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粮仓藏珍馐!这碗“大同好粮 凭啥征服你的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08:45 2

摘要:“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大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王耀武曾在杂粮产业论坛上如此盛赞。当全国掀起 “吃得健康” 的饮食新浪潮,这座塞北古城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出30余种“特优”农产品,端出一碗碗承载千年农耕智慧的 “黄

“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大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王耀武曾在杂粮产业论坛上如此盛赞。当全国掀起 “吃得健康” 的饮食新浪潮,这座塞北古城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出30余种“特优”农产品,端出一碗碗承载千年农耕智慧的 “黄金食粮”—— 这不是普通的农作物,而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孕育的结晶,是黄土地写给世界的金色诗篇。

千年风土造“粮”魂:大自然的偏心馈赠

正如市人大代表王卿所言:“大同好粮是自然与人文的天作之合。”正因为大同地处北纬39°黄金农业带,火山岩土壤富含矿物质,昼夜温差达15℃以上,桑干河水纯净灌溉,造就了杂粮的“高定基因”。

这里的小米粒粒泛金,黄芪药效超国标2倍,连土豆的淀粉含量都比普通品种高出30%。“特殊气候让作物‘被迫’积累更多营养”,市品牌农业中心负责人解释道。这份自然的“苛刻”,反而成就了大同好粮的极致品质。

从田间到舌尖:当千年好粮遇上新机遇

“这不仅是农产品,更是文化符号。”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宏伟的话掷地有声。当电商的东风让 “养在深闺” 的大同好粮插上翅膀,实现了去年仅黄花单品线上销售额就突破2亿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正构建 “从种子到筷子” 的全产业链:标准化种植基地里,北斗导航播种机划出笔直的田垄;智能化加工厂中,低温烘焙技术锁住每一分营养;冷链物流车上,贴着 “大同好粮” 标识的产品驶向全国多个城市。

在速食文化盛行的今天,大同人用行动诠释着对土地的敬畏:不施化肥的有机种植,遵循节气的传统耕作,手工筛选的严苛标准。正如美食作家沈宏非在品尝大同黄花后所感叹:“真正的好味道,是大自然与匠心的双向奔赴。”

当我们为家人挑选食材时,选择 “大同好粮”,不仅是支持家乡的优质产品,更是为健康投下一票 —— 毕竟,还有什么比千年自然孕育、世代匠心打磨的食物,更能征服你的胃?

(来源:大同日报)

(责编 黄晶 贾婷茹 助编 郑淑颖 刘静文)

来源:山西经济微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