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旧元素交织的柯南剧场版——柯南M28樱井谈剧场版创作幕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07:43 2

摘要:又到了柯南剧场版上映的季节。剧场版《名侦探柯南》新作《独眼的残像》将于4月18日(星期五)上映。本作以长野县的雪山为舞台,聚焦毛利小五郎与长野县警(大和敢助、诸伏高明、上原由衣),甚至深入描写了原作漫画中未曾触及的“敢助的过去”,内容可谓诚意满满。

最新作品公开在即!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编剧讲述大热背后“青山老师的说明让工作人员受到了冲击…”

「名侦探柯南原来是这样包容的作品」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系列常驻编剧回顾十年创作历程

又到了柯南剧场版上映的季节。剧场版《名侦探柯南》新作《独眼的残像》将于4月18日(星期五)上映。本作以长野县的雪山为舞台,聚焦毛利小五郎与长野县警(大和敢助、诸伏高明、上原由衣),甚至深入描写了原作漫画中未曾触及的“敢助的过去”,内容可谓诚意满满。

负责撰写本作剧本的是已经第七次参与系列创作的樱井武晴先生。他也因《相棒》《科搜研之女》等作品而知名。他是如何开始参与这个系列,又是如何成为作品成功的功臣的?让我们听他讲述这十年以上的创作历程。

从青山老师口中听到“黑衣组织”的情报?

——樱井先生从2013年的《绝海的侦探》起参与剧场版《名侦探柯南》,之后接连创作了《业火的向日葵》《纯黑的恶梦》《零的执行人》《绯色的子弹》《黑铁的鱼影》。

每一部作品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回忆。第一次参与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的《绝海的侦探》时,我提议想尝试创作以宙斯盾舰机密情报泄露为题材的故事,这是我一直以来想写的内容,结果毫无阻碍地得到了许可。

如果是拍成真人作品的话,预算肯定高得吓人,但动画也许能实现。不过我当时还在想“《名侦探柯南》也有孩子观众啊……”因此对方爽快答应时,我反而反问了一句:“真的没问题吗?”那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柯南》是这么有包容力的作品”,内心感到十分惊喜。

接下来的《业火的向日葵》是接受了“想以怪盗基德为主角”的委托,于是我写下了一直想挑战的艺术悬疑题材的剧本,但剧本完成后因为某些原因几乎全部作废了。

这种“居然会发生这种事”的冲击,加上悬疑部分全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导演静野孔文将其彻底改编为动作电影,结果票房还创下当时系列的历史最高纪录,这种双重冲击让我大开眼界,真切感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功力。顺带一提,主题曲《哦!宿敌》(色情涂鸦演唱)在众多主题曲中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前1、2位。

《纯黑的恶梦》是在原作者青山刚昌老师向我说明“黑衣组织是这样的组织,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基础上创作的剧本。由于是我第一次挑战黑衣组织题材,整个人忙着拼命记笔记,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但当我注意到周围的工作人员个个面露震惊表情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现在听到的是如此重要的内容”。

提前一年半写好的剧本所引发的悲剧「所以大阪世博会……」

——毕竟黑衣组织是《名侦探柯南》中最大的谜团,工作人员的反应都能想象出来。

没错。《纯黑的恶梦》是汲取了《业火的向日葵》的教训,去除悬疑元素,挑战角色×动作×悬疑的作品。

而《零的执行人》中,由于作品风格与我以往在《相棒》《科搜研之女》中写的最为接近,所以写起来非常顺利。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内容变得复杂,让我一度担心观众是否能接受……但最终却成了我所有作品中反响最大的。

连一句台词都没写的“某场景”成为粉丝热议话题

《绯色的子弹》在描绘仍有诸多秘密未揭晓的赤井一家时确实有不小难度,更令人震惊的是因为疫情上映被推迟了一年。而且好不容易上映后,电影院又被关闭,真是“想都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的制作节奏是必须提前一年半完成剧本。这部作品中登场的是类似奥运会的“WSG-World Sports Games-”,而在剧本完成后才意识到“一年半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根本无法预知”。因此我下定决心从此以后不再将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件直接带入柯南的世界。作为自我警惕,在《独眼的残像》中也明确规定:“虽然是2025年上映,但绝对不碰大阪世博会(笑)”。

2023年上映的《黑铁的鱼影》,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首次理解了青山老师和导演立川让关于灰原哀对柯南的感情的看法。因为高潮的水下场景,在剧本阶段我一句台词都没写。

