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雨生百谷,万物沐春风,正值春耕播种、植绿护绿的关键时节,近日,丹东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两级院联动+跨域协作”模式,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成功推动三起生态环境案件补植复绿,以检察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谷雨生百谷,万物沐春风,正值春耕播种、植绿护绿的关键时节,近日,丹东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两级院联动+跨域协作”模式,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成功推动三起生态环境案件补植复绿,以检察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两级联动 共护青山
李某某、陈某某擅自砍伐宽甸县硼海镇三道湾村国家公益林内的柞杂树228株,致使林地原有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在立案调查之后,向有关林业资源专家咨询,形成专家意见后,随即将案件移送丹东市检察院,丹东市检察院依法向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4月23日,丹东市检察院与宽甸县检察院协同联动,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全程参与监督,对当事人补植林木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李某某、陈某某补种红松树苗684株,补种面积折合为9.24亩,确保补植工作严格按照和解协议要求落实到位。
法检携手 跨域监督
夏某某等四人、张某某擅自滥伐国家公益林,造成国家公益林损失,破坏森林资源,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桓仁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对上述两案线索进行立案并公告后,根据辽宁省高法《关于跨区域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规定(试行)》,移送丹东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丹东市检察院依法向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达成调解协议。4月25日,丹东市检察院、丹东市中级法院、本溪市检察院、桓仁县检察院就上述两案监督当事人履行补植林木责任。夏某某等四人补种红松树苗373株,补种面积折合为5.04亩;张某某补种红松树苗192株,补种面积折合为4.57亩,确保生态修复工作取得实效。
栽下的每一棵红松树苗,皆是以司法之力推动生态修复的印记。三起案件中,检察公益诉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让受损山林重焕生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凤城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