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讲医术更讲医德

摘要:“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的这番话让中医一时成为媒体和大众瞩目的焦点。然而,大多数人关注的更多的是中医文化当中的医术层面,而有关中医的医德,则关注者少。事实上,几千年的探索和发展历史,让中医不仅仅在治病救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的这番话让中医一时成为媒体和大众瞩目的焦点。然而,大多数人关注的更多的是中医文化当中的医术层面,而有关中医的医德,则关注者少。事实上,几千年的探索和发展历史,让中医不仅仅在治病救人方面为中华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更有在传统医德方面的文化积淀。学好用好这些传统的中医执业道德,应是我们在弘扬传统医学、教育下一代中医英才之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学医者,必有医德。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医学定义,认为医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完成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医德医术,密不可分。几千年来,历代医家这样一个共识从未改变过: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医生。中医是仁心仁术,表现在高尚的医德。我国的中医伦理学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因此人的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救人性命是医者本分,但正因医术与最宝贵的生命相连,所以从古至今都认为医者必须对生命抱有高度的仁爱精神。

《本草纲目·序》中提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解释为:医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对患者要有关怀之情。医者用仁爱之术来体现他的仁爱之德,又用他的仁爱之德救助患者,则可将仁爱之心传播到天下的百姓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从而达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修养成仁爱之术,是德与术的相通。只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有仁爱之德,只有仁爱之德,才能修炼成仁爱之术。其实,这些说的就是要有高尚的伦理道德才能行医治病。而古人要求的高尚的伦理道德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伦理学传统的特点是: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注重医德和医术的统一。

“医乃仁术”意为医学是施行仁道主义的术业,它是道家、儒家的仁术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我国道家、儒家文化一直强调道德、仁爱思想是从医的基础条件。

我国古代医生择徒甚严,曾明确提出“非其人勿教”。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南宋医学名著《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开篇第一卷便为《医工论》,对于医德重要性的论述更加直接:“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

张学文常说,“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无论业务多么繁忙,任务多重,始终坚持定期出诊,对患者有求必应。为方便患者,他的电话号码多年来一直印在病历上,只要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哪怕有患者三更半夜打电话,他都耐心答复。

“医生态度好,认真,医术差点也能得到病人谅解。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肯定不行!”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张学文觉得多少与医生态度有些关系。

唐朝药王孙思邈曾有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如张学文这样的中医学者们,在践行着老祖宗们给国人留下的国粹之时,也在身体力行地向后来者教授着医者圣心的道理。传统医德思想的不断熔铸再创、丰富完善,铺就了中医学者们治病救人的道德轨迹,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宝贵财富。在我们强调弘扬中医这门传统的国粹之时,那些与之相随的古典医德,也是万万不可丢掉的瑰宝。

中医以治病救人为目的,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历代著名医学家,都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比如孙思邈、张仲景、朱丹溪等。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

来源:健康是唯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