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民机多渠道拓展“出海”路径,东南亚有望成为“前沿阵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06:15 1

摘要:尽管面临着产能不足以及供应链可能受到“贸易战”影响,以及在本土之外适航认证等诸多不确定问题,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依然在加速推进其产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已经在近期展现出成果。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潇雨 北京报道

尽管面临着产能不足以及供应链可能受到“贸易战”影响,以及在本土之外适航认证等诸多不确定问题,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依然在加速推进其产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已经在近期展现出成果。

作为目前在海外市场运营进展最为突出的国产客机,中国商飞目前在售的两款机型之一,支线喷气客机C909于今年4月在“出海”方面接连实现新的突破。

抢滩东南亚

C909目前最大运营商成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都航空”)在4月中旬向越南越捷航空湿租了两架C909客机,并开通了“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这也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开启商业运营。

湿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飞机租赁方式,出租方不仅提供飞机,还提供机组人员、安全管理、维修保障以及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支持。

据中国商飞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C909(原名ARJ21)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涡扇支线客机,航程2225至3700公里,设计座位数为78至90座,定位于短途区域航线。

自2016年由成都航空首次投入商业运营以来,C909已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截至2025年3月,C909的订单量接近300架,目前已交付162架,运营航司包括中国国有“三大航”在内的中外航司,累计运营645条航线,通航158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中国商飞方面表示,C909飞机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短窄跑道起降能力,对东南亚区域的运营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据中国商飞方面介绍,针对越捷航空湿租C909飞机,出租方成都航空成立专项团队,积极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并利用其丰富的C909飞机运行经验,高效保障飞机在越顺畅运营。

越捷航空是越南首家民营航空公司,主要运营越南国内航线以及亚太地区国际航线,年旅客运输量居越南前列。据介绍,越捷航空此次湿租两架C909飞机,将进一步提升其机队运力,丰富区域航线网络,助力越南航空运输市场发展。

越捷航空实际上已经是第三家运营中国商飞产品的外资航司。

2023年,印尼TransNusa航空成为首家运营C909的海外航空公司,目前其机队拥有三架该机型,并且在不久前还用中国制造的民机开通了印尼与中国之间的航线。3月30日,中国商飞还向老挝航空公司交付了首架C909飞机,从而让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

按照中国商飞方面的说法,这架编号为RDPL-34229的C909飞机采用90座全经济舱布局,内外部标识标牌为老挝语,外部涂装为定制化设计,机尾印有老挝国花占芭花。该机以租赁的形式交付老挝航空公司,将在老挝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投入航线运营。

中国商飞介绍说,老挝航空公司正在进行运力扩张和机队更新,此次租赁C909飞机有助于该航司进行运力补充和机队升级,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老挝航空运输市场发展需求。

目前,印尼翎亚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三家海外航空公司已累计使用C909飞机在东南亚开通15条航线,运送旅客超25万人次。

在一位供职于某外资航空制造业研究和分析机构的人士不久前与《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的说法,中国商飞正在将其制造的产品从国内市场推向国际舞台,其不仅肩负着打破波音和空客双寡头垄断的愿景,同时也承载着提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影响力的重任。

相较于C909的“出海”进展,另一款体现中国商飞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挑战航空制造业“双寡头”的干线客机产品C919在进入海外市场方面的难度显然要大得多。虽然目前C919还并未进入海外市场运营,但从中国商飞近年来频频将这款机型送至海外的航展展览并进行演示飞行,开启诸多国家的巡展活动,同时密切与一些国外航司保持交流的态势来看,想尽快将这个机型推向海外市场运营的心情非常迫切。

而随着C919商业化运营的铺开,以及通过诸多渠道的展示让更多业内人士接触并体验到这个机型目前的状态,可以说目前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积极迹象。

一些海外航司开始前往中国商飞工厂考察,也有一些航司在谈到C919机型时“口风”也开始转变,甚至明确提出会“评估”“考虑”这款机型作为机队扩张的目标。

“虽然目前看来一些国外航司对C919的积极评价甚至意向不排除是在向其他制造商交付能力满足不了运力需求的施压行为,但如果能够解决适航认证和产能不足问题,同时机型运营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完全有可能吸引到海外客户的,”一位供职于外资航空租赁企业中国区域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在国内已经搭乘过多次C919,从乘坐体验来看与竞争对手产品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但对航空公司来说还要考虑包括运营经济性、可靠性、服务网络以及交付周期等诸多问题,而获得海外适航认证、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和支援网络以及建立起顺畅的供应链体系对制造商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飞机本身只是一个机型的成功因素的一小部分,但产品本身也是建立起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因素,中国商飞目前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要想真正获得突破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需要完成。”

