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彭绍辉:与毛泽东的“老乡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09:17 2

摘要:1940年春起,彭绍辉任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后兼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那时的晋绥根据地,不但形势险恶,生活也极为艰苦,无论军队还是地方,吃穿都成了问题,到了“夏缺单衣冬缺棉,踏脚跑步来御寒,二两黑豆四两糠,土豆南瓜苦菜汤,数月不见油和盐,想吃小米难上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彭绍辉:参加了三个方面军长征的独臂开国上将

03与毛泽东的“老乡情”

1940年春起,彭绍辉任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后兼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那时的晋绥根据地,不但形势险恶,生活也极为艰苦,无论军队还是地方,吃穿都成了问题,到了“夏缺单衣冬缺棉,踏脚跑步来御寒,二两黑豆四两糠,土豆南瓜苦菜汤,数月不见油和盐,想吃小米难上难”的地步。但作为一个地区的军事指挥员,彭绍辉更多想到的是党中央。只要搞到一点粮食和钱,就送往120师师部再转往延安。指战员编了一段顺口溜称赞彭绍辉:“一把手”的党性强,革命全局胸中装,教育部队紧肚肠,有粮首先送中央。当毛泽东得知是“真老乡”彭绍辉不断给延安输送钱粮时,高兴地说:“绍辉同志还是有大局观念的啊!”

1943年3月至1945年秋,彭绍辉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其间还兼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长。彭绍辉到校后,深知治军先治校、治校先治严的道理。他亲自主持制订了学校管理教育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者绝不迁就,不管什么人违反了纪律,他都坚持原则,铁面无私地进行严厉批评和严肃处理。

◆1943年,彭绍辉任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校长时留影。

学校生活很艰苦,学员们一边学习,一边自己动手搞生产劳动。彭绍辉不但深入了解学员的生产、生活情况,还和学员一起参加劳动。彭绍辉是独臂,使用工具不方便。为此,他专门请人打制了一把一只手用的锄头。在彭绍辉的带领下,学员们边学习、边生产,每年都能收获6000多担粮食和大批木炭、羊毛、蔬菜等,不但自给有余,还可拿出部分粮、物支援前方。

◆1945年,(左起)左齐、彭绍辉、晏福生三位独臂战友重逢于延安

1945年,彭绍辉因出席“七大”来到延安。开会前夕,毛泽东听说他到了延安,就邀他见面。彭绍辉闻讯后非常激动,立即前往毛泽东的住地枣园。见面后,毛泽东很高兴,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招呼道:“绍辉同志,你是湘潭瓦子坪的人呀!我们是老乡啊。你是个放牛娃出身,我记得我们在老家见过面。”

听到家乡话,彭绍辉感到非常亲切,忙答道:“主席,是的。我第一次见你,是在1927年1月10日。那时候,你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

见彭绍辉提到早年的事情,毛泽东很高兴:“呵呵,绍辉同志,你咋有这么好的记性?” 彭绍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主席,那时候能见到你不容易。这样的好日子咋能记不住?再说,主席,不瞒你说,我有个习惯,每天都记日记。”

毛泽东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老乡:“你这个习惯好,将来革命成功后,你这些日记本都要献给新中国。”

◆1945年,彭绍辉出席抗大七分校欢送调赴东北的干部合影,前排左四为彭绍辉。

毛泽东接着问了抗大分校的一些情况,彭绍辉详尽地作了汇报。讲到该校是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和太行3个单位抽人组建起来的,编为3个大队,共有3000多人,教职员工700余人。毛泽东风趣地笑着说,孔夫子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呐!你比孔夫子还高明啊!毛泽东接着问,学校是怎么办起来的?

彭绍辉回答:领了30万边区银行的票子,1000把锄头、2000把镰刀,开赴豹子川、平定川、大风川扎下营来,就这样学校就办了起来。响应主席的号召:组织起来,自己动手,开荒生产,丰衣足食,积蓄力量,准备胜利。

毛泽东笑了,说:我这几句话成了你们的办校方针啦!彭绍辉说:是啊!我们上的第一课是搭茅棚;第二课是挖窑洞;第三课是开荒;第四课是播种、修理房屋。毛泽东进一步细问道:你们哪里来的木料呀?彭绍辉说:那里是原始森林,树木很多。主席,可惜您没有时间去看看,青山绿水,夜晚还有狼呀!

彭绍辉继续汇报:第五课是组织起来生产,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第六课是锄草;第七课,秋收。现在已开荒七八千亩。毛泽东听到这里插话问道:你们这么多的地是怎么开的?彭绍辉说:把茅草烧掉,然后就开荒。毛泽东风趣地说:你还是刀耕火种啊!秋收以后搞些什么呀!

彭绍辉回答道:秋收以后,也就是第八课,准备烧木炭,自己挖土窑,砍伐干木头,门火烧出来就成木炭,准备过冬;第九课就是冬季练兵。

毛泽东问:冬季练什么?

彭绍辉详尽作了回答。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又关心地问修了多少窑洞?彭绍辉回答有千把个上下。毛泽东又问桌椅板凳是怎么搞出来的?他告诉毛泽东,七分校有个副校长是木工出身,他把木工组织起来做。接着彭绍辉还讲到开了3个铁工厂,在陇东一带收集破钢烂铁,组织了些会打铁的,打了几千把锄头、镰刀;那里还有油漆树,自己做木器,涂上油漆,又结实又美观。

毛泽东听后,十分满意地夸道,你这个学校真是个好学校,又挖窑洞,又开荒,还有铁匠铺,七十二行的状元都被你拉过去了。你那里还有什么?

