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上海车展的喧嚣中,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坡总)以其一贯的务实风格,向媒体深入解读了第二代Hi4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哈弗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战略布局。这场长达90分钟的深度交流,不仅展现了哈弗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更揭示了其对汽车本质的深刻理解。
在2025上海车展的喧嚣中,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坡总)以其一贯的务实风格,向媒体深入解读了第二代Hi4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哈弗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战略布局。这场长达90分钟的深度交流,不仅展现了哈弗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更揭示了其对汽车本质的深刻理解。
四驱平权:一场技术驱动的消费革命
"我们卖多少钱跟成本也不是有绝对的关系,"坡总在回应关于二代哈弗枭龙MAX定价策略时直言不讳。这款搭载第二代Hi4技术的SUV以11万元的价格区间入市,甚至低于部分竞品两驱车型的价格,引发了行业震动。坡总坦言,这是长城汽车为实现"四驱平权"所做的战略性牺牲。
传统燃油车时代,四驱系统因成本高、能耗大而成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坡总指出,这造成了"主机厂和用户之间的双向无奈"——用户渴望四驱的卓越性能却因价格和后续成本却步;主机厂则因技术复杂度难以降低四驱门槛。Hi4技术的诞生,正是要打破这一僵局。
"Hi4架构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坡总详细解释道。通过将前轴双电机精简为单电机并增加后轴电机,配合创新的离合器控制算法,Hi4不仅保持了传统四驱的全部功能,还实现了50:50的黄金轴荷比。"我们做到了两驱的能耗、四驱的体验,而且在操控上比传统构型的四驱车型更好。"
这一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电机特性的深刻理解。"电机正转是驱动,反转是发电,"坡总揭示了Hi4的灵感来源,"为什么非要在前面放两个电机?"这种对技术本质的追问,最终催生了构型独一无二的混动四驱系统。
从技术优势到用户价值:如何讲好Hi4故事
面对"技术被严重低估"的媒体共识,坡总坦言传播确实是长城需要补足的短板。"您说的就是在批评我们,啥也不会做,除了会做好产品,营销一点不会做。"这番自我调侃引发现场笑声,却也道出了技术型企业的真实困境。
有媒体建议聚焦单一核心卖点进行突破,比如以"四驱比两驱更省油"的颠覆性认知打开市场。坡总对此表示80%认同:"安全和爽不需要过多教育...瞄准'省'这个点,怎么去比,看看到底谁节油。"他形象地比喻:"四条腿一定比两条腿跑得快,还灵活,还省劲,省劲就是省油。"
这种化繁为简的传播思路,或将帮助消费者理解Hi4的复杂技术优势。坡总透露,枭龙MAX预售订单转化率已达其他车型的2-3倍,证明产品力正在通过用户体验形成口碑传播。
设计觉醒:从功能主义到情感共鸣
"你说哈弗品牌难得出一个这么漂亮的车,让我非常尴尬。"坡总对二代枭龙MAX设计评价的回应,展现了哈弗在设计理念上的深刻变革。第一代产品"中庸"甚至"有争议"的评价,促使哈弗集结全球设计力量进行突破。
从宝马奔驰背景的设计师到意大利灯具专家,哈弗为二代枭龙MAX组建了"设计天团"。丁达尔之光前灯组、璀璨星河尾灯设计、游隼展翼空气动力学套件...每一处细节都经历了数十次方案迭代。"我们就是争这一口气,一定要把哈弗的造型,让所有人都说特别漂亮、特别惊艳。"坡总的这番话,彰显了哈弗从功能主义向情感设计转型的决心。
回归本质:在浮躁时代坚守造车初心
当话题转向行业现状时,坡总展现出少见的犀利。"现在发现不聊这些东西了,又聊造车本质了,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真的需要智驾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吗?真的需要浮水吗?"这一连串反问,直指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营销泡沫。
他以汽车跳舞功能为例,指出这类"华而不实"的技术早在70年代就已出现,"但用户接受吗?销量也很一般"。在坡总看来,中国汽车工业需要回归"安全、舒适、品质可靠"的本质,而非追逐短期营销噱头。
这种务实态度也体现在哈弗的智能驾驶策略上。与其他品牌高调宣传自动驾驶不同,哈弗坚持"智驾为辅,人驾为主"的理念,将智驾系统定位为安全辅助而非替代。"如果替代了,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一个系统,我觉得现在这对用户也是不负责任的。"
展望未来:全系四驱的战略定力
面对关于产品规划的提问,坡总明确表示哈弗新能源将全面转向四驱。"我们既然把话讲出去了,就一定是主打Hi4。"这一战略在猛龙PHEV、枭龙MAX等车型上已得到贯彻,未来还将推出轴距达2850mm的猛龙PLUS等高端车型。
在纯电路线方面,哈弗旗下欧拉品牌将继续聚焦"优雅、复古、时尚"的A0级和A级车型。坡总认为,小型纯电车才是城市出行的环保之选,而非"背着大电池包呼哧呼哧跑"的中大型电动车。
专访最后,坡总分享了他从宝马合作中获得的启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才是百年车企的真正精髓。这种对造车本质的坚守,或许正是哈弗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定海神针。正如坡总所言:"只有先把安全、舒适、品质可靠做好了,我们汽车工业才能行稳致远。"
在技术变革与营销喧嚣并行的新能源时代,哈弗选择了一条看似笨拙却可能更为长远的道路——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而非追逐短期流量。二代Hi4技术的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混动四驱的技术边界,更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型的一种可能。
来源:Auto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