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都市与乡村相遇,当青春与泥土碰撞,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安徽省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展开。4月26日,上海市朱行中学的30名学生跨越千里,与安徽省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的结对伙伴们共同体验田间劳作、烹饪实践与篝火联欢,以劳动为纽带,架起城
当都市与乡村相遇,当青春与泥土碰撞,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安徽省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展开。4月26日,上海市朱行中学的30名学生跨越千里,与安徽省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的结对伙伴们共同体验田间劳作、烹饪实践与篝火联欢,以劳动为纽带,架起城乡青少年的友谊桥梁。
田间课堂:汗水浇灌成长
上午八时,共进愉快的早餐之后,两校学生便手持农具走进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在老师和农技员的指导下,上海学子第一次挥起锄头松土、整墒,体验翻土、播种等农事劳作。安徽学生则化身“小老师”,手把手教伙伴们挖坑、播种玉米和花生,再小心翼翼地将辣椒苗栽入土中。“原来种菜不仅要看深浅,还要注意间距!我第一次知道蔬菜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这么多工序,农民伯伯的辛勤让我更懂得珍惜粮食”上海学生王文轩抹去额头的汗水感慨道。彭中的王宗薇同学则表示:“朱行中学的同学虽然不熟悉农活,但学得特别认真,我们互相帮助的过程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一上午的协作,荒地被整齐的田垄覆盖,嫩绿的幼苗在春风中舒展,劳动的成就感洋溢在每个少年的笑脸上。
灶台烟火:共烹劳动滋味
下午,实践基地的“大锅灶烹饪实训房”热闹非凡。学生们分组采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蚕豆、莴笋等作物,洗菜、切配、生火、掌勺,分工协作。上海学生带来本帮菜的红烧技法,安徽学生则示范地道的农家土灶焖饭。袅袅炊烟中,一盘盘蚕豆炒蛋、肉丝莴笋和土灶锅巴等陆续上桌。两校学生围坐在餐桌前,品尝亲手采摘、烹制的菜肴。“自己做出来的菜特别甜!”安徽学生小张自豪地说。灶台边的协作不仅让食材焕发美味,更让两地孩子的心靠得更近。
篝火之夜:青春点亮乡野
夜幕降临,学校操场上燃起跃动的篝火。两校学生轮流表演节目:游戏与歌舞轮番上阵、掌声与笑声交替登场。围着篝火玩“击鼓传花”时,上海学生小陈用刚学的安徽方言介绍家乡,引得全场欢呼。活动尾声,孩子们互换写满祝福的结对卡片,约定“秋天再来收获亲手种下的果实”。火光映照着青春的脸庞,城乡教育的温度在星空下悄然传递。
劳动育人:城乡共绘教育同心圆
“这不仅是一堂劳动课,更是鲜活的生命教育。”上海市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负责人沈丹萍表示,活动让都市孩子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也让乡村学子展现自信与智慧。彭塔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军修指出,城乡教育结对打破了资源壁垒,“劳动实践成为最好的交流语言”。据悉,两校未来将定期开展“智慧农业”“收获季互访”等活动,让劳动教育的根系深扎泥土,让友谊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此次实践是长三角地区深化劳动教育协作的生动缩影,通过城乡互动、知行合一的方式,诠释了“五育融合”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蓬勃生机。(通讯员:李本霞)
来源:苍客公考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