐盛。根据天猫历年双十一公布的箱包服配类店铺销售排行榜中,山下有松在双十一期间的店铺GMV连续两年蝉联前三,打破了国际轻奢品牌(COACH、MCM、MK)连续三年霸榜前三名的销售排行,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的GMV更是超过了MCM,紧随COACH之后。

性价比,是国产包最大的卖点。菲菲背出去那只鸵鸟皮的国产包,朋友甚至误以为是Celine或者是罗意威,且5000多元就可以买到一只稀有皮定制的包袋。 同等品质的包包,大牌要花7万到15万,而爱马仕的稀有皮,她连买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拥有大牌包和国产包顾客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两类包放在一起做对比,然后再得出一个经典结论:“三四千元的国产包,皮质比上万的大牌包好得多。”

国产包成了大牌平替,消费降级是一定的。但是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 选择国货,是她们摆脱传统包包鄙视链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地退而求其次。

国产包上桌,轻奢品牌焦虑了

为头部国产女包品牌做过品牌营销的谷风,亲历了这一波国产女包的崛起。

在他的印象中,早期的国产包经历过一段无序竞争,“款式直接抄袭大牌,喜欢偷工减料,还喜欢打价格战,要多便宜就有多便宜。”谷风(小红书:包包抒情师)说,早期的国产包给人的感觉就是low。

再往前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皮具产业深陷“廉价代工”的生存逻辑——流水线批量制造的廉价箱包充斥市场,本土高端皮具工艺几乎空白。

但是,这段经历从王燕林的视角看过去,又是另一番解读。在她看来,2018年左右的国产包能卖到三五百元已经很不容易,价格稍微卖高一点,有人就会站出来指责, “你一个国产包,凭什么卖这么贵?”

在很多人眼中,国产包就应该便宜,商家想从300元卖到500元,“简直难于登天。”

同样,对于单品销售过亿的另一个国产女包品牌Amazing Song乙颂的主理人夏洁而言,过去的国内箱包市场,八成被国际大牌主导,国际轻奢类品牌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留给国产包的份额极小,当时的国产包普遍还是白牌产品,“天猫的整个箱包市场,都被奢侈品、轻奢包围着,国内的几个品牌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电商思路。”夏洁说。

疫情三年,是国产女包极速扩张的窗口期。“其他品牌没有那么方便来中国,国产品牌确实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大家进一步接触国产品牌。”已创立40年的国产女包品牌迪桑娜的主理人陈斯曼说道。

后来夏洁决定全面部署抖音、小红书、京东,甚至海外速卖通,也尝试进大主播的直播间,她非常坦诚地跟主播方的商务说,“我们国产品牌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被更多的人看见。”

疫情带来的短暂的窗口期,加上电商平台的助推,国产女包集体从线上发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论是崔氏,还是乙颂,很多国产品牌集体搬迁到了广州,开办自己的生产线,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保证包的品质。

迪桑娜引入国际水准的制作工艺@迪桑娜

老牌国货迪桑娜的品质布局更为长久。从2013年至今,迪桑娜就聘请曾服务过爱马仕等多个奢侈品牌的顶级工匠,为自有品牌引入国际水准的制作工艺。

此处值得强调的是,国货快速崛起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的轻奢代加工以及大牌同款,严苛的制作标准培养了一批工艺精湛的工匠,“非常会做货。” 不少人都谈道,用做大牌同款生产线的工匠来做国产包,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此外,谷风透露,一部分国货品牌本身就是皮料商,可以从一些奢侈品牌的同源工厂进货,在供应链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很多国货的皮质格外突出。

长期积淀下来的工艺加上优质的皮料,国产包在产品力上站稳了脚跟。

2020年前后,崔氏开始做稀有皮定制女包,第一次在直播间上线单价2000元的鳄鱼皮波士顿包就订出去上百个。第一批货交出去以后,主理人王燕林犹记大家当时的兴奋感。

当时工厂一个制作过鳄鱼皮包包的大师傅劝诫她, “你不要老做那么便宜的东西,我们把五金升级一下,换成316钢,再把皮料做一下升级,做包的时候再加一些手缝,我们也是能做好产品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品牌而已。”

在工匠的建议下,王燕林对产品做了升级,当然,伴随产品升级的还有价格,升级前2000元的鳄鱼皮波士顿,升级后涨到了4890元,王燕林说,客户愿意为这样的品质升级买单,销量不降反增。

崔氏的产品升级过程,成了整个国产女包品牌升级的一个缩影。

谷风说,最近几年国产包提价明显,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皮料做了升级,人工成本也在上涨,加上品牌推广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合力促成了国产包的价格上涨。但是,他也表示,国产包再涨价,性价比上依然比很多国际大牌高得多。

国产品牌崔氏生产的喜马拉雅鳄鱼皮包@崔氏

王燕林告诉潮生TIDE,他们也与一些大牌的皮厂有合作,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定制稀有皮的手袋,一款售价20多万的大牌鳄鱼皮包包,同品质的国产包只要1万元。用作爱马仕顶级手袋的喜马拉雅鳄鱼皮,崔氏定制一只这样的包售价是28500元,价格差了几十倍。

随着国产女包的品牌升级,从2021年开始,国产包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上涨,山下有松、裘真、古良吉吉、乙颂等开始在国内箱包市场崭露头角。

以蝉魔方统计的天猫销售数据为例,2025年2月天猫均价千元以上女包销售额TOP15品牌榜中,国产女包占了7个席位。COACH依然稳居轻奢之首,但是山下有松、裘真也紧随其后,跻身排行榜TOP3。

陈斯曼说,抢占轻奢价格带,摆脱“国产平价皮具”标签,是迪桑娜目前的核心任务。当然,这也成了国产女包集体突围的重中之重。

国产女包集体上桌,轻奢品牌坐不住了。Amazing Song乙颂主理人夏洁感受到了轻奢品牌的焦虑。 很多奢侈品牌的中国区负责人一起交流的时候会问她,“你们中国的这帮设计师品牌准备做什么?”

