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胸痛中心建设中不可或缺,需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升急性胸痛救治水平。” 4月26日,“中国心 健康行”2025胸痛中心中西医结合论坛在第十四届中国胸痛大会期间召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在会议之初强调了中医药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晶)“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胸痛中心建设中不可或缺,需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升急性胸痛救治水平。” 4月26日,“中国心 健康行”2025胸痛中心中西医结合论坛在第十四届中国胸痛大会期间召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在会议之初强调了中医药在胸痛救治中的重要价值。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等近20位心血管、急诊领域顶级专家出席。会上发布了《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中国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并为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组颁发了聘书。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近200余位临床医生或站或坐,近5个小时的会议中,满心都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胸痛的学习热情。会议在医师报·医TV、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客户端等9个平台同步直播,收获了近48万人次的观看。
《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中国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发布仪式
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组聘任仪式
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果初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4年8月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县级中医院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该政策为中医医院参与胸痛中心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方唯一教授介绍,截至2023年,全国已有近280家中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其中通过认证的比例占中医院总数的6%,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
方唯一教授表示,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已经成果初现,但在关键技术环节存在不足。有996家中医医疗机构启动胸痛中心建设,271家单位通过验收。在救治时间数据方面中医院仍有待提升,门-球时间(D2B),中医院平均72.4分钟(2023年),较2019年缩短5分钟,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68.7分钟);门-栓时间(D2N),中医院平均39.5分钟,与全国均值(29.1分钟)相差10分钟;在死亡率方面,中医院为4%(2023年),略高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方唯一教授强调,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显著提升,但部分医院在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方面仍存在短板,如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单位中,仅298家可开展介入治疗,仅181家具备溶栓能力,且基层版胸痛中心占多数。
方唯一教授建议,要开展介入技术和溶栓培训,弥补技术短板,推动县域内中医院与西医院转诊合作,例如中医院溶栓后转诊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回归中医康复管理。同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点推广中医药在心肌梗死后慢病管理、无复流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中西医结合共推胸痛救治步上新台阶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怀敏教授表示,将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纳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是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构建综合救治体系的重要举措。
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叶健烽教授表示,硝酸酯类药物因其快速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绞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衰等,但部分患者出现的“低反应性”与“耐药性”,影响着临床疗效,速效救心丸作为治疗硝酸酯类低反应人群的核心药物,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研究证实,速效救心丸可显著改善硝酸酯类不耐受CCS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活动受限、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且速效救心丸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在急诊实践中,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洁教授也经常遇到使用硝酸甘油后血压骤降的案例,而使用速效救心丸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大大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于基层胸痛患者诊疗中中医技术如何有效应用,昆明市中医医院吕云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表示,在胸痛救治的全过程,中医药都可以发挥重要价值,即便是胸痛急性发作期,即可启用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与西药一起联用,积极配合治疗,可降低急诊PCI无复流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速效救心丸为心脏患者提供全程守护
作为多年历史的“老药”,速效救心丸凭借其可靠的疗效得到医患者的信任。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李春洁教授深入剖析了速效救心丸的核心作用机制,特别强调了冰片这一关键成分的独特价值。研究显示,冰片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这相当于天然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这与欧美胸痛中心常规配备静脉β受体阻滞剂的理念不谋而合。”李春洁教授形象地比喻道。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保密处方之一,速效救心丸不仅在急救方面疗效突出,在预防上展现出独特优势。广东省中医院郑朝阳教授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防治专家共识》推荐,CCS患者心脏性猝死预防时,速效救心丸可作为胸痛发作期常用中成药,每次10~15粒,舌下含服;而ACS患者心脏性猝死预防时,推荐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15丸。速效救心丸在缓解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中医药的循证研究是走上主流医疗的关键,速效救心丸的循证之路仍在继续。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团队自2020年启动的“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微循环保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研究旨在探索速效救心丸在改善微循环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目前病例入选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研究证实速效救心丸确实能够改善微循环功能,其临床应用前景将实现重大突破。”张敏州教授用“曙光初现”来形容当前的研究进展,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将巩固速效救心丸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地位,更可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已到势在必行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这项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王显教授强调,中西医结合论坛要成为常态化交流平台,一年一会,共商共建,他充满信心地表示,通过"建队伍、广布局、报数据"三大战略的实施,中医系统胸痛中心建设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医师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