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朋被留置,居然智家遇小波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09:44 2

摘要:消息一出,舆论燃了。要知道,汪林朋堪称家居业风云级人物,且近来一直较为活跃,据界面新闻,十几天前其还出席了老家湖北的居然智家“智能家居产学研用论坛”并发言;3月,出席居然智家“数智启航·迈向未来”新春座谈会时脱稿即兴发言;号召企业老板要带头当网红,一时语惊四座

拨云见日、纠偏补短

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不家居行业龙头,爆出一个大料。

2025年4月18日,居然智家公告称,收到关于实控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

消息一出,舆论燃了。要知道,汪林朋堪称家居业风云级人物,且近来一直较为活跃,据界面新闻,十几天前其还出席了老家湖北的居然智家“智能家居产学研用论坛”并发言;3月,出席居然智家“数智启航·迈向未来”新春座谈会时脱稿即兴发言;号召企业老板要带头当网红,一时语惊四座。2月参加202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同样作了精彩演讲......

不难看出,居然智家开年以来大动作不少,汪林朋更是灵魂人物、影响巨大,突然被留置自然吸睛。到底所谓何故?居然智家公告中并未透露,仅表示“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及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后续进展”,其他董高监均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言语间颇具安慰之意,然4月19日公司再发公告称,近日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系统查询到实控人汪林朋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截至公告日,汪林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控股”)与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鑫达”)分别持有公司5.97% 、26.47% 、11.48% ,累计持有43.93%股份,而后两者与汪林朋为一致行动人。

在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看来,上述情形或致公司短期股价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果不其然,4月18日公司股价以跌停报收,4月21日跌3.52%,之后三个交易日也是微跌,截至4月25日收于3.39港元。较4月17日的4.1港元累跌约17.3%。据东方财富数据,公司股价开年以来累跌约5.04%。可以说,该变故对二级市场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继而引发外界对背后原因的猜测。

1

“灵魂人物”崛起之路

强关注是有逻辑的。据百度百科显示,汪林朋生于1969年,湖北黄冈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1990--1998年先后在商业部财会司、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主任科员、财务部经理、副总经理等。

直到1999年,迎来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天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33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委任年仅30岁的汪林朋为总裁。

2001年,居然之家顺势开启了改制之路。期间,汪林朋果断斥资455.89万元入股,持股比达8.99%,助力公司完成改制。2015年,进一步通过中天基业收购其他自然人股东的股权,一举成为居然之家实控人。同年,注资1亿元成立了居然新零售,开启新的业务篇章。

掌控居然实控权后,汪林朋迅速展开与资本的大规模对接。2018年2月,成功引入阿里巴巴、云锋基金、泰康人寿等知名机构的战略投资,融资额高达130亿元,同时出让36%的股权。至此,居然之家估值飙升至360亿元。

据第一财经,彼时居然控股董事方汉苏曾公开表示,这个估值不是凭空设定的,而是受到市场一流投资者的认可,130亿元融资后按照这些投资者的投资占股比计算,当时居然新零售的估值就达363亿元,且上述投资者均已全额缴纳增资款,表明反映了市场公允价值。

引战一年后,通过借壳武汉中商的方式,汪林朋带领居然之家成功上市,交易作价高达356.50亿元。当时,武汉中商市值仅15亿元,这笔“蛇吞象”式的买卖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交易过程中,居然之家的股权估值合理性以及旗下部分资产存在的瑕疵等问题,曾受到深交所重点关注。

最终,这笔交易于2019年12月顺利完成,居然之家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汪林朋直接持有公司6.55%的股权,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居然控股”)持股42.68%,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持股12.70%。通过直接间接持股,汪林朋合计持有公司61.93%的股权。

上市首日,公司收盘市值达到630亿,超越红星美凯龙、富森美,一度成为A股市场家居卖场第一股。随之崛起的,还有汪林朋身家、达到368亿元,一跃跻身当年新湖北首富。

不但资本运作能力强,套现动作也凌厉。限售股解禁后,汪林朋及其一致行动人迅速启动减持套现。2023年6月30日,居然之家解禁34.87亿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占总股本比55.46%。据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于2023年7月3日、7月4日、7月5日、7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25亿股,占总股本的1.99%。

2023年11月17日,居然之家又宣布,金隅集团以22亿价格购入10%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而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控股”)对上市平台居然之家的持股比从36.22%降到26.22%,汪林朋当时持有居然控股94.014%的股权,按此计算,此次交易汪林朋套现约20.98亿元。

