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分左右,四川这所大学性价比不错,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10:18 2

摘要:宜宾学院是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建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含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宜宾学院是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建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含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其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创办的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及1975年的“社来社去”试点班,历经多次迁址与更名,最终形成涵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总面积2260亩,校舍面积78.9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66万册,仪器设备总值3.41亿元。

2023年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筹划更名为“宜宾大学”,也有人戏称改名为“川南大学”。

学科布局与优势领域

宜宾学院以“以工为主、师范为根、多科协同、集群发展”为办学思路,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11个“核心+”专业集群。

现有本科专业65个,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法学、生物工程等),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物理学、社会工作等)。

特色产业学院

川茶学院:对接四川省千亿级茶产业,培养茶叶加工、茶文化传播人才,获批四川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全国首家“质检学院”,服务宜宾国家级质量强市建设。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聚焦智能终端、数字经济产业,入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工科与师范类优势

工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与宜宾动力电池、光伏等新兴产业深度对接。

师范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专业扎根基础教育,为地方培养7万余名教育人才。

宜宾学院同时有提前批师范类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可以报考。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考生本人及父亲/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地区考生本人需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学籍与实际就读中学必须一致,且实际在校就读考生需在高考报名时主动申报该专项计划资格共计119个县(市、区),具体包括成都市的大邑县、邛崃市,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凉山州的西昌市、盐源县等

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10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包括:

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五粮液集团合作)。

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服务宜宾“一蓝一绿”产业)。

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特色农林资源开发)。

科研成果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45项,横向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7项(含一等奖3项)。代表性成果包括:

浓香型白酒原酒减压蒸馏技术(服务五粮液产业链)。油樟综合利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智能终端测试技术(应用于宜宾电子信息产业)。

合作模式

共建产业学院:与宁德时代、中软国际等8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32个市厅级产教融合平台。

订单式培养: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学生直接参与动力电池研发。

实习就业一体化:建立140余个校级产教融合基地,年均提供岗位2000余个。

典型案例

五粮液集团:联合开展白酒酿造技术研发,学生实习就业率超90%。

宁德时代:定向输送新能源领域技术人才,2023届毕业生中95%进入企业研发中心。

就业数据

整体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2%,2023届达93.02%,重点群体就业率96.67%。

本地就业:约20%毕业生扎根宜宾,服务动力电池、数字经济等支柱产业。

薪资水平:2023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4924元,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达6000元以上。

就业支持

精准帮扶:对脱贫家庭、残疾学生等实施“一人一策”,提供岗位推荐与技能培训。

创业孵化: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项目年均获投超千万元。

学费标准

普通本科:4800元/年(文科类)、5200元/年(理工类)、5800元/年(护理学等特殊专业)。

奖助体系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校级奖学金(覆盖30%学生)。

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2000-4500元/年助学金,覆盖率超40%。

七、升学与深造

国内升学

考研率:2023届本科升学率8.24%,部分专业(如生物工程、化学)达25%。

主要去向: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及省内重点高校。

国际合作

留学项目:与德国、西班牙等10余国高校开展交换生计划,年均输送百余名学生。

硕士联培:与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覆盖电子信息、农业等领域。

服务宜宾“四大产业集群”

白酒产业:依托固态发酵实验室,研发酿酒工艺,培养质检人才。

动力电池: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合作,定向输送新能源技术人才。

数字经济: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支撑宜宾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晶硅光伏:开设光伏相关课程,校企联合开发技术标准。

乡村振兴与基层服务

农林领域:开展油樟、茶叶等特色资源研究,助力川南农业现代化。

基层教育:每年为乡镇中小学输送千余名教师,覆盖宜宾80%以上偏远地区。

宜宾学院以“扎根宜宾、服务西南”为使命,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学科专业优化,成为区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同时,他特殊的地理位置,成渝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为其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当地人才培养提供了就业出口。

对于有志于投身新兴产业、基础教育或地方经济发展的考生而言,其高性价比的学费、扎实的就业保障及紧密的产业对接优势,值得重点关注。

宜宾学院24年文科热门专业,财务管理(最低分523分),汉语言文学(521分),法学(520分),普通专业分数最低学前教育,最低分513分。

24年理科热门专业,电气工程(最低分532分),计算机(531分),软件工程(530分),电子信息工程(529分),理科普通专业最低分是生物科学(519分)

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508分)。

来源:张老师聊升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