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其官方配套商贸展会DPARK服装服饰ODM展(下称“DPARK展”)所激起的涟漪仍在持续扩散。这场集结70家参展企业、100+海内外时尚品牌/供应链厂商、30000+款先锋设计的时尚展会,以其“设计与商业”的焕新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其官方配套商贸展会DPARK服装服饰ODM展(下称“DPARK展”)所激起的涟漪仍在持续扩散。这场集结70家参展企业、100+海内外时尚品牌/供应链厂商、30000+款先锋设计的时尚展会,以其“设计与商业”的焕新转型,向业界展示了一条从创意到商业价值的清晰路径。
DPARK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时尚产业正从传统单一的买手订货模式向全产业链整合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不是对传统模式的简单修补,而是一场关于产业逻辑的彻底重构。
DPARK展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于其精心设计的三大板块架构——“链动时尚”、“10+3 SHOWROOM”和“面料趋势”。这种板块划分绝非随意为之,而是对时尚产业价值链的精准解构与重组。
“链动时尚”板块作为面积最大的展示区,集结了从设计服务企业、供应链企业到设计师品牌,从时装、配饰到生活方式的全品类代表,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展会按品类分区的窠臼,转而以市场需求、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整合。
例如,时新-中国高端时装设计师平台由三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史宏伟、丁洁、叶夷领衔,汇聚国内外精英设计力量,集中匹配对应市场平台,创造高端口碑及商业价值。
致力于中高端羽绒服和双面手工羊毛羊绒大衣、牛仔系列设计研发的设计师品牌致画,拥有专业设计师团队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对流行趋势富有专业前瞻性,已为近百家国内外中高端品牌商提供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计与产品服务。
这种以提供优质设计服务为主的轻资产商业化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优秀设计师所采用,进一步为产业、市场的设计升级赋能。
穿梭设计专注服装服饰ODM服务多年,以敏税时尚触觉、前沿设计理念与精湛制作工艺,为众多品牌打造兼具潮流感与商业价值的服装产品,从原创设计到生产落地,一站式服务满足多样需求;专注做好羽绒服的其美羽绒,二十年来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如歌力思、赢家、玛丝菲尔、MAXRIENY、Laurèl、IRO、Guy Laroche等提供兼具潮流感与商业价值的羽绒产品,深得品牌的信赖与赞誉;专注高端手工羊绒制作的昭奈华裕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双面手缝羊绒大衣专业厂商之一,专注于高端手工羊绒制作,服务国内外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销往欧美、日韩市场。
这些优质的企业加入,也展现了DPARK展正在将目标客户逐步由传统买手转向实力品牌采购部门,以充分发挥行业资源。
丝绸服装品牌“中纺·瓅锦”的参展与秀演发布颇具象征意义,该品牌不仅承载着中国织锦的产业化保护使命,更通过东京奥运会伴手礼、杭州亚运会颁奖礼服等国家级项目的历练,证明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全可以在商业层面实现完美融合。
加拿大时尚品牌的组团参展,为展会注入了国际化的多元视角,从高性能滑雪服、麝香牛毛时装到精细鞣制鱼皮皮具,展示了加拿大独特而多元化的时尚生态;
而来自哥伦比亚的设计师品牌CHILA BAGS带来了各个原住民部落女性手工艺人亲手编织的包袋,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不仅丰富了买手的选择,更在东西方美学对话中激发出新的创意火花。
在产业链上游,“面料趋势”板块的设置为整个展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尚品牌可以在展会上找到可以为品牌赋能的实力企业,而企业也可以在展会上拓展更多时尚品牌新客户。
凯喜雅丝绸作为中国真丝品类贸易商龙头企业、国际丝绸联盟(ISU)主席单位,致力于全球丝绸产业的进步和丝绸文化的传播,本次参展的蝴蝶缎AI三维6K超精细真丝面料、理想国系列中西艺术真丝面料、防水防油防污功能性真丝面料、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文化真丝、防晒真丝面料、可机洗真丝等创新科技产品,象征中国面料企业由“制造”向“智造”持续跃升。
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参展企业素韦®ecowel®,使用植物基可持续碳材料、天然聚合物以及非粮农业废料作为原料,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未来贡献力量。其母公司ZAKER嘉柯新材全系列产品(包括素韦®ecowel®、AQUAE®水性合成革、FLORACAFE®咖啡渣-渣渣革®等等)均为纯素皮革(Vegan Leather)。生产全流程不额外使用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无DMF等有机溶剂、不使用任何酸性染料、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无易挥发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无动物成分使用,是可持续创新领域的先行探索者。