鉴于此,外界一度传出汪林朋要“跑路”的谣言,据凤凰网财经,在年内的行业论坛上汪林朋回应称“现在有个谣言说老汪要‘跑路’,我既没有退休的打算,更没想过逃避责任。

2

门店量连减 “再造”胜面几何

辟谣意义重大。所谓身价越大、责任越大,匹配的能力自然也要越大。客观而言,居然之家能快速崛起,除了踩中行业时代红利,离不开“灵魂人物”汪林朋的商业天赋、个人奋斗。

据百度百科,在谈及刚进入居然的情形,汪林朋说99年的家具市场还很初级,家具卖场普遍都是搭一个大棚,每个50、30平米,跟鸽子笼似的。治理、服务、定位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品牌的塑造和建设。虽然市场很原始、治理很粗放、业态很初级,但是销售特别旺,生意特别好,这是一个很希奇的现象。

据中研网、统计局、Wind数据,2000-201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CAGR分别为30.89%、19.95%。伴随地产高速发展,家居业规模迅速扩张,2000-2011年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企业从1449家升至5876家,总收入从345亿升至4305亿,CAGR为28.73%。

期间相关企业如春笋般涌现,而大市场大竞争,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居然、汪林朋面前的难题。对此,“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给出答案,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战略打法。

事实也证明,参透该心法的居然实现了持续发展,2000年率先在业内提出“先行赔付”的社会承诺,并陆续推出“绿色环保”“一个月无理由退换货”“送货安装零延迟”等服务。取得了较好用户体验后,汪林朋进一步探索出“3+1”模式,即以摊位制租赁为主体,辅以乐屋家装设计中心、丽屋五金涂料超市、尚屋家居生活馆“三驾马车”,涵盖家装流程中涉及的所有产品。现在回望,该模式称堪称一次系统生态革新。

再借助直营和加盟的灵活模式。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国内29个省区市经营428个家居卖场,包括91个直营卖场和337个加盟卖场。还经营6家现代百货店、2家购物中心和142家各类超市。

不过,伴随房市变阵、深度洗牌,2023年居然也感受到了经营压力。当年末,家居卖场量为414家,其中直营卖场86家,加盟卖场328家,双双出现减少。

2024年,公司业务方向和战略布局发生显著变化。年末公司证券简称由“居然之家”正式变更为“居然智家”。汪林朋希望通过更名,转变公司“传统家居卖场”的角色,探索设计AI、智能家居、产业服务平台等新场景。

更名发布会上其透露,截至2024年11月底,旗下通用智能家居系统已连接合作品牌超300家,接入智能终端设备超30万台,居然智慧家开设门店138家,并计划未来5年开店550家,其中海外店50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此前中国澳门店开业时汪林朋放言,要用5年时间,实现海外业务规模增长,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居然智家。

信心野心溢于言表。考量在于,尽管大力推进海外业务并积极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家居卖场量却不增反降。截至2024上半年末,居然智家在国内30个省区市及柬埔寨经营的家居卖场量为409家,包括85家直营卖场和324家加盟卖场。与2023年期末相比,家居卖场量再减19家,其中直营少6家,加盟少13家。

若要实现未来5年开设550家门店目标,几乎每4天要开1家门店。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上述扩张目标是否激进、胜算几何,不仅关乎汪林朋个人荣誉,更牵动公司未来的整体走向。

3

净利连降三年、当家人变身网红

不拼不变也不行了。近年来,居然智家的业绩成长性不算理想。

据choice数据,2020年-2023年公司营收90.22亿元、130.7亿元、129.8亿元、135.1亿元,对应增速-2.25%、44.88%、-0.68%、4.08%;归母净利13.57亿元、23.03亿元、16.48亿元以及13亿元,对应增速-56.99%、69.76%、-28.45%、-21.1%,营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更连续两年负增。

对此,居然之家在2023年业绩会上解释称,主要是房市低迷,不论开发商还是工厂,普遍陷入经营困境,由此造成连锁加盟和品牌联合营销费收入减少;新开通州店、内江店、许昌店、筹备澳门店等,筹办费以及新租赁准则影响成本前高后低导致利润减少给予商户的阶段性优惠减免增加、部分门店装修改造导致租金及物业管理费收入暂时下降。

深入分析居然智家的业务结构,主要收入源为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2023年贡献比达到51%。租赁管理毛利率达46%。相比之下,商品销售业务贡献41%收入,毛利率却仅为9.88%。

然近年来,收入规模、占比方面,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均呈下滑趋势。家居建材业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随着后者深度调整萎缩,前者也感到了寒意。另一方面,线上渠道的兴起改变了购物习惯,导致线下卖场流量减少,相关门店业务面临挑战。

受上述因素影响,居然之家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2021年为48.14%,2022年至44.86%,2023年进一步缩至34.11%。净利率也从2021年的18.19%降至2023年的9.92%,盈利能力显著减弱。

