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手谈姬这种周末爱宅家平日里少出门即便出门才几步路也必须小电驴的懒鬼而言,跑步是不可能跑步的,腿自有其他用处。
对于手谈姬这种周末爱宅家平日里少出门即便出门才几步路也必须小电驴的懒鬼而言,跑步是不可能跑步的,腿自有其他用处。
因此对于那些能跑马拉松的人,姬相当佩服,虽然姬完全看不来马拉松赛事转播就是了……但,若跑马拉松的不是人?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就在北京亦庄开跑。来自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的21个队伍参与了比赛。
参赛规则并不复杂,既是人形机器人自然要求参赛机器人得有个“人样”,且用双足奔跑。除此以外的条件较为宽松,比如在控制方式方面,选手可以手动遥控,也可以设置机器人自动跑;又比如在续航方面,主办方设置了多个电池更换点。半道上换电池也行,不过会罚分。要是实在撑不住了,把机器人换了也行,同样罚分。
芜湖,这也行那也行,完赛岂不是轻轻松松?
非也。状况百出才是常态。
首先出发就很难。有的机器人可能跟姬一样宅,或者不想当卷王,还没出发呢,倒头就睡,年轻真好。
有的干脆直愣愣发呆,不听任何指令,估摸着有自己的想法。
还有的……
整活吧?这纯整活吧?说好的腿呢?咋还带高达的头啊?!
其次,即便能走出起跑线,半途中的意外更多。
迎面摔倒;
侧躺;
自己绊自己;
“学姐化”;
从遛狗到紧急送走;
狼狈的绝不仅是机器人,陪跑的团队成员在那一刻想必心跳也跟着加速了。
要问手谈姬最关注哪个,那必然是全场最美的……
丸辣——
好在,哪怕花活百出,跑步(走路)姿势各不相同,最终有约三分之一的选手成功完赛。
冠军为“天工”,用时2小时40分42秒。
正是因为机器人的不靠谱,加之是首届相关马拉松赛事,因此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网友观众,评论多以鼓励和调侃为主。
不过同样有人质疑:举办这样的赛事有意义吗?
手谈姬并非机器人行业从业者,除了会拼高达也不了解机器人的种种细节,但姬个人认为,在数十公里的路边上让机器人用二足行走,算法上考验识路、平衡、转向等细节,制作上考验避震、续航、散热、零件耐用度等方面,而且还要排除机器的信号干扰,以上种种都是要不断在打磨中慢慢成熟的。甚至有的团队给机器人穿上鞋子,估摸着也是想减少足部零件磨损进行的测试。赛事可以让普通人对机器人产生兴趣与关注,让参赛者们了解他人的优势与自身的不足,甚至于……拉到投资。
或许终有一天,续航持久的机器人,可以帮我们下楼取快递,买菜,在家做家务呢。而今日行走的一小步,正是为将来迈出的一大步。
最后还老有人认为不应该做人形机器人,姬倒是觉得人形机器人的亲和感是其他形态无法替代的,将来机器人脸部可以定制,皮肤完全仿真,性格能够设定,这样的放到你面前,难保“机性恋”不会满大街都是。
什么?你说人怎么能喜欢上机器人?
诶哟,人都能和纸片人结婚,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晚安。
来源:手谈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