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公正,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素养,更需要人民的参与和监督。人民陪审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法院现任人民陪审员有14440人,来自社会各界和不同层次领域,他们走进法庭,成为司法民主的“见证者”“践行者”。
人民陪审员法施行七周年 》》》》》》》
司法公正,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素养,更需要人民的参与和监督。人民陪审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法院现任人民陪审员有14440人,来自社会各界和不同层次领域,他们走进法庭,成为司法民主的“见证者”“践行者”。
今年是人民陪审员法施行七周年,4月27日,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法律的初心,听听人民陪审员们的故事和感悟。
宁乡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宁乡市教育事务中心专干
当鬓角染霜时,我与法徽相遇。2021年3月,我被宁乡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宁乡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这份特殊的使命让我对“人民”二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参与的庭审涉及帮信罪、诈骗罪、盗窃罪、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的比较多。这些鲜活的司法现场让我愈发明白:法律条文里的每一个标点,都是人间烟火的生动注脚;无数让人泪目的瞬间,让法庭不再是庄严肃穆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人间冷暖的现实剧场。法治长河奔涌向前,作为人民陪审员奔跑在法治建设的大道上,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以心中执着,守护正义之光,见证每一次法槌起落激荡出法治中国的和声。
刘传香
攸县法院人民陪审员/春风社区工作人员
2020年12月我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经历,让我从一名法律 “爱好者” 逐渐成长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每次参审时我都会做好笔记,然后把庭审中学到的法理融入社区纠纷调解中。当居民们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陪审工作不仅是 “坐堂听案”,更是用群众的视角架起法与情的桥梁。走进庭审,我是司法公正的 “守护者”;回到工作岗位,我是法治精神的 “播种机”。这一身份让我更加坚信:当法律与民情同频,当公正与温度并存,司法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陈丹
湘潭市岳塘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退休公务员
我曾在庭审中遇到这样一对孪生兄弟,他们自幼父母离异,由祖母抚养长大,长期缺乏陪伴与管教,多次盗窃电动车、手机等财物、参与聚众斗殴被判刑。庭审中,兄弟俩对法律认知的淡漠令人震惊,这既源于家庭教育中法治观念的缺失,也与刑满释放后缺乏有效帮教有关。合议时我提出“在监狱内强制接受心理干预与基础教育”的建议被法官采纳,法院也向当地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对辍学青少年加强职业培训,从源头减少犯罪诱因。这起案例让我重新思考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的角色与使命:司法不应是终点,而应该是重塑人生的起点。
肖婧
衡阳市南岳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南岳区委宣传部文产中心主任
或许有人曾质疑陪审员不过是“陪而不审”,然而当我端坐在审判席上,与法官共同细致梳理证据、合议案情时,法治的庄重与威严如同一座巍峨大山,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它的份量。在法庭这方严肃的天地里,每个细节都能成为牵动罪与非罪的关键因素。在履职过程中,我始终将普法使命牢记于心,将涉赌民间借贷案件中当事人深陷高利贷陷阱的案例转化为警示素材,主动向社区建议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这些实践让我懂得,陪审员不仅仅是司法参与者,更是法治火种的传播者。
肖立志
邵阳县法院人民陪审员/思源学校教师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曾以为讲台上的法典案例已足够鲜活。直到在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看见公诉人将生物多样性损失换算成具体放流指标时,才惊觉司法实践中的法治课远比教材来得震撼。当看到昔日渔民在江面安装自制的生态浮标时,我忽然懂得刑事惩戒与民事修复的并轨,恰似教育中惩戒与感化的辩证统一。从模拟法庭到真实庭审,从司法解释到增殖放流,我带着陪审收获的司法智慧重返讲台,又在教学相长中积蓄新的参审力量。司法的生命力在于让条文落地生根,教育的穿透力在于使知识化为信仰。从讲台到审判台,双重身份,双向奔赴。
李时
岳阳市岳阳楼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儿科副主任医师
消毒水的气味尚未从白大褂上散去,我已坐在了法院的陪审员席位上。这份始于医患纠纷困惑的跨界选择,却在法与情的交织中,让我触摸到了另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还记得评议室里与任法官的讨论,让我明白法治的力量恰恰在于让专业判断与常情常理共鸣。医生治愈的是身体的创伤,而法律抚平的是社会的裂痕。当邻居们从“法院的事与你无关”变为主动向我咨询法律问题,我深切体会到:法治中国的大厦,正是由每个公民亲手垒砌的一砖一瓦构成。而我们陪审员,恰是连接专业司法与大众认知的桥梁。
沈涛
安乡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安乡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初次参审的是一起邻里纠纷案,因对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心里没底,有些忐忑不安。在审判长沉着冷静地把控节奏、有条不紊地引导程序推进中,我慢慢进入角色,也逐渐明白人民陪审员不仅是司法审判的参与者,更是司法公正的见证者和践行者。随着陪审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做好陪审工作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决定从头学起,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我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原告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从“门外汉”到“法治同行者”,我将始终牢记人民陪审员的使命,努力架起法院和群众沟通的桥梁,让群众更加亲近司法、相信司法。
向东
桑植县法院人民陪审员/桑植县社保中心公务员
