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营收八千亿的华为 为什么还需要鸿蒙PC?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7:14 1

摘要:当手机、平板、车机都已接入鸿蒙生态,PC端的缺席始终像道无形的墙壁,把完整的智能体验拦在门外。外部断供的持续施压,反而让这面墙裂开了缝隙——华为选择自研PC系统完成最后的突围。今年5月,鸿蒙电脑将正式亮相。

【CNMO科技】华为鸿蒙宇宙的拼图终于要补上最后一块了。

当手机、平板、车机都已接入鸿蒙生态,PC端的缺席始终像道无形的墙壁,把完整的智能体验拦在门外。外部断供的持续施压,反而让这面墙裂开了缝隙——华为选择自研PC系统完成最后的突围。今年5月,鸿蒙电脑将正式亮相。

打破Windows垄断并不容易,鸿蒙的底牌是生态逻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特性,理论上能让百万手机应用无缝流转到电脑。用户熟悉的软件生态不用推倒重来,开发者适配成本也大幅降低。

鸿蒙PC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AI PC概念席卷市场,微软却交出了一份让人失望的答卷:Windows 11的AI体验像隔靴搔痒。反观鸿蒙电脑,既能借势国内AI产业爆发,又能叠加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抢得先机。

把鸿蒙PC放进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史中看,意义更加清晰。对比前辈,鸿蒙路径截然不同。它天生带有移动互联网基因,用分布式架构重构人机交互。当其他系统还在追赶Windows时,鸿蒙已瞄准AI与万物互联的新战场。这场破“壁”之战,或将改写国产操作系统的生存法则。

CNMO特此推出“鸿蒙PC破'壁'之战”专题,本文将和大家讨论“华为为何需要推出鸿蒙PC”。

根据官网信息,2024年,华为总营收高达8620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增长了约1600亿,表现不可谓不惊人。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即便是营收八千亿,华为也依然承受着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PC市场便是其中之一。

当微软Windows授权终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当英特尔芯片断供威胁着供应链安全,当"1+8+N"全场景战略因PC端缺失而略显遗憾,鸿蒙PC对于华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场关乎生态主权的技术突围战,是华为在万亿市场中必须打赢的关键战役。

万亿市场,大有可为

从华为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其终端业务总营收达到3390亿元,在华为内部各业务板块中仅次于ICT基础设施业务,稳居第二大业务宝座。与2023年的2451亿相比,华为终端业务实现了高达38.3%的显著增长,这一增长幅度在华为众多业务中仅次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尽管华为并未详尽披露终端业务的营收构成细节,但多方数据有力地表明,PC业务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贡献不容小觑。

从全球PC市场的整体格局来审视,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达到6440万台,较2023年同期增长1.4%,且已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这无疑释放出PC市场正逐步回暖、需求稳步回升的积极信号。再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市场,Canalys的数据为我们描绘出华为PC业务的强劲发展态势:2024年,华为在中国市场PC出货量超过430万台,占据11%的市场份额,环比增长率高达15%,一举超越惠普、华硕等传统老牌劲旅,成功跻身中国市场第二大PC厂商之列。

值得关注的是,与联想、华硕、惠普、机械革命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在PC市场的定位始终锚定中高端领域。即便是定位相对亲民的MateBook D系列,其产品售价最低也达到3999元;而MateBook X系列更是凭借卓越的品质与创新的设计,轻松站稳万元高端市场。

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华为PC业务有助于强化其高端、科技、创新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调性;从市场营收的角度而言,PC业务已然成为华为终端业务的重要增长极,对华为整体营收的稳定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即便面临英特尔芯片断供、微软系统封锁等严峻挑战,华为依然有足够的动力与决心全力推进鸿蒙PC的研发与推广。

鸿蒙生态,PC不可或缺

况且,PC在华为“1+8+N”全场景战略布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

当前,华为已成功构建起涵盖手机、平板、智慧屏等多元终端的丰富产品矩阵,然而,PC作为生产力领域的核心设备,长期以来却严重依赖Windows生态。这种依赖不仅限制了华为在跨设备协同创新方面的发挥空间,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的完整性与流畅性。而鸿蒙PC的推出,恰似一把精准的钥匙,为华为实现跨设备协同的革命性突破提供了可能。