进入2024年,颓态还有加深迹象。上半年营收63.47亿元,同比减少0.88%,归母净利6.027亿元,同比减少30.44%,毛利率减少3.89个百分点至33.32%、净利率减少4.25个百分点至9.59%。

对此,公司解释称,(家居建材)“复苏过程相对缓慢”,商户经历特定外部因素影响,经营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公司继续对合格商户减免了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导致毛利水平高的租金收入、管理费收入下滑。

这些内外压力、市场挑战,或许正是公司更名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新京报,汪林朋不止一次提到“居然‘之’家改名居然‘智’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面向未来货真价实的转型”。在“数智启航·迈向未来”新春座谈会上,汪林朋用4个梦想指出居然智家在数智化转型上的探寻和深化方向。包括“设计AI 智能装修”梦、“智能家居 健康生活”梦、“垂直大模型 产业赋能”梦、“国际化 抱团出海”梦。

不止说说而已,2025年2月9日,公司宣布旗下三大智能平台接入DeepSeek;紧接着在2月10日,又宣布设计家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受此消息影响,从2月10日起,公司股价连续拉出五个涨停板。

汪林朋本人也身体力行,早在2020年亲自下场直播,2023年个人视频号开通,主打爆款视频作品。2024年,又开通“汪老板不躺平”直播间,俨然已是家居业网红。今年3月更公开宣称,企业老板要带头当网红,一时语惊四座。

问题在于,至少从当前业绩看,这一转型并不容易。据快报显示,2024年居然智家营收129.66亿元,同比减少4.04%,营业利润13.78亿元,同比下降31.76%,归母净利润8.83亿元,同比减少32.08%。

换言之,公司净利已连续三年下行。相比资本热度、企业恢宏目标,新业务规模仍然较小,能否是一味破颓良药,真正扛起新曲线大旗,仍存不确定性。以2024上半年为例,其他业务收入仅1.66亿元。

4

只是小波澜?

不可否认的是,数智化能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居然智家的转型方向没有错。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居然智家引领行业进行数智化转型,自主研发数字化基础设施,具有行业领先性。海通国际也指出,居然智家的更名能彰显成为数智化转型企业典范的信心。

放眼家居家电领域,也早有试水者。如2019年,“青岛海尔”就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智家)。希望借此进一步聚焦智慧家庭生态品牌的发展。更名至今,海尔智家营收利润均呈逐年上涨的良好态势。2024年5月,奥马电器也更名为“广东TCL智慧家电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强调智能属性。

上升到行业视角,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智能家居(AIoH)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4517亿元,2025年预计将增至9523亿元。

聚焦居然智家,也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成果。如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升级,打造“人、车、家”三位一体的智能生活新场景。2024上半年,积极拓展合作品牌,新增合作品牌 216 个,组织召开门窗生态大会,挖掘智能家居及电器、系统门窗、高定、进口家具、家纺床品、餐厨用品等品类资源,。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北京通州智能家居体验中心招商率达 97.5%,智能家居及电器面积占比达 15.6%、销售净额占比达 24.4%。

公司还是国内第一家为家居大件的仓储、加工、配送、安装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专业服务商。居然之家天津物流园早在2021年底就投入运营,通过与经销商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智能配单,开创了仓储免费、按销售计费的物流新模式。

长坡+厚雪,居然智家上述目标远景可期可待,2025开年以来的种种动作更引发遐想。然就是这样的关键时刻,灵魂人物却突生变故,实在不是好消息。毕竟大市场更强竞争,竞品们都没闲着。叠加2024年的营利双降,意味着企业仍在负重破壁,个中阵痛代价自知。

詹俊豪表示,此次实控人事件或对转型产生一定干扰,如影响决策效率、资源投入等。他强调,公司应坚定转型决心,积极应对挑战,确保转型顺利推进。

的确,越是艰难时刻,越是修心蓄力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居然智家研发费虽增长6.91%、体量仅3922万元,较同期15.9亿元的销售费规模有十多倍的差距。2024年前三季又缩至2549万元、同比下降42.7%。这对一家智能化公司是否够看呢?靠啥驱动核心成长、赢在当下未来?

转型关键时期,当家人被留置+业绩下滑,无疑都是棘手的问题。如何稳市场、提升精细化、把钱花在刀刃上、最大化降低转型阵痛、增加胜算,关系着居然智家的价值前景。

当然,汪林朋、居然智家经历过大风大浪,看看同为行业巨头红星美凯龙的境遇,至少能在这轮市场洗牌中稳住阵脚、并有余力大力转型,就透出了饱有韧性、善化风险、抗周期力的一面。

若从此看,此番实控人被留置,也应只是居然智家的一个小波澜。期待两者能尽早拨云见日,及时纠偏补短,在转型路上披荆斩棘,开花结果,为行业趟出一条新路。

本文为首财原创

来源:首条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