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00-2閟宫注释1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8:48 2

摘要:□□□◆,□□□◙。□□□◙,□□□◆。□□□◙,□□□◙。ng+o+i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閟宫有,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2.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3.黍稷重穋,稙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4.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5.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6.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7.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8.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9.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10.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

11.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12.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

13.亦其福女,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

14.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15.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尝。

16.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17.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

18.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19.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20.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21.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22.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23.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24.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25.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26.既多受祉,黄发儿齿。徂徠之松,新甫之柏。

27.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

28.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i+ng

□□□■,□□□◙。□□□■,□□□■,□□□◙。i

□□□●,□□□■。□□□◙,□□□■。i+o

□□□●,□□□●。□□□●,□□□●。u

□□□◆,□□□◆。□□□◆,□□□◆。ng

□□□●,□□□□●。□□□◙,□□□●。u

□□□●,□□□✜。□□□●,□□□◆。ng+u

□□□●,□□□□,□□□●。□□□●,□□□●。u

□□□□,□□□■。□□□■,□□□■。i

□□□□,□□□●。□□□●,□□□●。o

□□□✜,□□□◆,□□□◆。□□□◆,□□□◆。ng

□□□□◆,□□□□◆。□□□◆,□□□◆。ng

□□□◆,□□□◆。□□□◆,□□□◆,□□□□◆。ng

□□□■,□□□□◙。□□□■,□□□■。i

□□□◙,□□□□■。□□□◙,□□□□◙。i

□□□◆,□□□◆。□□□◆,□□□◆。□□□◙,□□□●。ng+o

□□□◆,□□□◙。□□□◙,□□□◆。□□□◙,□□□◙。ng+o+i

□□□□●,□□□●。□□□●,□□□□●。u

□□□◙,□□□◙。□□□□◙,□□□◙。i

□□□◙,□□□◙。□□□□,□□□◙。i

□□□●,□□□◙。□□□◙,□□□●。o

□□□◙,□□□●。□□□●,□□□◙。o

附注:

1、本诗提到了一系列周人的祖先:姜嫄、后稷。大禹、太王(季历)、文王、武王。并且提到了翦商、牧野之战、成王、成王叔父周公旦、周公长子伯禽(第一任鲁侯,本诗中称为:鲁公)、伯禽之子(鲁炀公,本诗中称为:庄公)、伯禽之孙(鲁幽公,本诗称为: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可见,本诗描写的就是鲁幽公(姬宰),也即,周公旦的重孙,鲁炀公之子。其实,鲁炀公的哥哥鲁考公也担任过鲁国君主,然后兄终弟及。

炀-庄通假,古音dong。考-庄不同音,并不通假。因此,本诗所谓的庄公=鲁炀公,庄公之子=鲁炀公之子=鲁幽公,按辈分,鲁幽公=周公旦重孙,而非周公旦的孙子。

只不过,在诗经中,孙泛指后代,曾孙也泛指后代,并不单指具体的某一代。例如,上文说,周太王季历是后稷之孙。显然,后稷远远早于季历,绝非季历的祖父辈。

2、本诗中提到:鲁国祭祀后稷,祭祀周公旦,并不祭祀文王和武王。这就驳斥了一些人所谓的鲁国被成王特批祭祀文王之说。

因此,坚定了我在诗经第299篇《泮水》的判断:「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说的是鲁侯手下的文武百官,而非鲁侯自己。其中,文武指的是文武百官,而非文王武王。前人对此的理解和注释是错误的,误认为鲁国可以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

3、閟:=秘。通假字。秘密。

閟宫=秘宫=女人之宫殿。因为姜嫄时代为母系社会,宫殿主事的都是女性。

4、侐:=盟。通假字、讹字。甲骨文血-盟同源,画的是滴血在盆子中,歃血为盟。 侐从人,指的是结盟之人,盟友。在本诗中,指的是姜嫄的朝廷大臣。

在本诗中,盟(侐)- 嫄,押韵ng。因此,修改正文和押韵分析。

5、实实枚枚:稠密,众多。现代仍有此义,例如,密密实实。

在本诗中,形容姜嫄的朝廷人才济济。

6、回:=洄。古今字、通假字。洄流、回旋,引申为弯曲、回撤、打折扣、setback。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姜嫄威名赫赫,品德高尚,不打折扣。

7、迟:=栖迟的简写。本义指的是休息。但显然本诗用典,创作年代较晚,诗人误解了原典的迟义。

原典见诗经第138篇《衡门》:

其中,栖迟=栖遅=栖屖=栖辛=休息+劳作。但在该篇中,栖迟vs乐饥,都是配对的反义词,但只强调其中一个,栖迟=栖,乐饥=饱饥=饱。诗人多用一个字,只是为了填充音节。这种修辞,诗经中多见,不赘述。具体分析,见: 诗经138-2衡门注释2 ; 诗经138-2衡门注释3 ; 辛=屖=遟=迟=凌迟同源考 ;

可见,本诗引用了这种说法,但误以为:栖迟=栖+息=休息。误认为,迟=休息。所以,在本诗中,「弥月不迟」=弥月不息=孩子足月了,姜嫄作为母亲仍然不知道,在外不停作战。

关于姜嫄在战场上生子之事,详见诗经第245篇《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其中,「无菑无害」也出现在本诗中,也是用典。具体分析,见: 诗经245-2后稷注释2 ;

可见,本诗作者对诗经第245篇《后稷》的理解较为充分,超越后代经学家,但对诗经第138篇《衡门》的理解欠缺。由此可以推定:本诗创作时间接近《后稷》,晚于《衡门》。

这三篇之中,《衡门》创作时间最早,以至于后世的引用者也无法彻底理解每一个字。

8、奄:=咸。通假字。全部。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9、俾:使。俾民稼穑= 使民稼穑=使百姓务农。

传说中,后稷发明了农业,带领周人种庄稼。具体事迹见诗经第245篇《后稷》。

10、缵:=继。通假字。继承、继续。继从冬,古音dong。发生了复杂音变。以前多有分析,不表。

11、重穋:重茬+补种。

其中, 穋=缪,通假字,修补之义,这里指的是补种庄稼。

以前分析过,见: 诗经154-2七月注释8 ;

12、稙稚:古本写作:稙穉(=禾+遲)。已经更改正文。

指的是两种播种方法,

①稙=在冬天不种小麦,将土地留了一冬,第二年春天及早播种。南阳方言仍有此说:稙地。例如, 稙地花生=春天就播种的花生。

②穉:小麦收割之后播种。南阳方言至今仍有此说,但我忘记具体发音,需要问下父母。

13、稷-黍-稻-秬:有重复之处。

黍从水,本义为水稻。而本句中,黍-稻并存,可见,黍=水稻,稻-旱稻。略有区别。

稷从鬼,指的是高粱。 秬从鬯从巨,指的也是高粱。但两者略有不同,一种甜高粱,植株更高,更适合酿酒,也是红色种子,俗称:甜秆。其实两者都是高粱,只不过,秬专指红色的甜高粱。

来源:pluiepoc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