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辖区内广大驾驶员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杜绝吸毒提神成为驾驶人员吸毒诱因,威宁县组织辖区公共交通驾驶人员开展毒驾普法宣传,严防毒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辖区内广大驾驶员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杜绝吸毒提神成为驾驶人员吸毒诱因,威宁县组织辖区公共交通驾驶人员开展毒驾普法宣传,严防毒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阶段:出租车驾驶员
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机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类人员,为增强他们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继第一轮针对公交车驾驶人员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后,威宁自治县禁毒办于4月7日—14日联合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县出租汽车行业协会、贵州省草海顺讯交通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活动以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活动中,主讲人利用图文并茂的PPT和分享真实涉毒案例,向现场的出租车从业人员详细介绍了当前毒品的种类、特征和危害,重点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和迷惑性——比如伪装成奶茶粉、巧克力、电子烟等日常物品的合成毒品,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一定要学会辨别毒品的技巧,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讲座上,工作人员还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给大家剖析了毒品成瘾机制,解释了毒品如何通过刺激大脑中枢导致生理依赖与心理渴求,更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层层递进分析毒品危害:对国家而言,毒品犯罪侵蚀社会稳定根基、消耗巨额公共资源;对社会来说,诱发盗窃、暴力等连锁违法犯罪,破坏治安环境;对家庭则意味着亲情破裂、经济崩塌等伤害。此外,工作人员还给大家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强调了毒驾的危害,告诫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坚决抵制毒驾。
针对出租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随机载客,与乘客的接触较为随机和直接,对乘客的身份和目的了解相对较少这一特点,民警现场教授司机如何识别乘车人的可疑行为与携带的物品是否可疑,首先,乘客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表现有:频繁更改目的地、高价要求绕行检查站、携带可疑包裹且拒绝打开等情况;其次,可疑物品特征有隐蔽包装(如多层塑料袋)、刺激性气味,非正常运输的物品(如“药品”)但无正规标签等。民警倡导出租车司机成为城市的“禁毒移动哨兵”,如果发现乘客有以上可疑行为或携带了可疑物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共同守护无毒、和谐的城市。
为进一步延伸禁毒宣传触角,工作人员还在出租车内显著位置张贴禁毒宣传标语或放置禁毒宣传折页,利用车载广播进行简短的禁毒提示。
“今天的禁毒课堂很有意义,不仅学习了禁毒知识,我们出租车司机还成为了守护城市的禁毒移动哨兵,在工作同时也能为家乡的平安无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强了我们的职业荣誉感。”
本次禁毒宣传活动涉及全县4家出租车公司,发放宣传折页3000余份,受教育人员1000余人。通过多维度、场景化的宣传策略,既能提升出租车司机的主动防范能力,又能将其转化为禁毒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构建了流动的“禁毒防线”。
编 辑:张千丽
来 源:威宁县禁毒办
投稿邮箱:3462278979@qq.com
来源:毕节市禁毒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