来自绍兴柯桥的浙江华晨印染同样是行业知名的企业,具备年产梭织印染面料1.35亿米、针织印染面料8万吨的生产能力,在面料印染、和绿色环保等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竞争力,近年来通过生产项目升级、设备升级、环保原料升级等方面的努力,实现了环境友好型增长。
而coloro®中国国家应用色彩体系的亮相同样颇具前瞻性,这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彩应用系统将感官信息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编码,为时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些原材料和基础技术的创新,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时尚产业的价值创造方式——从依赖廉价劳动力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这一转变的意义远超过任何单一品牌的成功。
如果说“链动时尚”和“面料趋势”代表了产业的基础设施,那么“10+3 SHOWROOM”则是DPARK展最具活力的创意引擎。这个已成功举办14届的青年设计师孵化平台,见证了中国新生代设计力量的崛起。
本季DPARK展中,PO:HX·陈佳豪&匡勇、siyun huang·黄斯赟、BandeNere班德尼尔·梁诗宇、URA-MON·童丽婷、乌蒙村秀·浦思、YOUYILIN·姚怡琳、XU DONGLIANG·许栋樑、京司坊·雷傲、WOAVE·王冬、弥然·雷文婧、岽方既白·孟旭 、浮梦客·李华梦 、微光岛WELAND·毛梦依&刘琦、代夏·吴依诺、NOROOTS·魏王荣、CEGANA·安晓雍、颂闻·王淞、山器·曾博、CLOUD ROLL云卷卷珠宝·李嘉露等一系列设计师品牌的集体亮相,展示了中国原创设计的多元面貌。这种将创意表达与商业考量有机结合的能力,正是“10+3”计划多年来培养的重点,也是中国设计师品牌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关键突破。
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对青年设计师的重点扶持项目,10+3 SHOWROOM 设计师品牌以近乎零成本,在展会上收获了大量的行业资源、客户资源、媒体宣传曝光,为进一步的商业化及壮大成长按下加速键。
与10+3 SHOWROOM展区毗邻的ECAPTIOUS易捡择,深受本土文化的滋养,将广州2200年的独特历史与世界多元时尚元素融合,设计理念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为核心,同时聚焦环保可持续,打造属于当代年轻人的个性宇宙。
在展会现场,年轻不设限的创意,结合博主达人的打卡传播,以更轻巧的方式完成一波种草,直达互联网原住民Z时代的心智,这一切,亦是展会给予年轻设计师品牌成长的“隐形福利”。
DPARK展的创新价值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上,更在于其构建的新型产业关系网络。内置于DPARK展的中国国际时尚论坛以“行业智库”的定位,本季深入探讨AI与原创设计、数字化运营、创新材料和可持续产品的消费模式革新、AI时代女性美学新主张、AI时代时尚/艺术/商业碰撞交融、跨界合作新模式探索、产品企划全流程管理、买手精准选品力、线上品牌运营与商业转化、知识产权“衣术护盾”、色彩创意智能解决方案、国际流行趋势等重要话题,海内外超百位行业专家济济一堂,成为行业资源的“聚合体”。
传统时尚展会往往将买手与品牌置于简单的交易两端,而DPARK展则通过展会+论坛的配套服务,打造了一个多维互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设计师可以获得从创意孵化到商业落地的全程支持;买手能够一站式完成从趋势了解到产品采购的全部流程;供应商则可以直接对接设计前端,实现新技术、新材料的快速应用。这种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为线下线上多维渠道的融合创造无限可能。而当产业链各环节能够如此紧密衔接时,创意到商品的转化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从更深层次看,DPARK展的成功实践揭示了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逻辑: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单一环节的优势已不足以支撑整体竞争力,必须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这种协同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基于共同价值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展会上,我们看到传统丝绸与现代设计的碰撞,看到加拿大皮具与中国元素的对话,看到青年设计师与成熟企业的合作——这些跨界融合正在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更为可贵的是可持续时尚的发展,从环保材料到绿色生产工艺,可持续发展已从道德诉求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这种转变只有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中国时尚产业已经具备了从“世界工厂”向“创意中心”转型的基础条件: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日益成熟的消费市场、不断壮大的设计人才库以及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然而,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还需要更多像DPARK展这样的平台来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壁垒,促进资源的高效流动和价值的公平分配。
作者|时尚产业观察员 白茹
编辑|Xianqiu
视觉|Chaoqing
图片|中国国际时装周、品牌
来源:中国国际时装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