彭绍辉答,还有很多基层干部,最大的不超过25岁,最小的十五六岁,大多数是20岁左右。毛泽东听后赞扬说,这些年轻人经过教育和锻炼后,力量大得很哪!战争时用起来,就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啊!你们办校最主要的要抓好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这两门课,这两门课不及格,其他一切都等于零。

“七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来自基层部队的彭绍辉,并且饶有兴趣地详细交谈,足见对他这个“真老乡”的亲切和重视程度。彭绍辉将这次谈话详细地记在日记中,向指战员进行了传达,成为激励自己和鼓舞部队的宝贵精神财富。

1946年5月,彭绍辉调任晋绥吕梁军区代司令员。1948年夏起任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

◆1949年5月,太原前线总前委扩大会留影,左四为彭绍辉,二排左五为彭德怀

011932年4月27日

红5军团总直属队驻军龙岩城,红13军分别驻军适中、夏老、大小池。

红3军在漳浦,红15军在天宝、南靖、宝林、龙山、金山、水潮、山城、小溪,发动群众,打土豪劣绅,开展分田斗争。

红14军41师2团夜分3点爬墙攻击天花洞之炮楼,1团围攻赖村,3团围攻连子塘。匪黄才梯部自云石寨退窜,在竹笮嵊以南渡过河,西与太子坪一带的陶老三匪部会合,红44师由竹笮嵊、苦塘排向南搜剿。

★ 江西宁都县长胜镇云石寨

021933年4月27日

红5军团及独立第5师仍在涪漳驻军,原地建立和深入赤化工作。10时,敌机4架掷弹3枚,军团无线电队伤亡10余人。16时许,5架敌机又至,移时即去,未掷弹。

031934年4月27日

中革军委为保卫建宁,命令红1、红9军团由尖锋、白水镇地区出发东进,会同在建宁地区的红5军团(欠第13师)、红7军团,组成东方集团,由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阻止敌第8、第10纵队向建宁推进;红3军团和红13师、23师及独立4 团,组成中央集团,由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在新安、头陂、郎君桥、巴口桥等地区活动,箝制敌北路军第5、第3纵队,阻止其向广昌以南前进,并掩护东方集团的行动。

敌军河东、河西纵队共11个师同时向广昌城发起总攻,争夺广昌城的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飞机和大炮向红军阵地狂轰滥炸,整个战场上尘土飞扬,硝烟遮日,血肉横飞。

旴江东岸,红13师同红9军团3师,钳制周、樊纵队,策应河西主力的行动,14师担任广昌守备。37团守备由花坊寨至麒麟山、白磜坑之线的阵地;39团守白磜坑至马坊寨之线的阵地;38团集结马坊寨附近,作为反突击队。红军多次向敌人反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部队遭到重大伤亡,终于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攻击。敌人在下午占领了广昌东北的姚排洲、藕塘下一带,与旴江西岸敌人会合。此时,广昌处于东、北、西三面敌人包围之中,红军被迫撤出战斗。晚,红军与敌人对峙于马坊寨、北华山、里丰寨、尧坑山之线。37团负责守备里丰前面一带高地,38团负责守马坊寨、北华山一带阵地,13师师部及39团集结万家山至西洲之线宿营。

★广昌保卫战城北战斗战场遗址——旴江东岸

红15师一早由周家嘴转移到万九岭,准备作战。

敌军527团2个营在梅口涉水强渡,渡过金溪河,红34师100团2营战士展开肉搏战,将敌压下河去,但其侧翼被敌军突破。敌军抢占河滩后,配合工兵营抢挖战壕和架设浮桥,待后续部队过河集结后才开始向红军纵深攻击。15时,敌军占领梅口。

041935年4月27日

红军在向马龙的进军途中,中央军委纵队先遣分队,在设营队负责人(管理科长)刘金定、作战科参谋吕黎平、侦察队队长张明远(宁都起义参加红军)的带领下,沿滇黔公路向曲靖西山关下村前进,在面店坡截获云南省主席龙云为薛岳送军事地图和药品的轿车、卡车各一辆。缴获龙云送给薛岳的十万分之一的云南军用地图20余份,以及宣威火腿、云南白药、普洱茶等土特产。这些军用地图为红军行军、作战提供了方便。

★红军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

红军占领马龙,接着攻占寻甸、嵩明,一部进至杨林,前锋威逼昆明。中央军委纵队进抵曲靖、马龙两县交界的上下西山、西屯村一带宿营。军委要求各军团调查通嵩明州及寻甸一线的道路。

下午,红军总部宿营三元宫。在此,朱德总司令先后向一、三、五军团首长发出《我野战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营》《关于各军团二十八日行动部署》两份电文。当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负责人,于马龙县下西山三元宫(现属麒麟区)召开联席会议,根据缴获的军事地图,研究确定了抢渡金沙江的行动方案,草拟了《关于我军速度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的电文。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云南的地形条件不像湖南、贵州,有良好的山区可以利用,红军不宜在昆明东北的平川地带与敌人进行大的战斗,应该趁金沙江沿岸敌人空虚,尾追的敌军距我军尚有几天的行程,迅速北上,抢渡金沙江,夺取先机。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三元宫

红2师一部配合红37团对曲靖城进行继续包围监视,作出积极准备攻城姿态。红5军团主力为摆脱追敌,日行百里,从曲靖县罗广出发,经朝阳箐、甘塘、乌柴沟、珠街、双拱桥、教场坝等地,司令部21时进驻冯官桥(风光桥)一带宿营。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冯官桥

051936年4月27日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出理化县(今理塘县),南下稻城县,去迎接红2、红6军团。红2、6军团主力全部抵达金沙江边,在120里地段5个渡口全面渡江。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认真贯彻方面军总部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制定的新政策,坚持信教自由,尊重藏民风俗,严格群众纪律,筹备参加“五一”文体活动,为迎接红2、6军团做物资准备工作。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