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扎根雪域高原,谱写广州卫健出彩篇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8:41 2

摘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援藏工作有关部署,始终坚持‘波密所需、广州所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医疗帮扶任务。”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许俊仟

通讯员 | 穗卫健宣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

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援藏工作有关部署,始终坚持‘波密所需、广州所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医疗帮扶任务。”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2年6月,广州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始。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带着使命和情怀,来到林芝、来到波密,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带到雪域高原,为西藏百姓创造更多健康福祉。

陈斌介绍,近3年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已向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派遣“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23名,帮助开展20余项新技术项目,累计开展义诊100余场、手术麻醉示教活动超200场,有效提高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不以山海为远,护佑百姓健康

《南方》杂志: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医疗援藏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陈斌: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足波密实际医疗需求,全面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优质医疗资源注入,加速服务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广州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在波密县人民医院建立急救体系、微创诊疗中心和消化内镜中心,与林芝市人民医院共同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重症孕产妇中心、重症新生儿中心、创伤中心五大中心,完善快速转运机制,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主动筛查,转变服务理念。从传统的“病人寻医”向“主动筛查”转变。医疗队主动下乡筛查病人,将资源下沉到镇村,对农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两癌筛查”、腹部B超检查、先心病筛查等;同时走进学校开展健康促进项目,开展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脊柱侧弯筛查等,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着眼长远,本土化培植人才。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开展“传帮带”工作。每一名医疗队员与本地科室骨干双向选择进行师徒结对,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优质服务理念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同时把本地优秀骨干送往广州进行培训,为波密打造一支“本土化”医疗队。

带来先进技术,留下创新人才

《南方》杂志:对于援藏工作“变输血为造血”而言,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有哪些亮点?

陈斌: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开展了多方面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探索师带徒模式,四批援藏医疗队员共与医院40余名医护人员确定师徒关系,实现了技术与经验的精准传承,同时先后选派20名本地医疗骨干赴广州进修学习。目前多名本地医生已可以独立完成无痛胃肠镜检查等操作以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疝气修补、胆囊切除等多项手术,极大提升了当地医疗人员的实操能力。

着眼急需,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突出重点学科建设和技术提升。广州市5家市属医院与波密县人民医院签订院包科协议书,确定内科、麻醉科等8个科室为“院包科”主攻方向,推动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波密县人民医院加挂波密县微创诊疗中心牌子。截至目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外科腹腔镜手术、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已常规开展10余种。其中,2024全年开展胃肠镜154台,外科腹腔镜手术50多台,微创手术占比75%以上,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致力高质量发展,拉动科研能力提升。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积极引导本地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申报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立项5项,指导本地医护人员发表论文2篇,逐步培养起当地医疗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为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波密县中心血库投入使用是医疗援藏的里程碑。长期以来,波密县地处高原,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血液供应更是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突发紧急医疗状况,如重大交通事故、产妇大出血、严重创伤等情况发生时,血源的短缺常常让医生们在与死神的较量中感到力不从心。而广州援藏医疗队的到来,为改善这一困境带来了曙光。在广州援藏医疗队的不懈努力与精心建设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今年4月,凝聚着医疗队心血与智慧的波密县中心血库正式投入运营,为波密县乃至周边地区以及戍边官兵的医疗用血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化穗波协作,提升医疗水平

《南方》杂志: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接下来会进行哪些创新,对未来工作有哪些期望?

陈斌:在多年援藏经验基础上,广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将在多方面进行创新。

远程医疗突破医疗帮扶模式。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医疗”。利用远程医疗技术,让广州的医疗专家能够实时为波密患者提供会诊服务,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更高效地覆盖当地百姓。远程医疗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专家会诊上,还延伸至远程医疗报告解读服务。患者在当地医院完成各项检查后,相关的检查报告可以迅速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广州的专家手中。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报告进行细致、准确的解读,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不仅节省了患者往返奔波的时间和精力,还能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订单式”培养助力人才成长。探索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波密未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与广州的医学院校合作,定向培养适合波密的医疗人才,毕业后直接回波密服务;同时,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继续教育体系,让当地医护人员能够随时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多行业协作拓展医疗合作内涵。加强与波密当地多行业的深度协作,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网络。与波密教育部门携手,共同开展校园健康促进项目。通过组织专业医护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供体检服务等,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波密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注入有力的医疗保障。同时,与波密民政部门达成合作,精心策划并实施老年人健康关爱计划。针对波密当地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特点和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预防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贴心、专业的医疗关怀,提升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此外,为了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波密民众的健康素养,与波密融媒体平台达成合作,共同开设“穗波健康讲座”栏目。借助融媒体平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邀请广州援藏医疗专家学者和本地医护人员定期分享各类健康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方法、合理用药指导等内容,让波密的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专业的健康科普教育,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对于未来工作,期望能够持续提升波密县整体医疗水平,让更多复杂疾病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转诊率。同时,希望能够将波密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整个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通过持续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让当地医疗队伍具备独立开展高难度医疗服务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南方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