密集海外推广

中国商飞近年来明显加快了将C919和C909推向海外市场的脚步,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通过密集的市场推广来提升产品知名度。2024年2月,C919和C909参加新加坡国际航展,随后还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尼进行为期两周的巡回展示。这是C919首次在海外进行飞行演示,吸引了东南亚航空公司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2024年12月,C919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空进行飞行表演,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曝光度。

据接近中国商飞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东南亚地区已经被确定为中国民机产品走向海外市场的突破口,除了将产品带到当地巡展之外,中国商飞市场部门也一直在通过与东南亚乃至中亚等地区大量潜在客户的沟通交流等诸多形式“加强C系列产品的影响力”,这些地区与中国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同时在民航业的发展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需求。

“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在尚未获得欧美适航认证的情况下,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这些地区获得单独的适航认证,能够首先在国外市场运行也是一种路径。”前述供职于航空制造业分析机构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2025年3月18日,老挝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C909飞机型号接受证(ATC),意味着该机型已具备在老挝开展商业运行的基本条件。

实际上,目前的“剧本”也正是按照这个走向在推进中。在4月的高层出访中,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分别发布联合声明,支持当地航空公司引入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

同时,为了能够获得与波音和空客真正同台竞争的机会,中国商飞也在推进与欧美航空业监管机构的合作,力求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2024年8月,EASA完成对C919的第四轮现场评估,计划于2025年开始飞行测试。这表明C919的认证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

自2017年5月首飞以来,C919于2022年9月获得中国民航局(CAAC)适航认证,并于2023年5月首航。截至2024年底,中国商飞已向“三大航”交付16架C919,而获得的订单总数更是订单超过1200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

2024年1月,中国东方航空使用C919开通上海至香港航线,这是C919首次执飞中国大陆以外的商业航线。尽管香港是中国特别行政区,但这一航线的开通被视为C919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与其他航空制造业巨头一样,来自本土的支持也将成为中国在民机制造业野心的重要支持力量。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租赁企业工银金租方面透露,其高管带队出访中东地区并与几家中东地区头部航司展开深度交流,全力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飞机“出海” 进程,为国产大飞机出海开辟新路径。

工银金租目前是中国商飞累计交付飞机、持有订单飞机最多的租赁公司客户,工银金租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国产大飞机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定制化金融租赁方案助力国产大飞机从研发、制造到商业运营的全链条发展。据工银金租方面透露,参与会谈的航司均对国产大飞机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乐见中国制造的大飞机为全球航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C919的海外推广面临多重障碍。总体来看,C909凭借较低的进入门槛和灵活的区域市场定位,已在东南亚取得初步成功,而C919作为更具战略意义的机型,仍处于国际化初探阶段,短期内难以撼动波音和空客的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中国商飞已经开始为进入中国境外运营进行着一系列准备工作,2024年10月28日,中国商飞亚太办事处在新加坡挂牌成立。

中国商飞方面表示,亚太办事处是公司在亚太地区市场服务、技术交流、供应链保障的重要平台,也承担着与国际航司、维修机构、亚太地区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建立友好关系的责任。

中国商飞去年10月还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推动C919飞机在香港国际机场运作及向全球市场推广。

中国商飞客服公司在去年11月中旬还与阿里巴巴旗下物流服务平台菜鸟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接下来菜鸟将为中国商飞客服公司提供面向香港及东南亚市场配套的航材仓储与物流服务;发挥菜鸟自身在香港等地的仓储设施资源优势,推动双方在发动机、起落架及其他航材库房租赁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借助前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基础,深化在产品交付速度、出入库效率等方面的合作。

在“天时地利”之下,中国商飞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提升产能,在大量交付高频度运营的过程中为国产飞机运营服务体系积累经验并搭建体系。

2025年3月,中国商飞宣布将C919年产能从2024年的30架提升至50架,并计划到2029年达到200架。目前一个新的总装基地正在上海建设中以支持这一目标。

对于国产民机来说,另一个潜在风险就是目前在主要的系统和零部件方面对外资供应商的高度依赖,在潜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现时发生中的贸易战阴影下,供应链进一步本地化就成为另一个重要的任务。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白马秋风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