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再次重拳出击,已有违规直播商家被封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01:12 3

摘要:尽管拼多多此次对直播违规商家的整治主要从平台规范维度展开,但不难预见,随着行业监管趋严与市场竞争深化,未来直播商家面临的挑战将更具复杂性与多元性。

常听到网友们调侃互联网的尽头就是直播带货,但这碗饭,似乎却没那么好吃到。

近日,拼多多发布了一则关于商家的通知,主要内容为“严禁直播商家违规购买账号参与‘新超星活动’”。

显然,在拼多多的地盘上,谁也别想钻空子。

联想到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也明确将全力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并将加快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尽管拼多多此次对直播违规商家的整治主要从平台规范维度展开,但不难预见,随着行业监管趋严与市场竞争深化,未来直播商家面临的挑战将更具复杂性与多元性。

拼多多对违规直播商家下狠手了!

“新超星活动” 是拼多多早前针对新直播店铺以及新主播推出的专项扶持计划,核心目标在于吸引其他平台的成熟主播入驻,推动多多直播的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据说,参与该活动的直播间平均可享受3 倍自然流量加权,部分表现优异的直播间更可获得 “黄金时段置顶推荐位”。

在平台的流量扶持下,运气好的卖家,甚至直接能卖爆百万GMV。

不过,不难看出,平台对于参加活动的主播和商家都是有要求的,重点就在于一个“新”字。

也就是说,老店铺、老主播是无法享受该项活动的补贴的,老号新开账户,同个出镜主播重复开多个新账号都不算上述“新直播店铺以及新主播”。

但是,在巨大的流量诱惑下,部分不符合活动参与条件的商家不惜铤而走险,通过违规购买账号来达到参与活动的准入条件。

这些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租用、购买他人账号伪装“新人身份”,或篡改店铺数据(如店铺等级、销量、评分)以骗取平台补贴。

对于这些耍小聪明的商家,拼多多当然坐不住了,表示这些行为严重破坏平台秩序、有损其他商家合法权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的平台协议及规则。

因此,平台将通过商家、用户投诉、申诉、举报,大数据主动排查,人工审核等方式识别商家的违规行为。

当商家被发现有相应违规行为的,拼多多将采取直播降权、警告、临时或长期关闭直播功能、删除直播内容、限制开播、封停主播账户等惩罚措施。

同时,平台还会取消商家参与活动的资格,并停止发放活动奖励,限制违规商家参与榜单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是这次,此前就有不少商家因为违规被限制参与活动,可谓是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

这也提醒商家,与其为了眼前蝇头小利冒险踩线被罚,不如沉下心打磨产品品质、升级服务体验,靠真本事赢得消费者认可与口碑,这才是长久经营的正道。

综合来看,平台此番重拳整治,不仅是为了守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与信任度,更释放出鲜明信号——

拼多多对各类违规行为零容忍,正以坚决姿态筑牢生态根基,为平台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对商家,拼多多有“两副面孔”

不过,对于拼多多此种行为,不少商家仍是习惯性吐槽,认为平台是为了罚而罚。

但其实,拼多多对商家是有“两幅面孔”的:一方面对钻平台空子的违规商家毫不手软,另一方面对合规经营的优质商家则敞开扶持大门。

想必不少商家都已经关注到,继去年百亿补贴后,今年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又宣布,平台将正式推出惠商计划——“千亿扶持”。

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

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此次‘千亿扶持’,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喊口号,只动真格。”

不久前平台大幅下调大家电、二手数码等类目的店铺保障金,便是千亿扶持计划逐步落地的实际行动之一。

与此同时,目前在供给侧,拼多多还正式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将深入全国农特产区,发挥平台数字化优势,帮扶全国“土特产”触网大循环。

在需求侧,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针对报名百补特定营销活动的商家,平台将发放100亿元优惠券,协助商家拉动订单和交易,据说不少商家都尝到了甜头。

不难看出,拼多多大大牺牲了当下的利润。

除此之外,更让人颠覆认知的是,在政策号召下,近期也意识到“仅退款”存在的问题的拼多多,也着手作出了改变。

4月22日,拼多多发布了一则《拼多多售后服务规则》更新意见征集,表示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

具体来看,在细则内容方面,拼多多删去了售后规则中的“仅退款”字眼,而是用“退款无需退货”替代。

而且,拼多多对用户提交退款无需退货申请做出了时间限制,比如“订单确认收货满15天”后,用户将无法申请该服务。

此外,过去若商家未在36 小时内处理,平台将默认商家同意仅退款申请并自动退款;而新规则拟改为“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支持退款给用户”。

这意味着,即便商家因疏忽未能及时处理申请,也可能有机会避免自动退款。

总的来说,拼多多正在用一套“铁腕治理+真金补贴”的组合拳,试图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

商家们的挑战还在继续!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此次对直播违规商家的重拳整治行动,也不禁让人联想到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在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释放的监管信号。

会上,市监局明确将全力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对直播电商行业进行穿透式监管,提升“线上发现、线下追查,线下发现、线上管控”的联动作战能力,有效治理直播电商领域乱象。

同时加快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完善直播电商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等主体责任。

要知道,过往一些商家和主播急于快速实现流量变现,存在“重营销轻品质、重成交轻售后” 的短视倾向,一味追逐短期利益,致使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乱象频发。

因此,从行业发展的维度审视,拼多多此次整治行动,也实则是直播电商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细化治理的一个缩影。

当平台规则的“铁齿铜牙” 与监管政策的 “紧箍咒” 形成合力,曾经依赖流量投机、数据造假的灰色生存模式已难以为继。

对商家而言,唯有将经营重心转向产品力与服务力的深层构建,才能在资源红利与合规框架中找到生存坐标。

最后,站在2025 年的节点展望,电商行业的 “洗牌” 才刚刚开始。

短期内,部分投机者将被清退,阵痛难免;但长期来看,这恰恰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当潮水退去,最终留在赛场上的,永远是那些“产品够硬、服务够暖、用户够铁”的长期主义者。

因此,与其抱怨规则严苛,不如将其视为转型契机。

毕竟,电商的“下半场”,拼的不再是谁更会钻空子,而是谁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

来源:海武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