——真的吗!那可是被粉丝们热烈讨论的经典场面,太让人意外了。

我原本只是单纯考虑“这是救人的场景”,所以没写台词。但在配音台本中看到时却塞满了台词,让我大吃一惊:“原来青山老师和立川导演是这么想的!”在贝尔摩德与芙纱绘的联系部分,也是应要求加入的设定,最终变得更加紧密。

就这一点而言,《黑铁的鱼影》是进一步深化了角色理解的作品。我自己写的剧本和成片中的角色描写方式完全不同,第六次参与创作仍让我学到了很多。每一部作品都有难以忘怀的回忆,对我而言每一部都是人生的转折点。

“如果这被带入柯南的世界会怎样?”从这样的视角出发

——在《黑铁的鱼影》中登场了“全球联网监控摄像头”的高科技系统,带有很强的“时代感”。您是如何在现实和《柯南》世界观之间做出平衡的呢?

我始终以“是否有必要”为判断基准。在《黑铁的鱼影》中,任务是让黑衣组织设局使灰原陷入危机,我就加入了早就想尝试的“老幼身份识别”这一设想。

最初的灵感来源是看到一篇文章,说“如今借助面部识别技术,可以从小时候失踪的受害者照片推测未来模样,从而找到他们”。当时我就想:“如果这个技术实现了,柯南和灰原会陷入大麻烦。”

——因为柯南=工藤新一,灰原=宫野志保,他们的真实身份将会被识破。

没错,我基本上是从“如果这技术被带入柯南的世界中会怎么样?”的角度引入科技设定。《独眼的残像》中则是接到了“毛利小五郎、长野县警、公安要活跃”的命题。若要让公安暗中活动,就必须有一个足以让他们出动的理由,于是我加入了司法交易与证人保护计划。《名侦探柯南》的世界观本就包含CIA与FBI的存在,也曾提及证人保护计划。

——是FBI的朱蒂曾提出让灰原接受证人保护计划的那一集呢。在《独眼的残像》中也确实有相关回顾。

正因《名侦探柯南》拥有不被这些元素破坏的强大世界观包容力,我认为这正是它最强大的魅力所在。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青山老师总是不露痕迹地把新情报塞进剧本里」编剧讲述惊人的制作幕后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和京都老字号料亭有什么共通点?

――刚才提到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话题,樱井先生平时是不是每天都在收集各种信息呢?

我觉得确实是这样。我每天不断地吸收各类信息,同时琢磨:“如果用《名侦探柯南》的格式来呈现的话该怎么做?如果用《科搜研之女》的格式来呈现,又该如何?”最近我便从这样一个念头出发:设想一下如果《粮食供给困难事态对策法》与政府的紧急事态条款挂钩,最糟糕的情况会发生什么,然后自然地思考怎样将这一设想活用到作品中……

――刚才还提到了剧本和配音用台本之间的差别,这点也让人颇为吃惊。

这或许是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独有的流程。如果是实写电影,我写的剧本会直接由演员来演绎,但在本系列中,我写的剧本作为蓝本,经由制作成配音台本后再由声优来表演。

每一部作品的故事构成究竟是怎样构思的

――在《黑铁的鱼影》中不仅看到了阿笠博士全新的一面,在《独眼的残像》中还能欣赏到兰、元太、光彦这罕见的组合,角色魅力与刻画细腻度堪称本系列的一大亮点,看来背后还有如此巧妙的构思啊。

有时是我精选并排列各个要素,有时写着写着角色便会自己“活”起来。比如兰、元太、光彦三人的场景就是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就这次而言,当接到“写一段关于敢助过去的故事”的委托时,我心中便抱着去寻找“宝物”的意识。

在这里所说的“宝物”是指构成故事的各种“要素”。我会去寻找这些要素、思考如何排列组合,同时为“想要打造怎样的场景”设定一个基准,由此构成故事的骨架。无论是搞笑的场景还是催人泪下的画面,都有对应的排列方法。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有时会遇到“希望做出感人肺腑的场面,但又希望它同时是一条埋下悬疑伏笔的线索,同时还能起到人物介绍作用”这样的情况。但即使在这种局面下,为了不迷失于优先取舍,我始终把“宝物”这一理念作为支柱。

此次若论敢助所属的长野县警,一定还包括由衣和高明,继而派生出的人际关系;而若要探讨其过去,则“雪崩”这一关键词必不可少(因为原作及电视动画中已有设定:敢助在某次案件调查中遭遇雪崩受伤,从而失去一只眼)。于是我便思考:在“雪崩”之中,究竟隐藏着哪些“宝物”?进而联系到雪山和天文台。

