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驾驶机器转向精准,一个递送秧苗动作干练,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黄海岸和父亲配合默契……去年,黄海岸回乡种田,他说,村里有群年轻的种粮人,已经给他“打好了样”。
原载于《人民日报》2025年4月28日第6版
湖南常德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帅宇
做一颗努力发芽的种子
一个驾驶机器转向精准,一个递送秧苗动作干练,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黄海岸和父亲配合默契……去年,黄海岸回乡种田,他说,村里有群年轻的种粮人,已经给他“打好了样”。
这群种粮人中的带头人,就是1994年出生的鼎城区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帅宇。
陈帅宇在田间进行水稻机插作业。翦英明 摄
陈帅宇介绍,他牵头的粮食生产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已有60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一系列措施让大伙心里有了底:起步资金不够,合作社伸出援手;需要农资,合作社平价提供;产出稻谷后,有合作公司以高出市场价收购……
2015年,21岁的陈帅宇决定回乡种田。“大学生回来种地,能有啥出息?”村民们议论。
陈帅宇一边跟着父亲做粮食经纪人闯市场,一边学习水稻育种、机械化作业技术,第二年就流转了300亩农田试种优质稻。“每天早出晚归,晒得脱皮,有一次还因中暑晕倒在田埂上。”陈帅宇回忆,2016年暴雨,2017年市场波动……种田不易,但他咬牙坚持。
2018年,陈帅宇的优质稻亩产干谷600多公斤,比普通稻亩均增收200多元,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种好了粮,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陈帅宇,开始琢磨产业链。
在育秧工厂,自动化秧盘机高速运转;在加工车间,全自动精米生产线隆隆作响。“有了智能化机械化设备,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陈帅宇说。
再过几天,陈帅宇团队将迎来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30多名大学生。依托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陈帅宇正在组建一支新媒体团队,“不仅要种得好,还要讲好品牌故事,建立起网络传播销售渠道。”
“年轻人返乡创业,就像稻种在暗室催芽,你不知道哪一颗种子会先发芽,我愿意成为那颗努力发芽的种子。”陈帅宇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报道截图
创业导师谈创业③丨陈帅宇:大学生返乡务农,如何在质疑声中惊艳众人
“刚回来种田时,别人都不看好我,现在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放心把田交给我托管。”4月27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90后”新农人陈帅宇在新湖南《创新创业“通关秘籍”》直播中,分享自己返乡创业的经验。
10年前,21岁的大学毕业生陈帅宇回家种田,迎接他的是质疑。陈帅宇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创立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生态种植、订单农业、全链条经营,合作社社员发展到600余人,带动5600户亩均增收200多元。
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帅宇。采访对象供图
国家政策好,农村有需要,正是返乡创业的好时候
春耕时节,谢家铺镇的农田里,插秧机轰隆作业。站在田埂上,准备开始直播的陈帅宇,电话接个不停。
“附近的乡亲让我派农机去帮他们插秧。”陈帅宇说,众多年轻人外出,农村缺乏青壮劳动力,合作社要给周边5个乡镇的农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从刚返乡时大家的不认可,到如今村民们“离不了”,陈帅宇感慨:返乡务农是正确的选择。农村需要年轻人,依靠新模式、新技术,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增产增收。
陈帅宇在田间劳作。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农村有需求,国家有政策,眼下正是返乡创业的好时候。”陈帅宇认为。
一方面,国家重视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各种各样的创业基金、补贴、奖励、比赛等鼓励机制。此外,高校会聘请各种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赋能。
万事开头难。陈帅宇讲述,在自己创业初期,从资金筹备到农技学习,国家和政府提供了不少支持。比如,资金支持上,有青创贷、农业担保贷款等,手续简单、利率低。
从事农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如何从“小白”变专家?陈帅宇介绍,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提供了很多免费培训,涉及种植技术、农机操作技巧、植保课堂、农产品推广展销、公司管理等各方面。
从摆地摊开始,培育创新创业的种子
选好路子,如何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早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读书时,陈帅宇就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探索,从摆地摊、发传单开始,他越做越大,并为自己返乡创业积累了第一笔资金。
陈帅宇认为,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业之外的时间,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通过摆摊、兼职、做文创、卖咖啡奶茶、做课程培训等各种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记者在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门看到,湖南文理学院等一些高校将大学生实践基地设在这里。
“点燃一颗种子,对他们毕业以后的创新创业有帮助。”陈帅宇说,自己每年会拿出一笔资金,用于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陈帅宇。通讯员 摄
然而,创业光有热情还不够。陈帅宇说,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七分靠努力,三分要看天,受天气影响,风险不能低估。
此外,还要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创业之初,陈帅宇经常加班,有时候一天只能睡3小时,也曾在“双抢”时中暑昏厥。
“不能光看农业补贴多,就冲进农业赛道。”陈帅宇提示大学生,农业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要有抗风险的准备、有吃得苦耐得住寂寞的坚持。
重新理念、新模式输入,轻资产投入
在农业赛道创业,光靠吃苦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
“创业要挣钱,说白了就是要节本增效。”陈帅宇总结自己创业的关键在于采用了新理念、新模式,不断节本增效。
如何节本?通过统一品种种植,实现大面积农业机械化作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搭建完整的种植、加工、仓储、营销产业链,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将成本降到最低。
如何增效?推广种植优质稻,采用机械化、科技化、绿色化种田方法,优质稻亩产干谷600多公斤,比普通稻亩均增收200多元。发展加工业,让早稻米成为常德米粉的优质原料,早稻米身价上涨20%以上。
陈帅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好产品还要卖出好价钱。”陈帅宇说,农业产业有个共性问题就是产品与市场链接的难题,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可以重点突破的点。陈帅宇采用生态种植,打响“花间稻”品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花间稻”香米荣获湖南好粮油产品。
在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大米烘干车间正在加紧建设中。“农业就是不断赚钱,又把钱投入继续扩大规模的过程。”陈帅宇提示,大学生返乡创业初期,不建议重资产投入,建议将自己擅长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当前的农业生产中。通过策划、链接、推广等模式,带给传统农业更多可能、更大效益。
来源:常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