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栏语:还有一个多月就到端午,“海天味业·2025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等待全世界游客的前来。由叠南、叠北社区组成的叠滘水乡,以龙船文化为帆,奋楫在乡村振兴的新蓝海。龙船赛季期间,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专访叠南、叠北两个社区的党委书记,并展开记者探村采访和
开栏语:还有一个多月就到端午,“海天味业·2025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等待全世界游客的前来。由叠南、叠北社区组成的叠滘水乡,以龙船文化为帆,奋楫在乡村振兴的新蓝海。龙船赛季期间,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专访叠南、叠北两个社区的党委书记,并展开记者探村采访和蹲点调研,解读“百千万工程”建设背景下,岭南乡村的蝶变故事。
漫步南海桂城叠南社区漖边村河涌岸线,可见画着龙船、舞狮等元素的涂鸦鲜活跃动,偶见参与训练的龙船健儿挥桨如飞,龙船如游鱼般丝滑而过。不远处的“龙船里”商业体,不少商家正在抓紧装修,准备迎接八方来客。
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叠滘龙船文化愈发醇厚。如今,它不仅是当地民众心中的文化图腾,更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赛、体验,成为佛山乃至岭南向世界递出的一张独特文化名片。
叠南社区党委书记卢昭毅介绍,叠南是一座浸润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岭南水乡,拥有L弯、J弯等特色赛道,9个村小组每年固定参与赛事。近年来,社区依托叠滘龙船漂移IP的火爆出圈,加速向文商旅融合转型,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产业强村、生态美村”的特色发展之路,引发乡村的“再次创业”。
2024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岭南水乡
经济先发区释放文化魅力
叠南社区的发展史,是一部岭南乡村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奋斗史。
叠南位于桂城街道西北部,东至南一路、南邻禅城区、西以佛山水道为界、北与叠北社区相接,辖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社区常住人口超2万人。
上世纪80年代,叠南“九曲十三弯”的河涌边,分布着不少有一定规模的合资厂。卢昭毅告诉记者,彼时,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叠南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鞋厂、树脂厂、制罐厂等“三来一补”工副业,成为佛山最早享受改革红利的村落之一。
来到90年代,随着南海撤县建市,叠南积极参与房地产与商业项目的投资开发,开办了娱乐场所、海鲜酒楼等。后来,随着城市产业升级,叠南逐渐转向租赁经济为主,目前拥有18个经济社与1个经联社,物业经营类型以服装产业、五金制品、食品餐饮、商业服务为主,厂企和商业店铺约556家,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接近8000万元。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不变的是文化的生生不息。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叠南始终坚守着文化根脉。
叠南文化底蕴浓厚,不仅拥有何氏宗祠、三圣宫、华佗古庙等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还拥有多项流传已久的乡土特色活动,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基十番”以及龙船漂移闻名遐迩。
在《叠滘十馨》的“七龙竞渡”中,就有“双溪涌曲,端阳吊屈,龙船竞渡,明兴清盛”的记载。历经数百年的淬炼,叠滘龙船漂移“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精神,成为流淌当地人民血液中的基因。
国家级非遗“茶基十番”更是传承百年,在民间形成了“无十番不算秋色”的说法。如今,叠滘中学、桂江二小是佛山十番的区级传习所,茶基村是省级传承基地,该村的“何广义堂十番会”拥有多个传承人。
近年来,“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口号,更是从船头喊到了篮球场。2024年,叠南社区在桂城“村BA”决赛中成功卫冕冠军,成为“六冠王”,并夺得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冠军、佛山市级赛冠军、广东省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第三名。
这些元素构成了叠南独特的文化图谱,正焕发出蓬勃生机。正如卢昭毅所言:“我们既要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更要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龙船漂移