保持终身学习是最大感悟,参与的每次庭审都是一堂法治课堂:既观摩专业审判技巧,也体察世间百态人情。我总结了“三心两关系”工作法:履职三心(用“耐心”化解复杂案件,以“爱心”守护弱势群体,持“公心”维护司法公正);平衡两关系(协调本职与陪审时间,确保工作“零冲突”;参与合议时既充分表达见解,又尊重专业裁判)陪审四载,亲眼见证了法治的不断进步:法院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午间法庭、巡回审判等便民举措切实减轻群众诉累。作为人民陪审员,我将持续发挥基层工作优势,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司法公信的传播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
何关
益阳市赫山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银东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正义感、道德感和社会良知,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为此,我主动学习,将学习法律知识作为生活中的必修课对待,积极参加各类法律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法律条文,学习不同类型案件的审判要点和相关法律规定,向资深法官和其他优秀陪审员请教,不断拓宽自己的法律视野。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副书记,我还充分将所学所感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对接司法部门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积极调处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区良好和谐氛围。
郴州市北湖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龙泉社区党委副书记
从站在国旗下、宪法前宣誓开始,我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将司法实践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努力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履职过程中有两起案件让我印象深刻:一起是酒驾者因侥幸心理触犯法律,导致家庭陷入困境;另一起是年轻人因“江湖义气”参与斗殴,春节无法与家人团聚。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惩戒错误行为的工具,更是唤醒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通过社区活动大力普及酒驾危害,组织社区党员签订《拒绝酒驾承诺书》,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我将继续以法为纲、以民为本,为法治社会建设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陈爽
双牌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双牌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威严的法庭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总是遥远而又神秘,当得知自己有幸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时,我内心充满了好奇与忐忑。在三年陪审经历中,曾目睹离婚夫妻因现实冲击而关系破裂,昔日的甜蜜化作财产分割的争执。也见过商业伙伴因合同纠纷对簿公堂,多年信任碎成冰冷的辩论。法官们严谨把控庭审流程,从质证到辩论层层推进,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把握着庭审节奏。针对一些复杂案件,法官甚至会在庭后进行实地调查证据的真实性,再与我们陪审员反复讨论,因为他们深知每个判决都关乎当事人的人生。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我逐渐读懂法槌的温度,它藏在法官不厌其烦的释法明理里,藏在陪审员设身处地的共情思考中,更藏在对每起案件的严谨求证中。
王喻新
怀化市鹤城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鹤城区妇联专干
我是一名妇联工作者也是一名人民陪审员,一直在探索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使命融入司法实践。记得我参审的一件离婚案,男方在法庭上一句“打老婆不算大事”让我深感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任重而道远。在合议时我坚定主张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成功促成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当看到女方当事人眼中重燃希望的光芒时,我更加确信,司法不仅要实现正义,更要传递温度。基于多年基层维权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五心工作法”:用耐心倾听诉求,用公心释法说理,用爱心帮扶弱势,用恒心普法宣传,用齐心联动团队。在办案中普法,在普法中维权,我看见这条路上正在壮大的力量,我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一点光热,为妇女儿童保驾护航。
冷水江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冷水江市电动工具厂退休职工
四年多的参审实践,感悟很多。一是丰富的法律知识是人民陪审员的精神食粮,法官的精心指导,法院的专业培训,陪审员的互相学习等,让我学到了很多。二是人民陪审员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陪审员不按时参审不但会影响案件的进程,甚至可能影响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也曾有老乡请求我说情打招呼,我回绝了他,并就法院判决结果向他做好解释工作。三是人民陪审员还应当是法治宣传员。有人错误认为法官办案靠口才,判决靠关系,我的参审经历可以证明,法官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我经常将自己在参审案件过程的见解与体会向他人宣传、介绍。
蔡秋敏
龙山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尧坪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实践让我深刻体悟到法律的神圣与责任的重量。每一次庭审都是对事实的细致梳理、对证据的严格审查,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法律的严谨。作为陪审员,我始终告诫自己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依法履职,不偏不倚。从家事纠纷到相邻矛盾,不同案件倒逼我系统学习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10余部法律法规,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完成陪审工作,也让我个人增强了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 人民陪审员并非特权,而是千钧之责。每当休庭时看到当事人眼里的希冀,我便更坚定这份使命:让每一次法槌落下都成为公平正义的回响,在情理法交融中传递法治温度。
来源: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