短短几年,曾被轻奢品牌包围久已的国产女包,正在反向围剿COACH。

国产女包的“有限”突围

当然,发展迅猛的国产包,目前也只是“有限”突围。

比如,在客单价上,1500元,是国产女包的临界点。超过这个数字,国产包会变得越来越难卖。

谷风在做国产女包品牌营销时。也经常收到一些博主的反馈, “目前好卖的就是千元左右,不要超过1500元,1500元以上就好难卖。”

夏洁介绍,乙颂的客单价一直维持在800元到1200元之间,而销售额破亿的爆款单品软欧包单价一直保持在500元左右。

乙颂的单品爆款软欧包@乙颂

尽管大部分国产女包的客单价不超过1500元,但国产女包中的头部品牌,山下有松、裘真、迪桑娜、个乐等,将平均客单价拉升到了1500元到3000元之间。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对国产包价格飞升的质疑。涨价也在渐渐劝退一些人。菲菲亲眼见证了她喜欢的一款国产包从3600元涨到了6000元,她后来再也没买过。她明确表示,“我不愿意为它买单,甚至都不会再推荐这个品牌。”

在菲菲看来,单从价格区间来看,国产包的竞争对手除了轻奢类品牌,还有一些大牌的高仿。 “三五千就可以买到一个只要不走中检就分不出真假的大牌包,我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没人知道的国产包?大家都是很有质感的包,况且高仿包还有社交价值。” 她觉得,国产包只要超过高仿大牌的价格线,“它就没有市场。”

这也难怪有不少客单价较高的品牌在努力降低购买门槛。迪桑娜的主理人陈斯曼介绍,迪桑娜真皮包的客单价会被控制在3000元以内,同时也在渐渐引入新价格带的包袋,比如最近主推的一款真皮和老花拼接的包袋,客单价就维持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以此作为品牌的入门系列。

而国产包争先推出的稀有皮定制款,依然属于非标化的小众市场。小满从未买过稀有皮的国产包,因为这会损失掉国产包的性价比,“国产包的稀有皮也需要大几千,而且出二手是非常困难的。”

顾客购买国产包,只看到性价比,却不愿意为品牌的溢价买单,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品牌故事没讲好。谷风坦言,国产品牌的营销做的的确不太成功, “多数国产包还停留在只会卖包的阶段。但是,消费者购买的也并不只是一只包,还有包背后的消费态度。”

此外,国产包之间同质化也比较严重。谷风说,如果把国产包的LOGO换掉,它们根本没什么区别,几乎看不出是哪家的品牌。

讲好故事,国产包的致命痛点

讲故事,正是国产包最不擅长的地方。

这也是令王燕林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我不擅长说故事,不擅长营销,这对很多品牌都是一个致命的痛点。”

但是,在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讲好故事,一个品牌才有识别度。夏洁说,如何让客户成为你的忠实粉丝,让消费者认可你,需要国产品牌的深耕细作。

正如王燕林所说,摆脱了“廉价感”的国产包依然需要靠明星博主来给用户一个理由,让她们觉得背国产包“不掉价”。

启用品牌代言人、跟明星网红博主联动,成了多数国产女包品牌营销的常规路径。山下有松启用文淇、李娜、咏梅、吴彦姝等内核稳定、有故事感的女明星为品牌做背书;迪桑娜也签约风格清新优雅的董洁为品牌大使;裘真则牵手奚梦瑶演绎女性故事。

国产女包的品牌代言需求旺盛,有业内人士曾透露,有品牌为没有签约某位艺人而十分遗憾。

除了这些规定动作,正如陈斯曼所言,过去一个品牌做到了12345的规定动作,你就能做好一个品牌,但是现在没有太多的教科书可以照搬,每个品牌都要走自己的路。

线上起家的电商国产包品牌,需要进一步走到线下,让消费者和品牌发生更直接的联系,让品牌变得真实可感。而深耕线下的品牌,如迪桑娜,则正在探索更多线上营销,“以前喜欢拍大片、做大秀,但是现在触达消费者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快闪等贴近消费者。”陈斯曼说。

迪桑娜皮革高级工坊艺术展@迪桑娜

但是,真金白银的营销预算能否砸出一个叫得响的国产品牌,还是个未知数。 当下的消费环境,正处于消费趋于理性、消费平权主义渐渐深入人心的局面。刚从一个LOGO深坑跳出来的用户,很难再花高价为另一个LOGO买单。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国产包品牌公布与明星艺人等联动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也想拥有”,而是“这个品牌又要涨价了”。

反观老牌轻奢COACH,在品牌营销上依然可圈可点。早在2022年,COACH大胆地放弃“轻奢”这个概念,转为“真我新奢”,积极拥抱更加推崇个性的Z世代年轻人,减少老花款,严控奥莱款,支持各种定制等年轻人彰显自我的新玩法,虽然一时无法彻底扭转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负面评论,但是从所属公司财报数据及在国内轻奢包TOP1的销量来看,这个品牌依旧抗打。

当国产包不再廉价,如何爱惜来之不易的羽毛,又能让顾客为溢价买得心甘情愿,国产包品牌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小夭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