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的扩张到能力的沉淀,辅助驾驶芯片迈入深水区摘要:这个问题就和桌上有半杯水一样,有人看短期,以为后续都是线性发展,希望提前落袋为安;有人看长期,看准关键长期加注,谋求认知变现的成就感。正所谓,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
该用什么标准看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与企业?
这个问题就和桌上有半杯水一样,有人看短期,以为后续都是线性发展,希望提前落袋为安;有人看长期,看准关键长期加注,谋求认知变现的成就感。正所谓,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
过去几年间,汽车辅助驾驶芯片热得不断出圈,乃至热搜不断,成为大众化的投资。那么问题来看,怎么判断其中的玩家呢?
这不,辅助驾驶芯片企业的新闻常常被“定点数量”“爆款车型”所主导。但这类叙事视角且不论是不是把整车厂看成了吴下阿蒙,用看50米冲刺的心态来看马拉松长跑。
更重要的是,有强烈的局限性,忽略了本质的问题——车企在选择芯片合作方时,到底在看什么?
如果我们将视角放远,就会发现:在追逐爆款的同时,越来越多主机厂正倾向于选择“可控、可靠、可演进”的芯片平台。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好的算力、能效比,还看重系统适配、算法灵活性以及长期服务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平台型芯片企业正在深耕的方向。
和谁一起成长,决定能走多远。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首日,黑芝麻智能(02533.HK)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跨域融合方案及多项全球合作,展示其在辅助驾驶、舱驾融合与安全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
黑芝麻智能联合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宣布,基于武当C1296芯片的首个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启动。该方案将率先搭载于东风汽车旗下多款新车型,计划2025年达到量产状态。
内行看门道。C1296芯片的量产验证了本土芯片企业对汽车电子架构变革的前瞻洞察。黑芝麻以“用芯融合智能体验”为目标,通过技术突破帮助车企实现从功能叠加到体验升维的转型。与东风汽车、均联智行的深度合作,展现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
黑芝麻智能还与英特尔合作率先打造了原型方案“英特尔&黑芝麻智能舱驾融合平台”。
该方案将车载标准功能高度集成于长生命周期平台,既满足经济车型舱驾融合的成本控制需求,又可支撑高端车型灵活解耦高算力系统。
通过标准化底座与灵活扩展的架构设计,有效缓解车企面临的平台迭代快、重复开发投入大等矛盾,实现从基础控制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模块化组合。
朋友圈的扩张,从不是简单的“定点数量游戏”。背后体现的是企业平台化能力的验证。
当前,行业主流观点普遍认为,辅助驾驶芯片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演进方向:软硬耦合而不封闭:既要适配主流算法栈,也要提供可定制化支持;多域融合能力:支持车身控制、智能座舱、ADAS的统一调度;可持续OTA能力:芯片需支持整车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功能迭代。这也正是为何越来越多车企在选择芯片供应商时,不再只看芯,更是看平台。
一位主机厂采购主管曾表示,如今选择芯片,不再只看性能和价格,而是看是否能适配现有架构、是否愿意深度协同、对接流程是否成熟。
这背后反映的是,芯片企业的服务与工程化能力,正日益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在这方面,黑芝麻智能展现出较强优势——不仅交付周期短、工程能力扎实,还能在开发阶段提供灵活算法接口与定制化支持。这种产品共创的模式,正成为越来越多主机厂的优选。
这一切已经体现在财报当中。3月31日,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533.HK,下称“黑芝麻智能”)公布了 2024 年财报,这也是其自 2024 年 8 月登陆港交所上市后发布的首份年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4.74亿元,较2023年的3.12亿元同比增长51.8%;净利润首次转正达3.13亿元,彻底扭转此前三年累计亏损9.97亿元的态势;融资活动现金净额达15.52亿元,为技术研发和债务优化提供了充足弹药。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自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销售发力成功撬动盈利。该板块收入从2021年的0.34亿元跃增至2024 年的4.38 亿元,一方面源于持续向比亚迪、东风、吉利等国内头部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销售芯片与解决方案,且量产车型使用量稳步增加;另一方面,集团产品线的拓展推动了商用车领域市场渗透率提高,以及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在政策推动下的增量贡献。相比之下,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保持稳定,2024年录得363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冬夜中点灯的人,值得被看见。
当前,辅助驾驶行业仍处在周期切换当中,L2的渗透趋于稳定,L3受各种客观影响,其所谓量产元年的计划或受到影响。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级辅助驾驶(不含NOA)交付866.72万辆,同比增长25.33%,搭载率升至41.04%。
此外,在高阶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细分市场,2024年前装标配交付197.47万辆,同比增长162.31%,搭载率升至8.62%;其中,新能源车型搭载交付183.96万辆,占比超过90%。
这意味着市场对辅助驾驶芯片的需求已从尝鲜进入普及阶段,这就更需要比拼深度协同的功力了。
在这一背景下,黑芝麻坚持高投入研发。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达3.4亿元,占全年收入近70%。研发的高位投入,虽在短期内影响了业绩,但从长远看,若能转化为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将为公司打开盈利空间,智能汽车芯片赛道占据更有利位置,助力车辆实现更高级别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
行业正穿越周期,而非短跑冲刺。在这个冬夜中,芯片厂商比拼的不只是出货量,更是与主机厂之间的“共生能力”。他们不追风口,而是自己埋线。他们不是等风来,而是把底座先铺好。真正穿越周期的,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而是最能一起跑完长跑的那一个。
就像黑芝麻的朋友圈那样——它不断扩展,但从不依赖某一次的“刷脸成功”。
来源:财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