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看最新的NSCRC(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交流中心下属的研究中心 )大学毕业率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大学退学率高达29.2%,并且这不是某一年的偶然数据,而是多年来如此。
大家好,这是我们EduKnow#原创精选的第703篇文章。
热闹的放榜季终于告一段落,不少学生/家长还沉浸在收到梦校offer的喜悦中。
在整理各个大学录取数据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当很多家长还在进入藤校而挤破头时,近年来的美国大学内部却上演着一出“身在围城里的人拼命想要逃出来”的戏码…
翻看最新的NSCRC(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交流中心下属的研究中心 )大学毕业率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大学退学率高达29.2%,并且这不是某一年的偶然数据,而是多年来如此。
是学费的现实压垮了梦想?还是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破除“学历崇拜”?美国大学退学危机暗流涌动。
正文开始前提前预告一下:
申请路上如何不走弯路?
5月10日香港留学菁英汇
顶尖留学大佬,一站式补齐教育信息差
👇名额有限,点下方图片一键报名👇
学费压力是退学主要诱因
身为一名亚裔学生,恐怕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美本申请有多卷,包括,读大学这件事要付出多少年的努力,背后有多少家庭的托举。
为什么有些人,却选择“上岸”后放弃呢?
大学毕业率的计算方法,一般通常采用学校首次入学的一年级本科生在课程公布时间的 150% 内完成课程的百分比。
也就是说,对于 4 年制学位课程的学生,如果能在 6 年内完成学业,就将被视为毕业生。
而影响学生做出退学决策的,当属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连年攀升。
海外Reddit论坛上一些关于大学退学原因的讨论
据美国专门为私人学生提供贷款的机构Sallie Mae,于2024 年发表文章称,30% 的学生考虑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53% 的高危学生承认难以负担学校的学费,50% 的学生在支付生活费、食物和教科书等额外费用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据research.com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数据科学家Imed Bouchrika 博士研究发现,学生贷款较高的学生往往比学生贷款较少或没有的学生辍学更多,这可能是为了减少他们的开支。
在我们过往的统计中,美国不少私立大学单一年学费这一项就超过6万美元。不少学校在2025年学费同比上涨4%-12%。
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有位本科毕业于宾大,研究生就读哈佛的采访嘉宾向我们透露,他自己是美国本土人,由于读大学时拿到了一笔基金会的奖学金,所以即便学的是文科专业,但也未曾有太大的谋生压力,还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自己兴趣的探索。
但他的很多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也导致了即便不少人已经毕业多年,很多同学仍背负着沉重的贷款压力。
因高昂学费而选择退学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史蒂夫·乔布斯的案例了。
在乔布斯的养父母看来,里德学院的学费太高了,根本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但乔布斯则给向亲生父母答应送乔布斯读大学的养父母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他不能去里德学院的话,那么他就哪儿都不去。
当养父母接受妥协,允许乔布斯去里德学院读书后,乔布斯本人反而觉得把父母的钱花在了根本不值那么多钱的教育上。
“在这里,我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的害怕,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后来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时说。
里德学院学费
当学生贷款规模犹如滚雪球一般日渐庞大,学费贷款成为美国家庭增长最快的负债之一。
据权威数据调查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分析,学生贷款成为仅次于抵押贷款的第二大消费债务类别。并且,截止到2024年,北美在学生贷款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而据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4财年第四季度,美国学生贷款规模已达到创纪录的1.77万亿美元。
藤校毕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不仅仅是学费压力,美国高校的学术挑战也构成了学生大学生存的第二重暴击,其残酷性往往被名校光环所掩盖。
“我们当时班级都是淘汰制的,每年都会内部竞争,淘汰一到两位同学”,在哈佛大学就读的一位中国学生曾告诉我。即便毕业多年,他仍把自己能够经历完哈佛的学习生涯,顺利拿到毕业证看成自己的勋章。
2021-2022学年,哈佛大学就劝退了51名本科生,另有149人会在学校接受“学术警告”。
虽然美国大学有较高的退学率,但常春藤盟校的高毕业率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
是这些学校真的比其他学校更擅长教育学生吗?或者学校已经从其严格的录取率上就进行了前期筛选?
