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网评】漫评:在“家门口”解锁增收致富“新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1:42 3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同比增长6.7%,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同比增长6.7%,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解决就业问题,是全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环节,建设“家门口务工车间”实现就业地点由远转近的变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在“家门口”解锁增收致富“新密码”。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要围绕特色农业发展这一基础,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云南各地充分挖掘农业促就业潜力,依托“果、菜、花、药、畜”等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势,在供应、生产、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精细管理,实现上下游产业链补短强弱,增加就业需求。比如,红河州泸西县建立“小香葱产业联盟”,依托13万亩小香葱优势,建设冷库、泡沫车间、制冰车间、洗葱车间,让就业“增”在产业上,实现增收与顾家两不误。玉溪市易门县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推行“基地务工+庭院种植”模式,实现从“靠天吃饭”到“产业致富”的蜕变。实践证明,依托现有基础,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能有效发挥助农增收的带动作用。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要因地制宜招引企业,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云南各地坚持打好“内外联动牌”,在金融服务、政策出台、土地保障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撑,积极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挥园区平台优势,扩大就业规模。比如,昭通市镇雄县通过政策扶持兴建园区,引入反光背心生产企业入驻,实现“劳务经济”向“归雁经济”转变。红河州屏边县落地绿色石材加工、棕花分销项目,实现“小车间”撬动“大市场”。实践证明,把车间建在家门口,激活“归雁”与“头雁”动能,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务工。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要优化服务,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云南各地大力提升“最后一公里”服务力度,以技能培训精准匹配就业需求,以多维服务为群众务工保驾护航。比如,曲靖市沾益区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把实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产品展区、专业直播间,沉浸式教学为学员全方位赋能。泸西县建设“红邻里”就业服务中心,以“家庭式”用工环境增强群众归属感,推动劳务产业规范化发展。实践证明,积极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的企业后备技能人才,实现产业人才就学就业无缝衔接,是提升家门口务工质效的必要手段,能让更多群众乐意干、干得好。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新征程新起点,持续抓好“家门口务工车间”建设,在产业带动、企业招引、优化服务上“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群众增收路径持续拓宽,乡村振兴基础持续夯实,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必能一步步成为现实。

作者/马鑫纯

来源:政经云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