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江苏62岁阿姨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她的亲身经历,值得我们警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06:05 2

摘要:阿尔兹海默症(AD),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十分隐匿,待到发觉时患者可能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人。而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近些年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数量已达到5000万,预

阿尔兹海默症(AD),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十分隐匿,待到发觉时患者可能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人。而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近些年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数量已达到5000万,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是现在的3倍。

2015年,来自江苏刘雪艳今年62岁,丈夫早年间就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省吃俭用,才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随着孩子们各自成家立业,为了生计纷纷在大城市里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家一趟,刘雪艳一个人留在乡下老家常常感到孤单,白天望着远处的田野发呆,夜里抱着丈夫的遗照流泪。

2月10日,马上就要过年了,刘雪艳内心期盼着家人团聚,开始动手打扫房屋和置办年货。但大约从一年前开始,刘雪艳就发现自己身体常出现了各种小毛病,干活时手脚没那么利索了,经常头晕目眩,视力听力也有所下降。但更让她担忧的,是她的记性越发不好,总是忘记一些日常琐事,比如忘记自己是否已经喂过鸡,或是出门忘记把钥匙放在哪里。

这天早上,刘雪艳再三确认了自己带了钥匙且锁了门后,提着菜篮子步行几里路来到镇上的市集上买菜。刘雪艳先是在猪肉摊上精心挑选了几斤新鲜猪肉,付了钱便转身准备离开,却突然眼神迷茫的呆立在了原地——她忘记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更忘记了装猪肉的菜篮子还放在猪肉摊上。

摊主见状连忙追了上来,把菜篮子递给她道:“老人家,你肉忘记拿了。”刘雪艳看着他十分奇怪,像是在努力回忆什么,嘴里喃喃自语:“你是谁啊,我是来干什么的?”这可把摊主弄得一头雾水,好在刘雪艳没多久又恢复了清明,这才意识到自己又犯老糊涂了。

从这之后,刘雪艳记忆变差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忘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就连孩子们也开始感知到。她总是会反复的询问同一个问题,儿子被她反复询问那句的“你什么时候回来啊”问得心烦意乱,明明他已经说了无数答案,甚至连具体的时间都告知了,但老母亲还是转头就忘。

过完年后,大儿子李杰觉得刘雪艳一个人住处处不方便,和妻子商议一番后便她接到了城里。但没想到的是,母亲来到城里后性格大变样,本来是十分爱干净讲究的人,但现在却变的邋里邋遢,无法像以前那样熟练的处理家务,还不爱洗澡,穿衣的时候把裤子当衣服穿,甚至大半夜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终于在9月28日,李杰按时下班,然而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刚一回到家,就发现房门大开,家中空荡荡的空无一人。他吓了一跳,焦急呼喊着母亲的名字,却没有回音。李杰心急如焚,赶紧联系还在加班的妻子,并让小区保安帮忙寻找,经过三小时的搜查,才在十公里外的巷子里找到刘雪艳。

李杰找到刘雪艳时,发现她的裤裆部湿哒哒的滴水,往外散发着强烈的恶臭,很明显是尿失禁了。而更让他崩溃的是,母亲竟然不认识他,眼神空洞,一会哭一会笑,动作僵硬迟缓。见母亲这样,李杰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带着刘雪艳来到了医院检查。

来到医院后,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但医生在进行神经检查时发现,刘雪艳存在时间定向障碍,即无法说出具体日期;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评分‌为17分(正常≥27),提示中重度认知障碍。而头颅MRI提示‌:双侧海马及内侧颞叶萎缩,脑室扩大,未见急性梗死或出血灶,符合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标准。

医生遗憾的解释道:“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无法逆转,只能延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旦确诊,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患者的记忆、语言和认知能力都会逐渐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你们要做好长期管理治疗的准备。”

临床上,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可能与特定基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阿尔茨海默症家庭史的人更容易患病。如果存在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症以及长期吸烟喝酒的情况,将进一步的增加发病风险。

李杰自然难以接受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的事实,深感无助和绝望,双眼通红的哽咽道:“这一定是搞错了,我母亲的身体一直都健健康康的,从来没生过什么重大疾病,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作息规律,怎么可能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呢?”

