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家单位工作,一呆就是30年,一晃要退休了。销售类、客服类、专业技术类岗位都干过,现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大家好,我是沁蓝如梦。汤老师写作班学员。
我马上55岁了,在一家国企金融单位工作,即将结束30余年的职场打工生涯,迎来退休新生活。
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家单位工作,一呆就是30年,一晃要退休了。销售类、客服类、专业技术类岗位都干过,现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虽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考了一堆证书,但总感觉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从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不甘心又没有勇气跳出去,每天过着按步就班、平淡如水的生活,就是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三毛曾说:“来不及认真地年轻过,就认真地老去。”
这句话点燃了我心中的小火苗,好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重启人生后半程,弥补前半生的遗憾。
分析了一下自己各方面情况:儿子参加工作了,还没成家,两边父母身体还好,都能自理,不用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照顾,而且自己身体还好,这真是人生中难得的黄金期呀!得好好利用起来做点什么,培养兴趣爱好,学个一技之长,不能再虚度了。
01经历了三度迷茫,我终于下定决心,报班好好学习写作。
一度迷茫是读书不少,变化不大,怎么破?
虽然近几年来养成了听书读书的习惯,听了600多本,读了200多本,感觉思维认知提升了不少,但是总觉得消化吸收得不够,成长进步较慢。
俗话说:“知而能行是真知,学而能用是真学,真学真知才是智慧。”
我困惑于怎么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身体里长出来的翅膀。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若是不写作,就是一根不会思考的芦苇。每天接收大量信息,却没有加以思考和输出,这些信息就是转瞬即逝的浮云。”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畅销书作家周岭在《认知驱动》一书中写道:
“对个体成长而言,我总是鼓励人们去写作,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写作都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且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技能。”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这两段话一下子点醒了我,这不正是我缺乏的、想提高的能力吗?
回想自己小时候有作文比赛获奖的经历,自考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文学学士学位,工作中经常需要写公文,这几年读书笔记也写了16本,每天也在写日记,对文字还是有感情的,内心深处是有一个写作梦的。
看到网上一些人通过努力写作变现,实现人生逆袭,令我羡慕不已,也想像他们那样,打造写作技能,获得一份副业收入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滋养精神,那该是多么两全其美的事呀!于是在心中种下了一棵想学写作的种子。二度迷茫是要不要报班学习?
网上看了好多短视频,也看了一些公众号文章,都是碎片化信息,各种写作方法铺天盖地,觉得我手写我心,似乎不难,但当自己真正动笔却感觉无从下手。
于是在B站上看了一些免费的写作课程,也读了一些教写作的书,课程标题和书名都很有吸引力,以为看了就知道怎么写了,也了解到要多输入,要积累素材,要先从仿写、拆解文章开始。
于是找来一些仿写素材,看到范文,仿写得真不错,但自己怎么也写不出来。
也试着拆了一两篇文章,就没有动力继续下去了。
没有老师点拨指导,也难以找到适合我的学习路径,练习了也没有反馈,没有外部环境、氛围,只靠自己闷头摸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收效甚微。
不断陷入自我怀疑状态,没有信心,坚持不下去,觉得写作这件事离我越来越遥远。只怪自己没有写作天赋,没有悟性。
学习热情熄灭了,反思发现学习的那些东西有的并不适合自己,在里面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属于无效努力。
我意识到学写作就象练武功,靠自己单打独斗行不通,如同一个人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很容易迷失,走弯路不说,太耗时间不说,还难有出头之日。于是动了想报班系统学习的念头。
三度迷茫是跟谁学习是最佳选择呢?
网上教写作的老师好多,看了好久,锁定了几个,一直关注,各有特色,有的是985名校学历做背书,有的是光鲜亮丽的工作履历做背书,越看越纠结,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该选谁。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心中就有了答案。
02偶然刷到小小老师的短视频,立即被圈粉了。
觉得她的言语犀利又温暖,还接地气,没有一句废话,句句箴言。
果断关注了她的几个视频号和公众号,看了几场直播,还看了她写的《关于写作的百问百答》,买了她的书《高效写作》。
在对她的个人经历和写作训练营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决定就跟着她学。
一来她全职写作13年,出了3本畅销书,全网350万粉丝,写作培训办了8年,帮10W+学员实现了写作变现,属于拿到结果的人,让我既惊叹又敬佩。
二来基础训练营每月一期,已开了上百期,在市面上很少见到,属于写作培训类的头部,说明有口碑、经验丰富,要选就选头部。
三走喜欢她的个性气质、语言风格,很对我的口味。
我决定给自己一年时间,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算没出成绩,起码思维认知、情商沟通、思考能力都有提升,也是很值的。
以前的我,对写新媒体文章一头雾水。
现在系统学了写作,对一篇文章,怎么写标题、开头、结尾、故事有了概念,对怎么找素材、怎么提炼主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大脑中搭建起了关于写作的认知框架,仿佛拥有了一个兵器库、工具箱,再出不会无头绪、无章法。
我现在开始尝试写文章,首先确定好主题,拟个标题,梳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搭建起文章的框架结构,接着找到支撑观点的素材。
然后把开头和发尾写个大概,没有思路就去复习上课的笔记,10种开头写法、10种结尾写法,总有一款适合我。
我喜欢先把以上这些写在一张A4纸上,然后打开电脑,把文章骨架文字输进去,之后就往里面填充内容,一步步前进,最后看一个个模块内容都填满了,好有成就感。
写了几篇后,感觉这个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甚至体验到了心流的感觉,专注到忘记时间的存在。
通过动笔去写,将我大脑里一盘散沙,一团乱麻的想法组装起来,让它们变得有逻辑有条理。如同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经过整理后变得井井有条,内心有一种畅快感,这是写作带给我的美好体验。
课程期间,老师们除教写作、帐号运营等知识的正课外,还有加餐课,并且不停在群里发资料,分享学习方法和写作经验,针对现阶段的我们精准投喂。
我们所写的每篇文章都有老师一对一点评,经老师点拨,总能让我豁然开朗。反馈、指导对我们新手来说太重要了。
他们真是手把手地教,巴心巴肝地希望我们快速成长进步,令我好感动。
在我眼中,他们都是大神级的人物,个个都有响当当的作品等身,很庆幸自己选对了地方。
除了师资力量强大、课程体系的成熟外,我还深深体会到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到位,确实受益匪浅。
此外,对写作这个市场有了更多了解,消除了对写作变现方式和渠道片面、模糊的认识。
原来只要把文章写好了,有这么多的变现方式:
可以投稿赚钱,写作水平高的可投头部平台,稿费多多;
可以在小红书、学习社群、线上培训班上找兼职工作;还可以写故事连载,付费阅读,
甚至可以出书。
时光飞逝,21天的课程就快结束了。
一开始上课感觉节奏快、内容多、交作业压力大,后来慢慢适应了,感觉坚持下来并不难。
小小老师说:“正确的方法加坚持,等于成功。”现在正确的方法有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很认同一句话:“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终有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不急不躁,和时间做朋友,相信总会有花开的时候。
作者介绍:
沁蓝如梦,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来源:汤小小轻松高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