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的国产替代,哪些半导体厂商能接住“泼天富贵”?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7:34 2

摘要: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芯片的“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本文来源:芯师爷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芯片的“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一般而言,芯片在哪里流片,基本上在何处生产。这也表明,当前情况下,也即“‘Made in USA’(美国制造)”会是重点照顾对象。

根据财经杂志援引多位行业人士言论报道,受此影响的芯片厂商包括但不限于英特尔、美光、德州仪器(下称TI)、亚德诺半导体(以下简称ADI)、安森美等美国公司。其中,TI、ADI受影响最大,博通和英特尔的一部分产品也会受影响,但英伟达、AMD芯片主要在中国台湾生产,受影响幅度小。

浙商证券称,本次关税反制意义重大,部分美系主导的半导体产品有望受关税影响而涨价,刺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如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

英特尔

尽管英特尔去年宣布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全部交给台积电代工,但其此前的酷睿系列、至强系列、凌动系列处理器大部分由旗下晶圆厂生产。据了解,英特尔在美国拥有亚利桑那州Chandler工厂、新墨西哥州Rio Rancho工厂以及俄勒冈州Hillsboro工厂。

据报道,受关税影响,英特尔至强CPU产品渠道价已经出现波动。

在电脑处理器领域,国内有海光、龙芯、兆芯、飞腾、鲲鹏、申威六大厂商。去年,龙心中科推出全新四核CPU产品——3A6000,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已达到Intel酷睿10代四核产品的水准;海光信息当前主力CPU为海光三号,目前正在迭代研发海光四号和五号,此外其还可提供海光7000 系列产品、5000 系列产品(面向服务器),海光3000 系列主要应用于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值得一提的是,除国产CPU企业受益外,AMD或同样享受利好,其旗下产品主要由台积电等企业代工,且生态完善、市场接受度高。

德州仪器

作为一家成立于1930年的公司,也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之一,德州仪器的产品线非常丰富,涵盖模拟芯片、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通信等多个领域。

根据 IC Insight 数据,2023 年全球模拟芯片份额前五分别为德州仪器(19%)、亚德诺(13%)、思佳讯(8%)、英飞凌(7%)和意法半导体(5%),行业 CR5 为 52%,其他企业合计占比为 48%。据了解,目前德州仪器旗下晶圆制造厂包括:德州达拉斯(Dallas)DMOS6;位于德州理查森(Richardson)的RFAB1和RFAB2;以及位于犹他州李海(Lehi)的LFAB。同时,德州仪器正在德克萨斯州谢尔曼建造四座12英寸半导体晶圆厂。

“TI(德州仪器)绝大部分晶圆厂都在美国。”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产业人士言论报道。

相较于德州仪器,我国大部分模拟芯片企业发展时间不断长,在产品线方面不如前者,往往在一两个产品门类发力,可实现对于德州仪器的替代,如思瑞浦、纳芯微、圣邦股份等。

圣邦股份:

圣邦股份是我国模拟芯片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深耕信号链与电源管理芯片两大核心领域,产品覆盖运算放大器、数据转换器、DC/DC转换器等32大类5200余款型号,下游应用涵盖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可穿戴设备及通讯等多个领域,是国内稀缺的具备全品类模拟芯片设计能力的供应商。

根据业绩预告,圣邦股份2024年净利润区间为4.49亿—5.33亿元,较2023年增加60%—90%。对于业绩的增长,圣邦股份在公告中称,“是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业务、产品结构改善、应用 领域扩展及产品销量增加,相应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所致。”

思瑞浦:

思瑞浦2012年成立,信号链产品国内领先,持续拓展电源管理、MCU、AFE等。截至2023年,可提供超1600款产品,客户超3700家。

根据企业披露,截至今年2月,思瑞浦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已拥有超过200款产品型号,已覆盖车规信号链及电源管理产品的主要品类,产品矩阵持续壮大,上述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底盘、动力等系统中。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思瑞浦实现营收12.19亿元,同比增长11.5%;同期净亏损1.95亿元。

纳芯微:

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现已形成信号感知、系统互联与功率驱动的产品布局,持续在泛能源和汽车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如电源管理领域的车灯LED驱动、车载LDO、功率路径保护相关的产品,以及信号链中的磁传感器产品。