阿尔茨海默症预后较差,因此预防大于治疗,

早期筛查是预防的关键。医生当即建议李杰可以做一个基因检测,既可以预防不测,又能找到刘雪艳发病的真正原因。李杰作为直系亲属,也担心自己会遗传,点点头同意了。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母子俩的基因里都没有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致病基因(AD7c-NTP、PSEN1、PSEN2),基本可以排除是基因的作祟。

刘雪艳在清醒状态下也十分痛苦,觉得自己给儿子拖后腿了,羡慕别的老人七、八十了还生龙活虎,而她才62岁,就早早的被老年痴呆找上了门。医生见刘雪艳一直郁郁寡欢,担心会让病情更严重,便与其进行了一番交流。而在谈话的过程中,医生得知她的生活十分健康,饮食作息也很规律,没有心血管基础病,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呢?

医生并不死心,更细致的询问起了刘雪艳的生活习惯,当听到存在这两个习惯后,医生忍不住一拍大腿,惋惜道:“你糊涂啊!老年痴呆并不是无缘无故找上你,你在生活中做错了这2件事情才给了它可乘之机,怪不得近几年来得老年痴呆的患者越来越多,许多中老年人也和你一样,都在这两个地方栽了跟头,最后落得个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境地啊!”

第一:长期失眠,睡眠严重不足。刘雪艳年轻时因操劳孩子和家庭,养成了浅眠易醒的习惯。丈夫去世后,这种情况更是加剧,每晚辗转反侧,常常到了凌晨两三点才勉强入睡,即便入睡了也极浅微,一点动静就能把她惊醒。而年老后,这种长期的睡眠障碍并没有缓解,反而随着孤独感加重而更加明显。刘雪艳自以为年纪大了失眠很正常,从未引起重视,也从未寻求过干预。

可医学研究早已明确指出,睡眠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维持神经元健康的关键时期。每当人体进入深度睡眠时,脑脊液系统会启动“冲刷机制”,清除神经元活动过程中积累的β-淀粉样蛋白质和tau蛋白,而这些物质正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核心元凶。一旦长期睡眠不足,大脑无法及时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它们便像垃圾一样日积月累,慢慢堆积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形成斑块和缠结,破坏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最终引发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如果刘雪艳能早点意识到失眠的严重性,哪怕通过合理用药、改善睡眠卫生,或者接受专业治疗,或许也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睡眠不是简单的休息,它是大脑自我修复、清理毒素的唯一机会。睡不好的人,大脑永远处在慢性中毒状态,老年痴呆的风险也自然大大增加。

第二:长期精神孤独、缺乏社交刺激。随着孩子们离乡打拼,丈夫又早逝,刘雪艳几乎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了自家小院和几亩田地。白天除了喂鸡种菜,就是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发呆,晚上陷入回忆之中。除了逢年过节,几乎没有与外界接触。即使偶尔进城买菜,也因为内心封闭,不愿与人多交谈。

人的大脑其实就像肌肉一样,需要不断锻炼,才能保持活力。而社交、学习、沟通这些行为,正是锻炼大脑最天然的方式。长期孤独的人,大脑中参与学习、记忆、情感调节的神经网络得不到刺激,就会逐渐萎缩退化,最终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特别是孤独还会导致慢性应激状态,体内皮质醇水平长期升高,同样会加速大脑海马体的萎缩,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从刘雪艳的生活状态来看,她长期处在情绪低落、孤独无援的环境中,既没有社交刺激,也缺乏情感支持,大脑得不到正向激活,神经元逐渐退化,认知功能也就一步步滑向深渊。

参考资料: [1]颜靖文.如何防治早期阿尔茨海默病[J].科学生活,2025,(04):86-87.DOI:10.20197/j.cnki.kxsh.2025.04.044. [2]张梦然.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N].科技日报,2025-04-02(004). DOI:10.28502/n.cnki.nkjrb.2025.002108. [3]李壮壮,刘征堂.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共病研究现状与思考[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2025,8(02):75-80+73.

(《回顾:江苏62岁阿姨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她的亲身经历,值得我们警惕》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健康的撒打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