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故事很上头 临安村书记“跨界”说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2:04 2

摘要:在天目山镇一都村,有这样一位“跨界博主”,他是扎根乡土几十年的村干部,也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靠着一部手机、一个自拍杆,这个“野生版”说书人凭借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与人文情怀的短视频,说“活”了千年天目。

在天目山镇一都村,有这样一位“跨界博主”,他是扎根乡土几十年的村干部,也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靠着一部手机、一个自拍杆,这个“野生版”说书人凭借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与人文情怀的短视频,说“活”了千年天目。

“今天我们来到了太子庵,太子庵是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云台稳稳架起,手机调试到位,天目山镇一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涛冲背起背包,来到了新一期拍摄短视频的地方——天目山上的太子庵,也是天目书院的所在地。

太子庵相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环境清幽宁静。“昭明太子厌倦了宫廷的尔虞我诈,带着崔、张两位丞相来到天目山,在西天目山读书,在东天目山参禅。”俞书记边走边讲边拍,通过生动的口述,将一段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拍摄完成后,他仔细检查一遍视频,先将视频上传云盘保存,然后通过剪辑、配乐、上字幕,一条两分多钟的短视频,很快就出现在“天目一都村支书”的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上。

“我到过这里,经你解说,仿佛呈现历史。”“听故事、知历史、受教育,给书记大大的赞!”……没有夸张的运镜,靠着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俞书记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留言和点赞。

天目山镇,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是俞书记生长的地方,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也对天目山的文化充满了兴趣。这些年来,他翻阅学习了很多天目山的文献资料,从革命印记到生态奇观,从廉政文化到道教渊源、佛教文化,每一种都让他心潮澎湃。

“天目山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宝藏,但是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因为传统讲述方式的局限性,传播范围有限,无法让更多人领略到天目山的魅力。”于是,俞书记决定尝试短视频创作,“我来做这个讲故事的人,把天目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不过,对于俞书记而言,短视频创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对智能设备的操作并不精通,面对剪辑软件、配乐、字幕制作等一系列操作,一开始完全是手足无措。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那时恰逢宁波有一群大学生到我们一都村调研乡村振兴,我就抓住机会,向他们请教,也和他们达成了合作,帮助我后期制作。”

从去年夏天开始,俞书记便踏上了他的短视频创作之旅,并坚持“隔一天一更新”。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他利用碎片化时间研读史料。拍摄期间,他更是实地走访,挖掘每个历史故事背后的细节,独自完成策划和拍摄。这一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天目山,累计拍摄了130多期短视频,内容涵盖历史人物、地名由来、抗战故事等多个方面。他的短视频账号也渐渐有了知名度,粉丝数量增长到了7000余名。

“在众多的留言中,有一条来自海外的粉丝的留言让我格外感动,这位粉丝出生在天目山,但读书之后便定居海外,多年未曾回来,但偶然间刷到我的视频,他感到无比亲切,并在自己的圈子里尽力宣传。”因为这些留言,更让俞书记深深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仅是传播家乡文化,更能唤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在他们与家乡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我也很欣慰,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都村位于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之间,近年来依托天目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村里的民宿产业逐步兴起。俞书记也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利用闲置房产发展民宿。现在他用天目故事这个传播窗口,为村里发展再添动力。

“现在我的粉丝数量还不够,但我相信,以后有了更多流量,可以传播更多乡村风貌,吸引更多人来到天目山。”未来,他还计划将天目山的特色农产品、中药材融入短视频创作,通过“文化+产业”的模式,让天目山的特产被更多人知晓。

来源:蓝媒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