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联手出了份报告,这报告里有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建议:如果中美开战,美国不该只守着太平洋那几块地儿打,而是得主动出击,直接攻击中国大陆。他们觉得,这样能打乱中国军队的节奏,让中国不得不把精力从进攻
在如今这个中美关系紧张得像紧绷的弦的时代,美国一些智库抛出了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观点:就算美军直接打到中国本土,中国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很小。
2024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联手出了份报告,这报告里有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建议:如果中美开战,美国不该只守着太平洋那几块地儿打,而是得主动出击,直接攻击中国大陆。他们觉得,这样能打乱中国军队的节奏,让中国不得不把精力从进攻转到防守。
具体怎么打?报告里提到用无人机、巡航导弹这些高精尖玩意儿,盯着中国东部的指挥中心、后勤基地、防空系统下手。目标选得挺讲究,比如上海、广州附近的军事设施,但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和核心领导层,免得把事儿闹得太僵。
最劲爆的结论来了:报告认为,就算美军这么干了,中国也不会轻易掏出核武器。这话一出,华盛顿的讨论圈炸了锅。有人觉得这是战略上的真知灼见,有人觉得这简直是拿全人类的命开玩笑。那这结论到底咋来的?
报告里给了三个主要理由,咱一条条来说。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核政策,中国从1964年第一次核试验成功那天起,就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写进咱们国家战略里的铁律。几十年来,不管国际局势怎么变,中国一直强调核武器是“自卫反击”的底牌,不是主动挑事儿用的。
报告里提到,中国的核武库规模跟美俄比起来小得多,大概300到400枚核弹头,主要靠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撑着。这数量够威慑,但要真打核战,远远比不上美国的7000多枚。
报告分析说,这种“不先用”的政策不是摆设,而是中国战略思维的核心。中国领导人很清楚,一旦开了核武器的口子,报复性打击会把整个国家拖进深渊。所以,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不太可能主动按下核按钮。
再说第二个理由,中国这些年在常规武器上花了大心思,尤其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系统和高超音速导弹。啥叫A2/AD?简单说,就是在自家门口布个“拒敌于千里之外”的网。
比如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航母杀手”,射程能覆盖西太平洋,专治美军航母战斗群。还有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像东风-17,速度快得雷达都追不上,能打得美军措手不及。
报告里提到,中国觉得靠这些常规武器就能守住核心利益,比如台湾海峡或者南海的地盘。CSIS的模拟显示,中国在常规战场上有能力让美国付出高昂代价,比如击沉一两艘航母或者瘫痪关岛基地。这种情况下,中国没必要动核武器,因为常规手段已经够用了。
第三个原因也是报告最硬核的部分,即战争游戏模拟,模拟的结果显示,中国只有在常规力量彻底崩盘、政权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考虑核选项。
那么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呢?CSIS和MIT搞了15次推演,场景主要是围绕台湾冲突。每次模拟都请了军方专家、智库学者甚至退役将领,他们把中美两边的决策过程演得跟真事儿似的。
比如有一次模拟,美军炸了中国沿海的军事基地,中国军队在台海被打得七零八落。模拟里的中国团队开了个紧急会,讨论过要不要用核武器,但最后还是选了外交手段,提出停火。
报告就此得出结论:只要美军的目标控制得好,不直接威胁中国领导层或者核心城市,核升级的风险就能管住。
报告建议美军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方式,目标锁定在军事设施上。比如上海附近的东海舰队指挥部,或者广州周边的空军基地。
武器选的是无人机群和战斧巡航导弹,优点是精度高,能把附带损伤降到最低。报告还特意强调,别碰北京、别炸民用设施,免得把中国逼到墙角。
这种打法背后的逻辑是,打疼但不打死。让中国军队忙着收拾自家后院,没空全力对付美军在台海或者南海的行动。报告估算,这样能拖延中国至少72小时的反应时间,给美军争取战略主动。
报告也知道,这么打风险不小,所以提出了危机管理计划。首先是跟中国领导层保持秘密沟通渠道,比如通过大使馆或者第三方国家传递信号,告诉对方:“我们只打军事目标,没打算动你们根本。”
其次是设定清晰的“红线信号”,比如公开宣布不攻击核设施、不威胁政权稳定,让中国明白美军的底线。
这些招数听着挺聪明,但报告也承认,执行起来不简单。战争一开打,信息容易乱套,双方的误判风险会飙升。
这报告一出来,支持的、反对的吵成了一锅粥。
支持报告的人觉得,这是个务实的战略思路。美国国防部的一些鹰派人士就很买账,认为中国军事崛起太快,光靠守势已经挡不住了。CSIS的这份报告给了个主动出击的方案,还把核风险算得清清楚楚,算是给政策制定者吃了颗定心丸。
还有人说,报告的模拟推演很靠谱。15次战争游戏不是闹着玩的,每次都有详细记录,连中国团队的心理反应都分析了。这种数据支撑让人觉得结论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但批评的声音也不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有个教授在《纽约时报》发文,直接点名报告太乐观。他认为,战争不是实验室里的实验,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理性决策”。中国要是真觉得本土被打得太狠,领导层可能情绪化地动核武器,哪管什么“不先用”政策。
还有专家指出,报告低估了连锁反应。美军打中国本土,可能会把俄罗斯、朝鲜这些国家拖进来。到时候局势一乱,谁敢保证核武器不会上场?兰德公司有份研究就警告,中美冲突要是升级到核层面,全球经济得倒退20年,伤亡人数轻松上亿。
报告假设的“精确打击”和“沟通渠道”在理论上行得通,但实战中呢?导弹一飞,信号一断,谁知道对方咋想?冷战时美苏都差点擦枪走火,今天的中美也没好到哪儿去。
来源:裂谷长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