文旅大IP激发乡村之变
叠滘人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创新精神,正是叠滘龙船漂移从传统民俗蜕变为“网红”大IP的根基所在。
历经数百年传承和迭代,叠滘龙船材质经历了从坤甸木、柚木到杉木的变化。2007年左右,叠滘龙船进入“杉木时代”,比赛速度和入弯线路形成了类似赛车的漂移,自此“龙船漂移”成为叠滘龙船赛的专有名词。
来到2023年、2024年,叠滘龙船漂移在佛山传媒的加持下,引入专业化的直播团队和商业运维,赛事火爆出圈,关注热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跃成为现象级文旅IP。
叠南随之迎来了全方位的蝶变。
首先最直观的是乡村环境的美化。随着赛事关注热度的提升,区、街道、社区投入大量资源整治河涌,铺设鹅卵石河床,在两岸种植亲水植物,有效提升水质与水乡环境。同时,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盘活了闲置土地3.3万平方米,建成叠南停车场,提供逾千个车位。
其次是人气催生出蓬勃发展的新业态。龙舟赛事吸引了全国游客慕名而来,其中2024年端午期间,日均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周边民宿、餐饮生意火爆。水乡沿岸增加了多家茶饮、餐饮店、文创店,比如茶基村何氏宗祠旁的闲置老房子变身“廿四坊”文创社。
除了可见的外在蜕变,更带来了无形升华——社区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凝聚。 “龙船漂移火了以后,我们更加积极去训练,整体的训练效果都上了更高的层次。”卢昭毅介绍,之前叠南、叠北18支龙船队基本都遇到了“青黄不接”的难题,如今有了更多年轻一代返乡参训比赛,端午的赛事成为了社区全年的头等大事,比过年还热闹。
参赛队伍挥桨疾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从“租赁经济”的单一路径到“文化兴村”的多元突围,叠南社区的蜕变印证了乡村振兴中文化力量的独特价值。这种以文化为内核的蜕变,让其在经济转型中找到了特有的生长路径。
乡村振兴
文化领航驶入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面向未来,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叠南勇立潮头,发挥顽强拼搏的龙船精神,开启一系列突破性探索。
依托火爆出圈的叠滘龙船漂移,叠南社区携手佛山市汇商盈商业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叠北社区,共同组建佛山叠滘龙漂文化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开展桂城叠滘龙船IP项目运营合作。这一举措,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叠滘龙船文化商业化的大门。
龙漂公司成立后,一系列动作迅速落地:对叠南、叠北社区内叠滘龙船漂移品牌氛围进行全方位营造和升级;打造极具特色的项目相关展馆,成为传承和展示龙船文化的重要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吸引八方来客;通过媒体宣传的强大力量,让叠滘龙船漂移的声名远播……
叠滘龙船漂移大赛。/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符诗贺摄
而随着去年10月海五西路全线贯通,以及叠滘地铁站开通,叠南的路网进一步完善,再迎发展利好。
“路通财通,路网的畅通除了让村民出行更便捷,也给叠南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卢昭毅介绍,乘着交通发展的东风,社区采用两种思路,谋划增加物业价值和集体收益。
其一,持续推进旧物业微改造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保障租金水平。2024年对原鞋二厂、原公利、欣光、大明鞋厂仓库楼、佳达厂区等进行改造升级,年租金预计可增加约160万元,这些物业主要用于生产经营,为社区经济注入新活力。
其二,重点打造“龙船里”商圈,玻璃厂房变身集白领人才办公、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据介绍,截至目前,“龙船里”招商进度已达50%,主要引进轻餐饮、文创零售等业态,肯德基、华仔土鸡等品牌相继入驻。
“龙船里”商业体。
为进一步激活集体经济,叠南“老魏”地段(桂城G2街区)停车场项目采用了“保底租金+营收分成”双轨制,每月收取4万元保底租金,另收取15%的年度营收分成,建成后预计新增不少于330个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片区停车难的社会治理难题。
叠南社区还积极建立“龙船精神”人才培养机制,将年轻“扒丁”纳入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与吃苦精神,为社区发展储备一批有担当、能吃苦的年轻力量。
端午临近,当龙船鼓声再次响彻河道,叠南这座古老的岭南水乡再次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在新时代的浪潮里稳稳向前。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伟科、范楚薇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