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雅迪、台铃的72V石墨烯电池占据中端市场时,九号却用锂电池杀入高端赛道。
电动两轮车的江湖里,电池技术是门派划分的核心标志。
当雅迪、台铃的72V石墨烯电池占据中端市场时,九号却用锂电池杀入高端赛道。
这场技术路线之争背后,藏着不同品牌的生存法则和用户需求的深层博弈。
雅迪、台铃等传统品牌对石墨烯电池的偏爱,本质是铅酸电池的改良策略。
这类电池以铅酸为基础,添加不足1%的石墨烯材料,成本比锂电池低30%-50%(以72V38Ah为例,石墨烯电池售价1500-2000元,同容量锂电池需2500-3500元)。
安全性是另一张王牌。
铅酸体系天生不易燃爆,叠加石墨烯涂层降低硫化效应,雅迪石墨烯电池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比普通铅酸电池延长3倍。
对于日均骑行20公里的用户,一组电池能用3年,换新时还能抵扣200-300元残值,经济账更清晰。
市场策略上,雅迪冠能系列、台铃超能系列主攻4000-6000元价位段。
这个区间用户对续航要求高(72V石墨烯电池续航130-200公里),但对价格敏感。2024年雅迪石墨烯电池全球销量突破8000万组,验证了这种「性价比安全牌」的成功。
墨隐说:铅酸的底子,石墨烯的面子,传统品牌用微创新守住了基本盘。
九号的选择更像一场豪赌。
其主力车型如猎户座Dz110P搭载72V锂电池,售价冲上7000元档,比同规格石墨烯车型贵40%。
但参数党会关注:锂电池能量密度达200Wh/kg(石墨烯仅50Wh/kg),整车减重20公斤以上,配合2000W电机极速突破70km/h,这对年轻用户极具杀伤力。
智能化是锂电路线的隐藏优势。
九号自研的RideyFUN智驾系统,需要精确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支撑电量预测、OTA升级等功能。
2024年双十一,九号电动车销售额6.86亿元,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比超60%,证明愿意为「智能+性能」买单的群体正在扩大。
技术底气来自产业链布局。
九号合作方新能安用AI优化锂电池生产,电芯缺陷率降低至0.02‰,循环寿命突破1200次。
这种技术壁垒让九号敢承诺「24个月电池质保」,直击用户对锂电池安全性的担忧。
墨隐说:贵有贵的道理,当电池变成「智能终端的心脏」,锂电成了必选项。
选择石墨烯还是锂电池,本质是不同人群的价值排序。
菜场买菜的大妈、外卖骑手更倾向雅迪台铃。
他们需要载重120斤电池的车型(如雅迪冠能E10)驮货架、载重物,石墨烯电池2小时快充、-20℃低温放电的特性比轻量化更重要。
这类用户占中国电动车主力的70%,构成基本盘。
而九号用户中,3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65%(2024年数据)。
他们愿意为鸿蒙智联、牵引力控制系统、机甲风外观多花3000元。
就像手机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这部分人把电动车视为「科技玩具」而非代步工具。
墨隐说:没有最好的电池,只有更适合的场景。
短期来看,分化仍将持续。
铅酸系占据成本优势,2025年新国标修订要求加装北斗模块,整车成本上升400元,雅迪们可能进一步下探石墨烯电池价格。
而九号在锂电赛道建立的技术壁垒,正吸引小牛、哈啰跟进布局。
长期隐患在于政策导向。
北京等城市已开始限制铅酸电池回收,环保压力可能倒逼技术迭代。
雅迪其实留有后手——其石墨烯电池与铅酸共享回收体系,但2023年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已进入测试阶段,随时准备切换赛道。
墨隐说:今天的路线之争,可能是明天的降维打击。
选雅迪台铃还是九号?
通勤刚需选前者,智能体验追后者。
电池战争没有输家,真正赢的是消费者——当传统派和革新派拼命证明自己正确时,我们获得了更多选择权。
(看完别走!你是铅酸党还是锂电党?评论区Battle一下!)
关注墨隐说车,带你扒开技术术语,看懂出行真相。
来源:睿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