前 Business Insider 记者 Joe Weisenthal 在他题为“哈佛拥有出色毕业率的真正原因”的文章中,分享了对哈佛高毕业率的批判性看法。
他写道:不是因为学校的项目多么能让学生毕业,更多的秘诀在于:在录取时就已经设置了严格的门槛,并且名校背书仍有很大的光环效应。
当然,即便申请过程如此挑剔,仍有一些“弄潮儿”选择入读后主动退学。例如,比尔·盖茨当时从哈佛退学;2004 年,读大二的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退学…
无论是主动退学,还是被动退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语境中,退学就一定是一件坏事吗?
恰恰相反,不同于退学就是失败的偏见,在美国大学,退学绝非意味着人生失败的终点,相反,其独特的大学机制设计为年轻人提供了重新出发的宝贵机会。
比尔·盖茨后来也有坦言,“首先我不是被哈佛开除的,我也不是退学,我是休学!我走之前和学校有过明确的协议,如果两年内创业失败
除了和学校公开去谈,像美国大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间隔年(Gap Year)等政策,都共同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允许”试错"的安全网。
而以加州社区学院为例,通过完善的转学协议,学生完全可以在两年后转入UC伯克利等顶尖名校,这种转学路径比直接申请加州系大学的成功率高出35%。
亚裔受教育程度远高其他族裔
另一个有趣的数据是,即便在美国大学有着如此高的退学率的今天,亚裔学生退学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据美国教育委员会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的一份 2024 年高等教育种族和族裔状况报告就显示,亚裔的教育程度远远高于任何其他种族或族裔群体。
数据显示,33.1% 的 25 岁及以上的亚洲成年人拥有学士学位,19.3% 的人完成了硕士学位,7.9% 的人获得了专业或博士学位。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东亚语境下,读大学,且有高学历认可更是一条稳妥且安全的道路。
然而,近期在跟留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有些家长也表达了“要不要继续送孩子去读书”的困惑。
比如说,孩子选择的专业是当下最热的AI,留学顾问及业界顾问给到的建议都是,“现在就是最好‘做中学’的机会,读大学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只能边走边看。”家长坦言。
甚至有家长在给孩子未来发展建议时,表示,一些美国大学的title在当地是认的。但是,如果选择回国发展,最好去读个名校硕士,“镀层金”。
教育的发展呈现某种稳定且节奏的规律,现实的处境却千变万化。这种冲突尤其在科技行业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在估值超10亿美元的美国初创公司中,有34%的创始人未曾完成本科学业。就像比尔·盖茨当年认为再不行动就会贻误商机,于是毅然从哈佛大学退学。
尤其是硅谷更是一个不缺“辍学神话”的地方。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于2011年推出的"20 Under 20”奖学金计划,每年精选20名20岁以下的青年才俊,给予每人10万美元资助,条件只有一个:辍学创业。
可以说这一声称,无疑在“变相”引导学生尽早辍学。这场反传统教育实验的背后,背后还得到了一批硅谷成功人士的共同认同。
Facebook早期投资人、亿万富翁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曾直言:"当今最颠覆性的创新几乎都发生在大学校园之外。"
Dropbox创始人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更是在MIT毕业典礼演讲中调侃:“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没等到毕业才创业。”
一些人已经在行动了。2023年4月,中国学生、斯坦福大学AI Lab博士生郭文景(Demi Guo)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
彼时,她已在哈佛大学完成数学本科和计算机硕士学位,并正在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计算机图形学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尖学者。
然而,一次失败的AI电影节参赛经历,让她看到了AI视频工具的不足,并最终促使她选择退学创业。
这样的主动选择在亚裔学生中间的确是非常少见的。
而据research.com首席数据科学家Imed Bouchrika 博士研究发现,完成大学学位对于学生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收入、更好的工作保障并降低生活在贫困中的可能性。
对现在的留学生群体来说,面临生存压力则已无可能。但,对主动选择辍学的学生们而言,至少能先去读书,至于读到哪一步,就到时候再说…
EduKnow
正在国际教育路上的家庭何去何从?如何规划才能跳出“名校陷阱”,真正从本质上帮到孩子?
来源:留学全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