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拿不到白玉兰奖,却拿到了全部白玉兰奖“前哨”,讽刺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1:45 2

摘要:有人说,刘亦菲都38岁了,至今没有拿到白玉兰奖,虽然她演了那么那么多的电视剧,可是,白玉兰就是不伸手给她。

有人说,刘亦菲都38岁了,至今没有拿到白玉兰奖,虽然她演了那么那么多的电视剧,可是,白玉兰就是不伸手给她。

所以,今天为止,刘亦菲因为一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一角,一不小心,拿到了四项被业内视为白玉兰奖“前哨”的荣誉。

它们分别是:广电总局年鉴收录、总台年度女演员奖、SMG品质盛典“年度卓越品质之星”及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导协)“年度女主角”。

就因为这4个奖,其主办方与白玉兰奖评委体系存在关联,因此被部分媒体和粉丝认为是预测白玉兰奖归属的重要指标。

前哨奖的构成
四项前哨奖,是由4个不同权威机构颁发。

比如,广电总局年鉴收录体现官方对剧集艺术价值的认可;总台年度盛典侧重市场与主流价值观契合度;SMG品质盛典聚焦制作水准;导协奖则代表专业导演群体的评判。

而在以往的历史上,SMG品质盛典获奖者后续获得白玉兰奖的概率达85%。所以,刘亦菲胜算率很高了?

剧集与角色竞争力
刘亦菲演了那么那么多的电视剧,都是只赚了口碑,没赚到奖项,去年她演的《玫瑰的故事》,被称为作为2024年现象级都市剧。

当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突破31558,Netflix亚洲区热播榜登顶,豆瓣评分8.7。

而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也跨越20年成长线,从少女到企业家,其“山顶独白”“离婚谈判”等片段被评价为“去痕迹化的纪录片式表演”。

前哨概念的质疑
不过,很多网友指出,白玉兰奖从未官方定义“前哨奖”概念,此次声势更多源于粉丝及行业的联合造势。例如,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奖虽具专业性,但往年并未被明确归为前哨体系。

所以,刘亦菲也不一定就能拿奖。

竞争环境分析
宋佳(《山花烂漫时》)、闫妮(《素描》)、马伊琍(《我的阿勒泰》)等实力派演员构成强劲对手。宋佳因学院派背景可能获评委倾向,而闫妮在现实题材中的表现更契合白玉兰奖传统偏好。

如果说,连闫妮宋佳这样的高水平老牌演员,都拿不到白玉兰奖,她刘亦菲又凭什么呢?

潜在风险

白玉兰奖曾有“爆款未获奖”先例(如2023年《狂飙》张颂文落选视帝)。剧中男性角色戏份占比过高,可能削弱评委对女性叙事完整性的认可。

刘亦菲的美籍身份在近年国际形势下引发争议,虽白玉兰未明确限制国籍,但可能影响舆论导向。

所以,很明显,一个美国人,拿中国的白玉兰奖,是不是真的有点那个?

目前业内预测其获奖概率约60%。

若成功,刘亦菲将成为“85花”中首位集齐主流电视剧奖项的女演员,打破“流量演员难获专业认可”的行业偏见;

若落选,则可能归因于剧集女性成长主题与评委对“社会价值”的权衡偏差。

争议双方观点:

支持方认为前哨奖项构成合理,体现行业集体认可,刘亦菲的国民度与商业价值(如带动“黄玫瑰经济”文旅消费)为奖项公信力背书。 反对方质疑前哨体系为营销造势,强调白玉兰评委会独立评审机制,认为宋佳等学院派演员更具获奖可能。

白玉兰奖,最终结果将于2025年6月27日揭晓,这场角逐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折射出行业对流量与演技、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思考。

也可能为刘亦菲老年的演艺生涯,铺下鲜花或者荆棘的道路……

来源:夏说名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