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有味道”的推送!

摘要:2001年世界厕所组织(WTO)提出“世界厕所日”。2013年7月24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

今天是11月19日,

联合国设立的“世界厕所日”。

没错,

厕所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关于厕所的话题

或许难登大雅之堂,

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WTO)统计,

一个人每天要上6-8次厕所,

一年约2500次,

算下来人的一生约有

3年时间在厕所里度过。

为何设置世界厕所日?

有哪些关于厕所的冷知识?

上厕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健康细节?

一起来了解吧!

世界厕所日的由来

2001年世界厕所组织(WTO)提出“世界厕所日”。2013年7月24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


世界厕所日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应对环境卫生危机,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

厕所与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息息相关,不可或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

关于厕所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01

人一生中约有3年时间在厕所度过

据统计,成年人每天要上6-8次厕所,一年约2500次,算下来人的一生约有3年时间是在厕所度过,女性花费时间则更长。

调查发现,女性如厕时间一般是男性的1.5到2倍。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女生上厕所要排一条长长长长长的队。其次要检查一下马桶圈的清洁度,然后再做一些卫生安全措施。

除了这些,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大多数公厕的男女厕位比例配置不合理。建议有关部门按需设置,合理分配男女厕位。

02

公厕最外侧的厕位一般相对干净

从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看,在公共厕所的一排隔间中,离入口最近的那一间使用的人相对较少,因此也相对干净。

03

卫生巾等用品不建议放在厕所

卫生巾容易受潮变质,使细菌侵入繁殖,即使不拆封也有污染风险。

04

除了男女公厕,还有“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概念的提出是为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比如女儿协助老父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等情况。

05

银行一般没有公共卫生间

不能安装摄像头的卫生间会成为银行的监控死角,而且若银行有公厕,可能被有需求的人“慕名”而来,人来人往难免增加安全隐患。

06

蹲厕还是马桶?适合的最好!

蹲厕适宜在公共场合,相比之下更加卫生。马桶可以解放双腿,特别适合不能下蹲或者不能长时间下蹲的特殊人群。

07

卫生间放84消毒液太危险

卫生间空间相对狭小,空气流通较差,84消毒液、空气清新剂等化学品很容易扩散形成气溶胶,长期或高浓度吸入对人体有害。

上厕所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家庭卫生间

1.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容易接触到的部位进行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注意洁厕灵之类的厕所清洗剂,不要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

2.通风

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保证厕所内空气流通。

3.减少接触手机

厕所里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会附着在手机上,并通过接触黏附在手上,导致疾病。

4.盖上盖子冲马桶

冲厕所时,马桶内壁的细菌会随气溶胶悬浮至空气中,从而黏附在洗手台、毛巾、牙刷上,并通过这些物品污染人体。

5.及时清洁

若如厕时马桶里的液体飞溅到身体上,应尽快擦干,有条件的应及时冲洗。

公共厕所

1.尽量选择蹲便,只能使用马桶时,在马桶垫圈上铺上一次性马桶纸垫或纸巾。

2.女性如厕时在马桶的水面上铺一层纸巾,可有效减少水花飞溅,避免致病菌进入尿道或阴道引起传染病。

3.开关门、冲厕所时可以垫上纸巾,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表面。

4.便后认真洗手,尽量使用洗手液,至少冲洗30秒。

“健康如厕指南”请查收

脚踩小板凳坐便

从生理结构上讲,蹲着排便会更顺畅,但对部分老年人不太友好。建议老年人使用马桶,坐便时可脚踩小板凳(高度为 15-20 厘米)。

上厕所时间别太长

建议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便秘患者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此外,上厕所要“专心”,别带手机等进厕所,以免延长如厕时间。

排便定时,别憋便憋尿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晨起会有“起立反射”,饭后会有“胃结肠反射”,这两个反射会刺激胃肠道蠕动,是排便的好时机。

平时有便意、尿意要及时如厕,别憋!长时间憋便可能增加痔疮、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憋尿容易导致尿潴留、膀胱炎等。

慢下慢起

如厕时应缓慢坐下或下蹲,结束后要缓慢起身,以免血压快速变化,引起心悸等不适。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便时不要太用力。

本文来源|贵州教育发布、新京报、央视新闻、央视网

本文插图|王荣佳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