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调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解”。在禅城法院,就有这样一位法官——秦绪刚,他善调解、会调解,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案件以调解结案,用生动实践诠释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宗案件看他如何巧用调
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调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解”。在禅城法院,就有这样一位法官——秦绪刚,他善调解、会调解,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案件以调解结案,用生动实践诠释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宗案件看他如何巧用调解智慧做实定分止争、事心双解。
“感谢法官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生活的问题,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近日,随着一起因宠物店噪声产生的侵权责任纠纷的成功调解,原告陈某一家向秦绪刚法官表达了真挚的谢意。这件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秦绪刚法官在宠物店查明情况。
深夜犬吠扰人眠
2022年5月,罗某的宠物店开始营业,主营宠物狗、宠物用品销售和宠物寄养等业务。由于宠物店生意火热,寄养宠物狗的数量也与日俱增,高峰时有30只左右宠物狗同时在店。
与此同时,宠物店上方住户的陈某一家却饱受宠物噪音困扰。两户物业之间共享部分墙体,到了深夜,在店寄养的宠物狗的叫声穿过共享墙体,让陈某一家苦不堪言、难以入睡。陈某多次通过物业与宠物店店主沟通,宠物店主罗某也为了减少犬吠的影响采取贴隔音棉、封窗等措施,但仍未能实质性降低犬吠噪音影响。陈某多次投诉,也导致宠物店经营受到影响。
两年间,双方矛盾越积越深,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无奈之下,2024年9月,陈某向禅城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罗某承担侵权责任,将犬只搬离商铺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蹲点听音查究竟
“陈某和罗某作为上下楼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双方矛盾堆积多年,如果解决不好,会进一步激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调解彻底让双方解开‘心结’。这起案件的核心还是在于犬吠是否构成噪音,是否影响陈某一家的生活,去到现场或许可以找到‘突破口’。”承办法官秦绪刚收到诉状后,就明确了解纷思路,并决定去现场一探究竟。
2024年12月的一天中午,秦绪刚带领书记员去到现场。首先查看了宠物店的情况,宠物店为三层复式结构,一层主要经营宠物狗和宠物用品售卖,二三层为宠物寄养房间,当天大约有20只宠物狗在店里。但奇怪的是,在陈某家中并没有听到犬吠声。“法官,白天狗叫声确实不明显,但一到深夜,狗叫声此起彼伏,让我们一家都难以入睡”。于是,为了验证犬吠声是否构成噪音,秦绪刚计划在晚上再次去到现场。
秦绪刚法官深夜开展调解工作。
隔了几天,在处理完另一宗案件后,秦绪刚特意在晚上10点带领宠物店主罗某、陈某的代理律师一同来到陈某家中,“蹲点”感受犬吠声是否构成噪声干扰,但一直等到当天12点仍未听到犬吠声,难道是一场“乌龙”事件?为了更好查明情况,秦绪刚“灵光一闪”做起了现场实验,由陈某的代理律师和宠物店主罗某一起到宠物店内,通过喊话和播放犬吠的方式人为制造声音,观察是否存在噪音情况。经过试验,果然,在陈某的卧室能清晰地听到宠物店传来的声音。
实质化解促和谐
噪音的源头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对症开方”?
考虑到双方存在共享墙体,噪音主要是通过楼板和墙体传播,秦绪刚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法,先给宠物店店主罗某算了一笔“经济账”:噪音问题一日不解决,二三层的宠物寄养服务也没办法继续,店里的生意会继续受到影响,不如及时整改消除噪音,尽快恢复正常经营。
宠物店主罗某听后表示愿意配合整改,将宠物店的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同时将宠物笼靠远离共享墙体和棚顶的一侧摆放,尽量减少噪音。秦绪刚又给陈某算了一笔“人情账”:楼上楼下都是邻居,互谅互让、和睦相处才是长宜之计,宠物店愿意整改,且再等他一个月,观察整改后噪音是否减少。
在秦绪刚的耐心分析下,双方同意了此方案。协调完案件已是凌晨1时许,恰逢气温骤降,寒风呼啸,但一股暖流缓缓浸入当事人心头。
“宠物店噪音怎么样了?两家的关系实质和解了吗?”一个月之后,秦绪刚心里仍牵挂着这件事。于是,秦绪刚再次敲响了陈某的家门,与双方一起查看了宠物店的改造情况和经营情况。改造后的宠物店确实减少了噪音,宠物店店主罗某也承诺会按照现状经营。在秦绪刚的耐心沟通下,成功消除了双方的担忧,并当场就签署了和解笔录,至此,双方长达2年多的矛盾被实质化解。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秦绪刚做实做细实质解纷的真实缩影。2013年秦绪刚进入禅城法院工作,目前任禅城区人民法院祖庙人民法庭审判员、一级法官。他深耕审判执行一线12年,多次获评法院办案标兵和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多年的司法工作中,秦绪刚坚持“小案不小办”,将调解贯穿审判全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民事纠纷调解“三十六计”,并将调解智慧运用到每一个案件中。2024年,共调撤案件250件,调撤率达65.6%。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秦绪刚曾说,“大案要案有它的成就感,民生小案也有它的获得感。”一声声“谢谢”的背后,承载着无数个温暖而深刻的调解故事,更是人民立场在司法领域的鲜活写照。
来源:佛山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