“我们的对手不是国内同行,而是直接对标德州仪器、ADI这样的跨国巨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纳芯微创始人王升杨曾表示。2024年11月,纳芯微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旨在打破德州仪器C2000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根据纳芯微于今年1月下旬披露的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区间为19亿-20亿元,较2023年增加至少5.89亿元,同比增幅为44.94%-52.56%;公司同期净亏损3.6亿-4.4亿元。

极海半导体:

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工业级/车规级微控制器、模拟混合信号IC及系统级芯片方面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据了解,极海半导体旗下多款产品在性能方面对标德州仪器,如极海G32R501对标TI C2000、极海BMP561对标TI BQ27Z561、极海GALT61120对标TI TPS92662。

安森美

安森美是全球头部的汽车及工业图像传感器、功率半导体大厂,专注于汽车、工业、通信及云计算等高能效电子领域,提供电源管理、传感器、分立器件及定制化芯片等产品,覆盖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如碳化硅和IGBT)及车载图像传感器。安森美在美国纽约州、缅因州、爱达荷州拥有晶圆厂(今年年初,安森美还收购了位于纽约州德威特的原NexGen PowerSystems氮化镓晶圆厂)。

根据Yole Group数据显示,2023年的汽车 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市场中,安森美以42%占据第一,第二为豪威科技。根据NE时代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碳化硅模块装机排行中,安森美市场占有率为11.9%,次于英飞凌、比亚迪半导体、芯聚能,略高于芯联集成、斯达半导体、基本半导体。

若安森美价格因关税出现波动,其在中国汽车CIS的份额将会被韦尔股份旗下豪威科技、思特威、舜宇光学等企业抢夺,其碳化硅的市场将会面临芯联集成、基本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英飞凌等企业的挑战。

半导体设备:

除芯片之外,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同样是一大看点。

浙商证券表示,我国高度依赖美系进口设备,关税反制有望加速国产替代根据2024年应用材料、泛林、科磊三家美系设备巨头财报数据,估算2024年中国大陆购买的美系半导体设备超过1300亿人民币,美系三巨头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德国等地,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从美国本土直接进口的半导体设备超过400亿人民币,产品品类主要为高端刻蚀、薄膜、量检测等设备及相关零部件,该部分商品潜在受对美反制关税影响,此次贸易扰动有望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提速。

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领军企业。公司致力于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是国内主流高端电子工艺装备供应商,也是重要的高精密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涵盖电子工艺装备业务和电子元器件业务,其中,电子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和新能源锂电设备。

在今年3月底,北方华创正式宣布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此举标志着北方华创正在半导体核心装备的战略布局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基本覆盖了除光刻之外的所有半导体前道制造设备。

根据公告,2024年度,北方华创实现了营业总收入298.38亿元,同比增长3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增长44.17%。公司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73.4亿元-89.8亿元,同比增长23.35%-5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17.4亿元,同比增长24.69%-52.79%。

中微公司:

中微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公司,布局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装、 LED外延片生产、功率器件、 MEMS制造以及其他微观工艺的高端设备领域。公司核心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批量应用在国内外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14纳米、 7纳米和5纳米及更先进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生产线; MOCVD设备技术实力和市占率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公告,中微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约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中微公司表示,公司在过去13年保持营收年均增长大约35%,最近四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大于40%。其中,刻蚀设备收入约72.77亿元,同比增长54.73%。LPCVD设备2024年销售收入约1.56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约94.31%,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26亿元,同比下降8.93%。

拓荆科技:

拓荆科技是国内集成电路薄膜沉积设备国产替代的龙头,深耕于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公司产品线形成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薄膜产品系列以及混合键合系列产品的全面布局。

2024年公司取得Flowable CVD设备、PECVDBianca工艺设备、PE-ALDSiN工艺设备、HDPCVDFSG、HDPCVDSTI工艺设备、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等一系列新产品及新工艺的客户端导入验证,完成产业化应用,新型设备平台PF-300M、PF-300T 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ACHM、ONOStack等工艺设备收获客户重复订单和大批量出货,公司不断扩大以PECVD、ALD、SACVD、HDPCVD为主的薄膜工艺覆盖面,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

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1.03亿元,同比增长51.7%。归母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增长3.91%。

中科飞测:

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 量控制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 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 28nm 及以上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公司的主要产品已广泛应用 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士兰集科、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产线,打破在质量控制设备领域国际设备厂商对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局面。

根据公告,中科飞测202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初步核算结果显示,营业总收入为13.8亿元,同比增长54.94%。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