同样地,“公安”的宝物则是降谷零/安室透以及风见;若是公安暗中行动的故事,表面上则由刑警负责调查谋杀案件,而他们的“宝物”则是目暮、佐藤、高木等人。

编剧的取材日常「我很想在磁悬浮列车车厢内狙击,你觉得用什么子弹合适?」

――然而,原作中尚未公开的敢助过去的详细内容居然被揭露了,实在令人吃惊。

这部分我与青山老师是一同推进的。不过,并不是事先经过缜密的会商,老师就“说:这次我们要加入这条新情报哦”,而是在剧本反馈中悄然加入了新的情报(笑)。记得在《黑铁的鱼影》中,组织中的二把手朗姆的一句台词中,“最近一直没露面的那位”便被不经意地加入了,这让初次观影的观众肯定会大吃一惊:“竟然在此时说出这一新事实吗!?”实在令人惊讶。

――顺便问一句,制作一部剧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概需要5到6个月,但这次由于高明引用了中国的古典成语,内容颇为棘手(笑),因此比平时拖得更久。写作时绝不能出错,所以查资料一多,自然就需要更多时间。举例来说,就连要在剧中出现天文台,也必须去查“激光引导星究竟是什么”,有时还得拜访专家进行采访。

――看来取材范围也会相当广泛啊……

诀窍就是:“不怕问专家‘这么问会不会被骂?’”直接问就好。从《绝海的侦探》起,我就去打听了模拟鱼雷、鱼雷的发射方式等。若是专家之间,可能会担心“这么问合适吗……”,但我们在那些领域都是外行,所以勇敢去问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在《绯色的子弹》时,我曾直言问道:“我很想在磁悬浮列车车厢内进行狙击,您觉得什么子弹合适?”结果听到回复:“银色子弹就行。”于是便引出了“银色子弹(Silver Bullet)”这一在《名侦探柯南》中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并得到了非常棒的故事素材!

――在剧本中,连枪的种类也写得事无巨细呢。

是的,比如改装枪、步枪的种类等等。我几乎99%的工作都是关于谋杀案件,所以这些东西自然查得不少。在查资料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不怎么用互联网的。因为如果写了出处不明的信息,实在让人害怕。互联网只用来查找专业书籍在哪儿。总之,我只会将那些信息正确、附有作者且能够承担责任的资料作为输入依据。

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同时不断加入新元素

――当《绝海的侦探》公映时,还曾引发过军迷的关注,而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系列近年来票房屡创新高,百亿已不再新奇。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名侦探柯南》已经陪伴观众近30年,在不断吸引新粉丝的同时,也始终牢牢留住了老观众。这确实非常不易,也很不简单。《科搜研之女》在京都的片场拍摄长达25年,其间采访京都老字号料亭时,总能发现那些连续经营百年的店家。问他们如何保持人气,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如果不不断变换风味,总会被说‘味道变淡了’。”

固守原味会让新客流失,而若改变风味,则老顾客可能离去——在这两难境地下,究竟如何走出这条艰难的钢丝绳?秘诀便在于“新旧交织”。就像一家老店,将适合老顾客的菜单和吸引新客的新品巧妙地混在一起,既不让品项看上去骤然增多,也能让固有客流持续,同时吸引新客光临。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系列正是在实践这一理念。我与大仓崇裕先生交替撰写剧本,二人仿佛共同肩负起了新旧交织的使命。

什么时候去看作品?“我会去电影院至少三次”

――开头提到本系列极具自由度,那么是否也有些什么“限制”呢?例如有名的“柯南不流泪”的原则之类的。

其实我原本也这么想,结果看完《绝海的侦探》的成片后,却出现了柯南似乎在哭泣的画面(笑)。不过官方说明那其实是汗水,所以总体来说在进攻的同时也守住了必要的底线。在写剧本时,并没有什么是绝对禁止的。但《名侦探柯南》作为一部正在进行中的作品,其内容绝不能与青山老师未来的构思产生矛盾。这部分最终都是由老师亲自严格把关,从而得以顺利过关。

――再加上每部剧场版中都融入与原作联动的新事实,实在是太厉害了。

最主动、最敢于创新的正是青山老师。他总能轻而易举地把新情报抛出来(笑)。想必是在精确计算原作与剧场版两边的制作进度后,果断判断“现在这样加服务是完全OK的”。

――本系列年复一年,粉丝的期待值也在不断攀升。樱井先生,您会感觉到压力吗?

说实在的,我几乎没有那种闲暇去感受压力。正处于接受采访的时候,我已经在着手撰写下一部作品了。不过,反响还是让我颇为在意,所以我也会尽量去电影院观影。上映初期如果我亲自去看可能会有打扰,所以通常会选在黄金周过后、影片接近结束前的秋季,再去一次,总共大致会去电影院三次,去看看前来观影的观众们的反应。

来源:椎名林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