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耕,各地农业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挑战也随之而来。从东北的广袤黑土地到黄淮海平原的麦浪翻滚,再到新疆棉田的万亩棉花,今年的春耕景象既让人振奋,也让人担忧。
今年春耕,各地农业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挑战也随之而来。从东北的广袤黑土地到黄淮海平原的麦浪翻滚,再到新疆棉田的万亩棉花,今年的春耕景象既让人振奋,也让人担忧。
先说好消息。东北地区春播全面展开,玉米播种正紧锣密鼓进行中。内蒙古达拉特旗侯家营子农场的张永丰师傅告诉我们,他们农场今年采用滴灌技术,精准控制水肥用量,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玉米产量。“以前浇地全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滴灌,旱涝都不怕了!”他说。吉林双辽市兴隆镇常熟村刘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经旭海则介绍,他们合作社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还田,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玉米产量明显提升。黑龙江垦区八五五农场则充分利用现代化农机具,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率的联合作业,保障了春播进度。这些都体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而新疆棉花播种也同样展现出高机械化水平,100%的机械化播种率保证了种植效率。
然而,挑战也客观存在。黄淮海麦区今年遭遇了旱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杨亚军指出,虽然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但持续干旱对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很多地方不得不采取抗旱浇灌措施。根据河南省水利厅数据,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抗旱浇灌7869万亩次。 不仅如此,河南等地小麦还出现了穗蚜和赤霉病等病虫害。河南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单俊奇表示,他们正积极组织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利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飞防,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滑县今年用于“一喷三防”的专项资金达到了890多万元。 安徽凤台县则通过升级粮库和加工设备,以及邮储银行凤台县支行副行长童勇介绍的金融机构支持,提升粮食储备和加工能力,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河北石家庄市也采取了合理调配水资源的措施,保障了春灌的顺利进行。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抗旱保苗仍是摆在黄淮海麦区面前的一大难题。
基于现有信息,笔者认为,今年春耕春播总体向好,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约3.4亿亩,保持稳定,河南小麦播种面积更是超过8500万亩。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标是达到4000万亩,目前已实施215万亩。安徽凤台县粮食加工企业也投入500万元用于升级生产线。这些都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病虫害防治压力加大,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同时,金融支持的力度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农业生产者的融资需求。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同时,更要关注农业从业者的利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这不仅是农业生产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丰收的年景!
来源:多才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