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继红 林君全媒体记者王蕴蓉)“报告!螺田村隐患点出现裂缝,局部发生小滑塌,直接威胁群众安全。”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继红 林君全媒体记者王蕴蓉)“报告!螺田村隐患点出现裂缝,局部发生小滑塌,直接威胁群众安全。”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4月8日,赣州市赣县区沙地镇的山谷间,警报声划破天际。镇、村干部以及应急、消防、蓝天救援队等多支队伍迅速集结,十余名群众在15分钟内完成避险转移。
这场全要素演练的背后,是3月初该隐患点真实发生的险情:连续强降雨导致50米山体出现裂缝,引发山体滑坡,且有新开裂、下沉迹象。
螺田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曾君斌回忆,当时巡查时发现观上组一村民屋后的山体已出现开裂情况,随时可能有滑坡的风险,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接报后,赣县区应急管理局会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与沙地镇政府组织的专家共同实地勘查,并转移安置涉险的6户32人,无人员伤亡。目前,此处山体正在加紧推进削坡减载、挡土墙修建等工作。
“依山而居,畔水而栖”,是很多人向往的宜居之所,但依山傍水式的临坡、切坡住房,却是隐患重点。4月9日,在距赣县区沙地镇200余公里外的石城县屏山镇,石城县应急管理局应急队员正操作无人机,对重点山区开展地质灾害巡查。
除了运用新技术、新科技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赣州还采用方言版科普、手绘逃生路线图等接地气的方式宣传防灾知识。今年78岁村民赖群香的屋后便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阿婆,遇到塌方不要顺着跑,要往两侧!”应急队员用方言向老人讲解避险常识,引导其如何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目前江西已累计建成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监测点2942处,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为全省6.84万名受威胁群众、30.48亿元财产提供实时地灾监测预警服务,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多功能、全天候”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网络,靠前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
编辑:胡嘉慧
复审:陈双双
审签:杨林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