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国柏林,每棵路边的树木都有一张“电子身份证”。登录「帮邻居浇水」(Gieß den Kiez)平台,80万棵树木的“个人档案”都触手可及。让全民都可认养树木,成为「浇水员」。
柏林:当每棵树都有身份证
在德国柏林,每棵路边的树木都有一张“电子身份证”。登录「帮邻居浇水」(Gieß den Kiez)平台,80万棵树木的“个人档案”都触手可及。让全民都可认养树木,成为「浇水员」。
网站会显示树木最近一次被浇水的时间。若是很久没人浇水,代表树木的圆点就会依照危急状况从绿色变成黄色、橘色。这些浇灌记录全网可见,隔壁大爷浇了3次,你能认输?
(橘色點代表需要澆灌的樹,點選後,右欄會顯示它需要多少水。註冊後就能加入認養行列。來源:2024/9 截圖自www.giessdenkiez.de)
这个看似简单的平台,其实是柏林市民对抗气候变化的“秘密武器”。通过全民参与,柏林的树木死亡率下降了15%,城市热岛效应也显著缓解。
开源的力量:从柏林到莱比锡
羡慕柏林有这么贴心的网站吗?柏林将代码开源上传至GitHub,另一座城市莱比锡迅速复刻推出「浇灌莱比锡」。莱比锡拥有超过16万棵的树木,但网站为了降低系统负荷,页面只显示25岁以下的“年轻树木”。
民众如想提供水源,也可以跟网站联络。
莱比锡树地图还贴心的提供公共水源资料,可一键导航让居民就近取水。如果有热心市民想提供自家水源,也可以跟网站联络,让私家庭院变身“公益水站”。
“以前觉得浇树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我才是城市的园丁。”——莱比锡用户留言。
全球护绿行动:1391万棵树的数字狂欢
不少大城市现在也采用GIS系统纪录城市内的树木信息,不一定都能「认养」,但通常会开放给大众查阅参考。澳洲工程师Steve Bennett打造的OpenTrees,串起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树地图,堪称“树木版谷歌地球”。
OpenTrees能够依照树木的多种类别进行检索,拥有跨19国的数据,例如纽约的枫树、伦敦的橡树、墨尔本的桉树,还可进行一键对比。根据数据库来查看定位可食果树(苹果、樱桃);进行过敏警报(标记花粉大户,避免鼻炎患者路过);还可避开有毒树种,遛娃遛狗更安心。
为什么城市需要一棵树的‘大数据’?
树木不仅是城市的“绿肺”,更是生态系统的“晴雨表”。一棵成年树每年可吸收22公斤二氧化碳,降温效果等同10台空调。除了降温节能,树木还能产生经济价值。美国研究显示,每投资1美元养护树木,可产生5.82美元社会效益(包括医疗支出减少、房价提升等)。
柏林的经验证明,当科技与市民参与结合,绿化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全民共筑的生态革命。
来源:江苏天宁生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