要深入理解鸿蒙PC的战略意义,就不得不提及华为“1+8+N”全场景战略的内涵。在HarmonyOS的早期宣传阶段,华为便曾宣传过HarmonyOS对“1+8+N”战略的有力支撑。在传统的单设备系统能力基础上,HarmonyOS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统能力、适配多种终端形态的分布式理念。这一理念使得HarmonyOS能够无缝支持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车机等多种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涵盖移动办公、运动健康、社交通信、媒体娱乐等全场景的业务能力。

在“1+8+N”战略中,笔记本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从产品品类的影响力来看,PC作为人们日常工作与学习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极高的使用频率;从华为自身对产品及使用场景的偏向性考量,PC在全场景智慧生态中承担着连接各个终端设备、实现数据互通与协同操作的关键使命,其重要性或许仅次于手机。倘若缺失了PC这一关键环节,“1+8+N”战略将面临“木桶效应”的严峻考验,整个生态的完整性与用户体验都将受到影响。

突破技术封锁,PC系统需自主可控

2025年3月,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授权许可正式到期且未获延期,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意味着华为PC产品将无法继续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然而,这一局面并非毫无征兆的突发事件。早在2024年9月,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便公开预警“Windows PC可能停止供货”。

微软的这一决定,无疑给华为PC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成为推动华为加速转向自主鸿蒙PC系统的强大动力。为此,华为迅速调整战略布局,计划于2025年5月发布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近几年这家公司一直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早在2019年,当华为在手机业务领域遭遇制裁时,便深刻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紧迫性。2023年,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即便在被美国制裁的艰难三年里,公司也成功完成了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等艰巨任务。但华为明白,除了硬件自研外,操作系统的独立自主也必不可少。

2024年下半年,华为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HarmonyOS NEXT,这一系统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操作系统技术的依赖,实现了自主可控的重大跨越。作为中国首个全栈自研的移动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是鸿蒙抛弃Linux内核及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等代码的首个大版本,该系统仅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不再兼容安卓应用。

基于HarmonyOS开发鸿蒙PC,一方面是华为为摆脱对微软Windows系统过度依赖而采取的必然举措,另一方面也为中国PC产业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独立发展的全新道路,有望推动中国PC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抢抓AI PC升级浪潮

常言道,危险与机遇并存。在华为与Windows生态正式脱钩的历史性节点,AI技术驱动的PC产业变革正掀起新一轮淘汰赛。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AI PC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2025年AI高级笔记本将开启第一波扩张浪潮,2025-2029年间AI高级笔记本与常规AI笔记本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49%和12%。这场由算力革命引发的产业重构,恰为华为鸿蒙PC提供了破局契机。

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架构与AI能力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人机交互范式。当竞争对手仍在堆砌硬件参数时,华为已构建起跨终端的智能矩阵: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鸿蒙PC与其他鸿蒙终端设备实现无缝连接与数据共享,在PC上轻松调用手机中的文件、照片等资料,实现跨设备的文件传输与编辑;同时,借助AI技术的强大算力,鸿蒙PC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图像识别、智能办公助手等创新功能,大幅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与使用体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在全场景终端的布局已形成独特壁垒。当传统PC厂商仍在单打独斗时,华为终端军团正形成协同作战体系:手机提供移动算力中枢,平板拓展创作边界,穿戴设备实时采集健康数据,车机系统延续办公场景。这种"1+8+N"战略形成的生态闭环,使鸿蒙PC天然具备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核心入口的潜质。尤其是在AI重构生产力的关键窗口期,鸿蒙PC的潜力巨大。

写在最后

鸿蒙PC这场破壁之战,既是华为应对外部封锁的关键之战,更是中国科技企业探索自主创新路径的标杆之战。当万亿PC市场迎来AI变革的窗口期,鸿蒙PC能否像智能手机时代的鸿蒙一样,从"备胎"逆袭为"主流",答案或许就藏在它重构产业规则的勇气之中——毕竟,在科技革命的浪潮里,破壁者往往也是新的规则制定者。

来源:手机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