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终于来啦!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游放松一下呢?但是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随着人员流动与聚集的增加,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会有所上升。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五一假期需要注意的几种传染病以及防护措施。
五一假期终于来啦!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游放松一下呢?但是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随着人员流动与聚集的增加,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会有所上升。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五一假期需要注意的几种传染病以及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流感
新型冠状病毒由SARS-CoV-2病毒引起,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症状,部分伴嗅觉/味觉减退。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及接触传播。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假期里,人们出行、聚会增多,很容易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
防护措施
1.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
2.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商场、车站等,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保持良好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假期里,孩子们聚会、游玩的机会增多,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防护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和如厕后。避免让孩子接触患病儿童。
2.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
3.接种疫苗:EV71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 EV-A71 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儿童在 12 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这两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常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暴发。假期里,人们在外就餐、参加聚会等活动增多,感染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防护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不吃生冷食物,特别是生食的海鲜、蔬菜等。
2.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冲洗 20 秒。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3.做好消毒工作:如果身边有人感染,要及时对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污染环境。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该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踏青等活动增多,接触蜱虫的机会也变多了。
防护措施
1.做好身体防护:在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戴帽子,避免头部和颈部暴露在外。使用驱避剂,可以涂抹在皮肤或衣服上,防止蜱虫叮咬。2.避免接触蜱虫:不要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如果发现蜱虫叮咬,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可以用镊子等工具将其取出,并及时消毒伤口。
3.及时就医:如果在蜱虫活动区域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假期里,很多人会选择去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地区旅游,感染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防护措施
1.了解疫情信息:在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登革热疫情情况。如果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要提前做好防蚊措施。
2.防止蚊虫叮咬:使用蚊香、蚊帐等防蚊用品。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涂抹驱蚊剂。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如黄昏和夜晚)到户外活动。
3.及时就医:归国后14 天内,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境外旅居史。
五一假期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传染病的预防。希望大家在出游前,了解这些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旅途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饮水安全。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五一假期!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徐晓青
来源:画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