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一个自称是网警的QQ账号添加了小A的QQ号,对方称因小A与诈骗分子联系过,小A是未成年人,为防止他被骗导致其家长的钱被转走,要先行对其家长银行卡中的钱进行保管,后再行归还。小A信以为真,将奶奶的手机拿到手,在对方的引导操作下,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信息透露
五一假期进入倒计时啦
车票抢到了吗?酒店订好了吗?
出行攻略收藏夹塞满了吗?
但!
当你满心期待“诗和远方”时——
一条“航班取消”的短信
一通“贴心理赔”的来电☎️
都有可能让你的假期计划
变成“钱包大出血”现场!
骗子:你的假期,我的KPI!(奸笑)
特此,我们整理了
一些高发类型的诈骗
认真读完可助你远离诈骗!
看完转发给你的亲朋好友
让骗子的空手套白狼成为泡沫!
案例一
2月,一个自称是网警的QQ账号添加了小A的QQ号,对方称因小A与诈骗分子联系过,小A是未成年人,为防止他被骗导致其家长的钱被转走,要先行对其家长银行卡中的钱进行保管,后再行归还。小A信以为真,将奶奶的手机拿到手,在对方的引导操作下,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信息透露给对方,导致奶奶银行卡内钱被转走,共计被骗27763.15元。
诈骗类型:冒充公检法诈骗
此案中,骗子通过QQ账号伪装成 “网警”,利用未成年人对权威身份的信任心理,虚构 “与诈骗分子有联系” 的背景,制造恐慌情绪,诱导受害者配合 “资金保管” 操作。防范此类诈骗的核心在于:不轻信陌生身份、不泄露关键信息、不随意转账操作。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反诈教育,同时家长应强化账户管理,从源头降低受骗风险。
案例二
1月,B先生上网时下载了一个名为“ΣYΦΨ”手机APP,进去后,一个客服联系了他,告知开通账户权限就能和里面的女性聊天交友,而且首次开通权限还可以做任务返现赚钱。B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得到了返现,觉得有利可图,他又前前后后充值了109900元,后面平台显示操作失误,无法提现,且也无法联系对方,B先生发觉被骗,被骗金额109900元。
诈骗类型: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诈骗类型,主要以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复合型诈骗居多。此类诈骗发案量和造成的损失数均居首位,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赋闲在家的待业人员。
案例三
诈骗类型:冒充客服类诈骗
客服来电?诈骗来袭!请警惕这种新型诈骗方式!中老年群体对手机各种软件功能了解不深,很容易被骗,年轻子女要多给父母“念念经”:凡是自称客服人员以“电商直播会员”等功能服务,不取消就会自动扣费,引导操作“转账汇款”的都是网络诈骗!
案例四
1月中旬,D先生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办理贷款。D先生刚好需要贷款,就添加了对方微信,随后对方发送了一个申请贷款的链接给他。提交贷款申请后,对方告知申请通过可以提现,D先生进行提现时却操作错误致使金额冻结,随后对方便要求他缴纳4万元认证金解冻。转账39999元后对方让他进行二次认证,他才发现自己被骗。
诈骗类型:虚假贷款类诈骗
此类诈骗的受骗人群多为有迫切贷款需求、急需资金周转的人员,牢记凡是要你转账验资的、缴纳高额手续费或解冻金的都是诈骗。
案例五
这天,E先生的一个大学同学通过微博联系他,请他帮忙在网上代购一个价格为24899元的高档用品,并向他推荐了一个“客服”,由“客服”指引他付款。随后同学又给他发来一个转账截图,以此证实已向他转账。由于对方是自己的大学同学,E先生没有多加考虑,便向卖包的人支付了24899元,后发现不对劲,电话联系同学,却被告知并不知情,E先生才知道被骗了。
诈骗类型:冒充熟人类诈骗
此类诈骗通常利用受害人对领导熟人的信任心理,疏忽了对其身份进行核实,遇到此类情况务必直接与当事人联系核实,不要盲目转账。
案例六
2月3日,F先生在观看卖车直播时泄露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当日下午一个自称“王经理”的女性打来电话,询问他是否要购买老年代步车,并添加了他的微信进行细节沟通。确定好细节后,F先生向对方支付了2000元定金。2月16日,“王经理”要求F先生再支付3000元车辆物流费,向对方支付3000元后,F先生发现无法再联系上对方,共计被骗5000元。
诈骗类型: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骗子会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代购等虚假广告,以及提供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便诱导其通过微信、QQ等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为由,要求私下转账。
案例七
G先生在短视频平台看见一个可以办理驾驶证的视频,便通过视频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称3600元包拿证,考完后给钱,且科目一至科目四的考试,都可帮忙考。G先生通过微信联系对方办证,对方却称需两个手机才能操作。一个手机用来开视频,另外一个手机下载软件。软件下载完毕后,对方便打来视频,帮他考科一至科四,期间时不时的让他刷脸验证,从上午一直搞到下午才操作完。随后G先生发现四张银行卡的钱被刷走78198元。
诈骗类型:“免考驾照”骗局升级
近来,此类诈骗高发,还请欲考驾驶证的人群提高警惕!机动车驾驶证必须通过正规考试依法取得,任何"免考包过"承诺均属违法;切勿轻信网络"代考""买证"广告。
案例八
1月,H女士认识了一名“军人”网友,聊天中对方称部队在测试设备,可测出哪些期货涨价,让H女士帮忙购买。对方向H女士转账让她帮助购买了约40万元的期货后,拉她一起投资。H女士一心动充值329600元,期间成功提现500元。2月中旬,H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进出资金,遂登录平台账户查询,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骗子往往伪装成“投资专家”“导师”或通过网恋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诱导他们进行虚假投资理财,以此诈骗。此类诈骗的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士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案例九
2月28日,小I在手机上玩游戏时,一玩家通过语音联系她,称能给她送游戏皮肤,小I信以为真。对方向她提供了一个QQ账户以及密码要她登录,小I按照对方提示登录后,对方用另一个账号联系了她,并通过QQ群进行屏幕共享,指导小I使用微信绑定银行卡,并通过微信充值以及提现等方式骗走10000元。
诈骗类型: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提醒他们不要理会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领取“免费皮肤”或“免费道具”。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都要提前告诉家长,不要向陌生人透露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亲爱的朋友们!
如果你此时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结识“贵人”、邂遇“爱情”,并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参与投资理财、充值返利;
如果你手机上安装了“热心人”推荐的APP、登陆注册了“好心人”提供的网站,且平台账号显示你的投资回报率非常可观;
如果你在平台提现失败,平台反馈是你操作失误导致数据错误或账号冻结,要求你反复交纳保证金来修复数据、解冻账户;
如果有人安排你到银行取出现金,通过网约车、货拉拉等快递送到其他城市,或平台安排人员与你见面,让你把现金交给对方进行注资。
那么很不幸,你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请不要取款!不要转账!立即报警止损!
请切记:不要接听陌生电话,不要理会垃圾类短信,不要添加陌生的好友,不要点击不明的链接,不要安装陌生的软件,不要听信投资理财的谎话,不要参与充值返利的活动,不要与不熟悉人员视频通话、共享手机界面,不要随意提供银行账号及密码。
审签|向韵熹
审核|田炜 付江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