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蕴含着朴素的因果观念。而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 年),官场中发生的一起离奇命案,更是将这一观念演绎得淋漓尽致。这起案件里,有人心怀不轨、暗中算计,却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烈,
01神秘诅咒牵出南宋惊天命案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蕴含着朴素的因果观念。而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 年),官场中发生的一起离奇命案,更是将这一观念演绎得淋漓尽致。这起案件里,有人心怀不轨、暗中算计,却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烈,仿佛真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着一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揭开这桩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官场奇案。在南宋时期,横州的官场有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宝文阁学士贾讜之子贾成之,担任横州通判。他才华出众,能力不凡,可心气颇高,不愿屈居人下。另一位则是时任太守的鄱阳人王翰,他为人豁达,度量宽广,平日里并不与贾成之计较,还经常将郡里的事务交给他办理,两人共事倒也相安无事,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之久。然而,官场风云变幻,王翰被朝廷调走,新太守赵持走马上任。谁也没想到,赵持一到任,就与贾成之针锋相对。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贾成之手下的官吏全部抓捕入狱,戴上刑具严加看管,还逼迫他们编造贾成之的不法之事。那些官吏们遭受杖打逼供,痛苦不堪,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编造谎言,称贾成之在收纳经制银(南宋时期的特殊附加税)时,以火耗损失为名,私吞了税收的十分之三。就这样,贾成之被诬陷在铸造银钱时克扣火耗、中饱私囊。赵持拿着这些屈打成招的证词,上报给转运判官朱玘。好在朱玘明察秋毫,深知贾成之并非这样的人,于是下令判定贾成之无罪,撤销了诬告,还邀请贾成之进入幕府。赵持这下慌了神,他担心贾成之日后会报复自己,影响自己的仕途。于是,他与好友邓教授密谋,一场更为可怕的阴谋就此展开。
02官场风云同僚不合阴谋暗生
赵持和邓教授商量后,决定派人去采集毒草制成毒药。他们找来黄赐,让他负责此事。黄赐采来毒草,制成毒药后交给赵持。赵持将毒药偷偷放进酒里,然后假惺惺地邀请贾成之赴宴。宴会上,气氛看似融洽,赵持借口去更衣,悄悄叫来自己的儿子,把毒酒交给官奴阮玉,并嘱咐他以祝寿为名,将毒酒献给贾成之。当时,宁浦县令刘俨也在座。贾成之毫无防备,接过毒酒喝了一口,瞬间,他感到肠胃一阵剧痛,身体开始抽搐,眼睛和鼻子也流出了鲜血。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让人送自己回家。回到家时,他已经奄奄一息。看着痛苦的丈夫,贾妻悲痛欲绝,坐在床边放声大哭。贾成之用尽最后的力气,睁开眼睛对妻子说:“别哭。我今日遭人暗算,命不久矣。但我死后,定会到阴曹地府去告状。不出五日,短则三日,我定要先取赵持的性命,然后是邓某,还有刘俨、阮玉这些人,一个都别想逃!” 说完,贾成之便含恨而逝。入棺时,人们发现他的头面全都坼裂,死状十分凄惨。贾成之的死讯很快传开,就在大家为他的遭遇感到悲痛和愤怒时,一系列离奇的事情发生了。郡里的百姓看到贾成之带着骑从,像往常一样走进太守府。门吏进去通报,赵持得知后吓得冷汗直冒,仿佛被人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冷水。从那之后,赵持就开始诸事不顺。第二天,他出去办事,还没走出厅堂,突然沙子从头顶倾泻而下,只要沙子沾到他身上,立刻就会燃起火焰。站在他身边的典客也未能幸免,被溅到的沙子灼伤。这场怪异的灾祸持续了很久才停下来。又过了一天,赵持坐在堂上,他八九岁的小孙子正在一旁玩耍。突然,小孙子惊恐地尖叫起来:“贾通判把爷爷的头巾扯掉,扔到天上去啦!” 赵持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现头巾真的掉在了地上。从那之后,赵持便一病不起,他时常悲恨地捶打着胸口,嘴里念叨着:“来抓我的狱卒啊,等邓教授来了,我就跟你走。” 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三天,赵持就一命呜呼了,此时距离贾成之被害仅仅过去了几天时间。另一边,邓某前往象州主持考试。考试期间,他正与监试签判王粲然、试官卢觉交谈,突然,他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站起身来对着空气作揖,然后回头对两人说:“贾通判就在身边,看来我这次在劫难逃了。麻烦卢觉兄帮我料理后事。” 王粲然和卢觉以为他精神恍惚,便安慰他说:“大白天的,哪有这种事,你可能是太累了。” 但邓某却指着廊下,惊恐地说:“他就站在那里,威风凛凛,已经很久了。” 说完,他急忙回到房间,倒在床上。小吏去叫他时,发现他已经气绝身亡。而参与毒杀贾成之的黄赐和阮玉,也没能逃脱厄运,在短短几天内相继暴毙。这场因阴谋而起的毒杀案,仿佛开启了一场死亡诅咒,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03余波未平惊恐延续善恶有报
参与毒杀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这桩案子闹得满城风雨,人们都在谈论着贾成之的冤魂复仇之事。宁浦县令刘俨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也没能摆脱恐惧的阴影。他罢官后前往桂林,乘船行驶在漓水上时,突然看到贾成之出现在船头,似乎要压翻他乘坐的船。刘俨被吓得昏死过去,醒来后又昏死过去,反复多次,他的命运也变得扑朔迷离。
赵持的儿子护送父亲的棺木回乡,当船行至贵州时,他也突然暴毙,虽然之后又苏醒过来,但整个人神智昏昏,如同醉酒一般,仿佛被什么东西附身了一样。这起发生在南宋乾道元年的官场命案,从一开始的诬陷、毒杀,到后来凶手们离奇的死亡,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案件,更像是一个警示世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善恶到头终有报,不要心存侥幸去做坏事。这起案件由贾成之的同僚王翰讲述,大学士洪迈亲自收录,就是为了让后人明白,天理昭昭,因果循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秉持善良,坚守正义,否则,终将自食恶果。让我们每日诚心为自己、为家人、为众生祈福,广耕福田,传播善念。
来源:读写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