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嫩江,这片镶嵌在黑龙江省北部松嫩平原之上、被小兴安岭环抱、嫩江水滋养的宝藏小城,当秋风掠过广袤的黑土地,大豆摇铃、玉米含笑,丰饶的馈赠便在灶台上化作人间烟火。这里的美食是蘸着晨露的诗行,是裹着风雪的故事,每一口都能咬开黑土地的深情。且看铁锅里翻涌的江湖,竹帘上
嫩江,这片镶嵌在黑龙江省北部松嫩平原之上、被小兴安岭环抱、嫩江水滋养的宝藏小城,当秋风掠过广袤的黑土地,大豆摇铃、玉米含笑,丰饶的馈赠便在灶台上化作人间烟火。这里的美食是蘸着晨露的诗行,是裹着风雪的故事,每一口都能咬开黑土地的深情。且看铁锅里翻涌的江湖,竹帘上蒸腾的乡愁,正等着用最滚烫的热忱,熨帖每一个向往远方的味蕾。
铁锅炖大鹅现场
传统佳肴是岁月熬煮的时光滋味。大锅里炖出的东北江湖——杀猪菜。寒冬腊月,当第一刀落下,嫩江的年味便在土灶的柴火声中渐渐苏醒。五花肉肥瘦相宜,在滚烫的汤锅中欢快地翻滚沉浮,那酸爽扑鼻的酸菜,是去年秋天埋下的惊喜伏笔。野山菇尽情吸纳着肉汁,在勺底俏皮地打着转。铁勺搅拌时,咕嘟咕嘟的声响,恰似东北汉子豪爽的笑声。夹起一筷子颤颤巍巍的血肠,蘸上特制的蒜泥,酸辣鲜咸瞬间在舌尖炸裂开来,仿佛能看到雪地里嬉笑奔跑的孩童,鼻尖挂着晶莹的白霜,手里还紧攥着刚出锅、香气四溢的油梭子。这哪里仅仅是一道菜,分明是将整个冬天的温暖,都悉心炖进了这口朴实的黑铁锅。
江水孕育的舌尖鲜章——嫩江江鱼宴。暮色浸染嫩江江面时,渔舟归港的桨声里,刚离水的胖头鱼、鳌花鱼在竹筐里扑腾着银光,转眼便成了灶台上的主角。江边菜馆的大铁锅里,江水炖胖头鱼正咕嘟作响,鱼块煎至金黄后注入嫩江活水,大火催出乳白色浓汤,豆腐吸饱了鱼鲜,粉条缠绕着肌理,青红椒丝在热气中舒展身姿。舀一勺入口,鲜甜从舌尖窜至喉头,鱼肉嫩得似要化在汤里,连鱼骨都浸着江水的清冽。而香煎鳌花鱼则是另一番风情,鱼身裹着薄淀粉入锅,油花与醋香共舞,外皮脆如金甲,内里嫩若凝脂,筷子轻挑便见蒜瓣状的鱼肉,蘸一滴汤汁送入口中,鲜得人眯起眼睛。从活鱼捕捞到上桌仅需半个多小时,这口“江上鲜”不仅是嫩江人对食材本味的敬畏,更是把整条江的温柔,都炖进了这锅烟火里。
嫩江大鹅是黑土地上的味觉传奇。若把嫩江的冬天比作一首气势磅礴的豪放派诗词,那么铁锅炖大鹅无疑是其中最为铿锵有力的韵脚。在江畔自在散养的大鹅,周身都带着江水的灵动气息。宰杀后将其斩成大块,放入热油中,姜片和葱段瞬间爆发出浓郁的香气,鹅肉的香气瞬间紧紧勾住了人们的鼻尖。用冰糖精心炒出的糖色,宛如给肉块披上了一层璀璨的琥珀色铠甲。老抽与生抽巧妙调和而成的酱汁,如墨汁般挥洒,让鹅肉的每一丝肌理都充分浸透咸香的滋味。接着,添上嫩江本地自产的土豆、粉条,再舀上几瓢清澈的江水,盖上锅盖。当属贴在锅边的玉米饼子,底部被煎得金黄焦脆,蘸上那浓油赤酱的汤汁,美味程度远超想象,让人欲罢不能。围坐在一起的食客们,举着粗瓷大碗,夹着大块的鹅肉尽情大快朵颐,偶尔有人被爽滑的粉条烫得直吸气,却依旧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烟火气中的黄金诱惑——炭烤大鹅。当夕阳的余晖给嫩江披上一层绚丽的金边,街头的烤鹅铺便纷纷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在特制的烤炉里,果木炭熊熊燃烧,烧得通红。整只大鹅被铁钩稳稳挂在炉中,油脂滴落在炽热的炭火上,瞬间腾起缕缕青烟,与苹果木散发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编织成一张极具诱惑的网。鹅皮在高温的作用下,渐渐变得金黄酥脆,皮下的脂肪慢慢融化成晶莹剔透的油珠,顺着鹅身的纹路缓缓滑落,在炉底汇聚成一小洼油亮的液体。烤好的大鹅金黄的外皮泛着诱人的油光,咬下去的那一刻,酥脆的皮壳与鲜嫩多汁的肉质同时在口腔中爆发出美妙的滋味,油脂的香气裹挟着果木独特的芬芳,如风暴般席卷整个味蕾,咸香微甜的丰富滋味层层递进,就连骨头缝里都弥漫着浓郁的香味。
油锅里翻涌的甜蜜炸弹——油炸糕。清晨的早点摊前,金黄的油炸糕在油锅里欢快地浮沉,宛如一个个跳跃的小太阳。由糯米粉精心揉制而成的外皮,包裹着细腻绵密的红豆沙。下锅时,油炸糕先缓缓沉底,待油温充分浸透,便鼓鼓囊囊地浮上油面,表面泛起一层细密的小油泡。用竹签轻轻扎起一个,咬开时,酥脆的外壳瞬间碎成金黄的碎屑,而内里的糯米却软糯得能拉出长长的丝来,豆沙馅的香甜与油香瞬间在嘴里炸裂开来,就连指尖都沾染着黏糊糊的甜蜜。赶早集的大爷大妈们总会顺手捎上几个,一边走一边吃,这便是嫩江人日常生活中最质朴、最纯粹的确幸。
热炕头上的冬日情书——黏豆包。当玻璃窗上结满了晶莹的冰花,主妇们便在灶台前支起竹帘,开始精心揉制黏豆包。糯米粉与温水巧妙融合,揉成雪白细腻的面团,包进提前炒得香甜沙软的红豆馅,再将它们一个个整齐地码放在竹帘上,活像排列有序的小雪人。蒸笼上汽时,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糯米特有的清香。掀开笼布的瞬间,黏豆包泛着诱人的油光,用筷子轻轻一戳,软糯的外皮便裂开一道小口,露出红彤彤的内馅。趁热咬上一口,甜蜜软糯的滋味在舌尖缓缓化开,混合着炉膛里柴火温暖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趴在热炕头,满心期待着黏豆包出锅的温馨日子。这哪里仅仅是一款点心,分明是母亲藏在蒸锅里,给予家人最温柔的爱意表达。
嫩江的美食,从不追求精致华丽的摆盘艺术,而是实实在在地带着清晨的露水、沾着泥土的芬芳、裹着人间的烟火,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这方黑土地的深厚情谊,全都藏在这一粥一饭升腾的热气里,等待着每一个懂它的人,前来共同品尝这以江风为墨、以烟火为笔,书写在舌尖上的壮美诗篇。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