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在线音频广播市场趋势变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8:19 2

摘要:三是品牌定制播客,通过“去广告化叙事”、深度绑定生活场景、动态广告插入及AI降成本等手段,实现隐性价值输出与双向交互营销。

2020-2025年,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均稳步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市场渐趋成熟。

早期

(2020-2022年)

疫情促使居家场景增多,内容供给也日益丰富,涵盖播客、有声书、在线课程等多元形式,推动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后期

(2023-2025年)

增速放缓至10%-15%,市场规模接近饱和,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下沉市场和银发群体。

当前,在线音频行业已步入“存量博弈”阶段,未来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技术降本、内容提质以及场景破圈。

传统广播广告收入持续萎缩,而在线音频的“长尾效应”与“场景渗透力”正推动广播向商业化三大纵深方向发展:

一是知识付费模式下的音频内容精准契合年轻群体高效灵活个性化需求,成为音频市场新增长极;

二是音频直播打赏兴起,用户对高质量内容和版权保护意识增强,成在线音频收入来源之一;

三是品牌定制播客,通过“去广告化叙事”、深度绑定生活场景、动态广告插入及AI降成本等手段,实现隐性价值输出与双向交互营销。

一、知识付费模式成为音频市场新增长极

知识付费的兴起驱动音频内容市场增长。以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平台通过有声书、讲座及广播剧等多元化形态,精准对接用户对个性化知识服务与沉浸式娱乐的双重需求。

用户付费意愿转向独家内容、优质制作及便捷服务,在线教育品类以超50%的市场占比印证专业化、系统化学习产品的刚性需求。

同时,依托5G及AI技术,知识付费平台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提升内容触达效率,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推荐服务,配合会员特权体系构建去广告环境、优先收听权及专属内容池,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传统直播流广播因创新不足面临用户流失,而在线音频凭借高效灵活特性,正成为年轻受众的首选媒介形态。

二、音频直播打赏:创新盈利与用户关系重塑

随着用户对音频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版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付费订阅、内容付费等新兴盈利方式逐渐成为音频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音频直播具有鲜明的情感陪伴和社交互动价值,用户可以通过打赏虚拟礼物的方式表达对主播的喜爱和支持,同时平台通过优化直播界面、提升音质和互动功能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参与直播并进行。

以浙江城市之声的晓北与广东音乐之声的林琳为例,两位高人气主持人的在线广播节目在抖音端同步播出,近期场均观看均超8万人次。

晓北作为汽车维权类主播,定期在抖音平台上与粉丝直播互动交流,并携手相关部门为热线听众提供汽车法律援助与维权支持,维护消费者权益。林琳作为音乐娱乐主播,在抖音端与听众朋友保持密切互动,为听众带来最新的音乐动态、艺人访谈、专辑发布等资讯。

部分广播电台在广电自办APP中打造品牌IP来吸引本地听众,如粤听APP推出“主持人表情包”形式的虚拟礼物,将电台主持人形象转化为动态表情包和广东特色卡通食物礼物(如“肠粉”“水哥食早餐”),通过文化符号强化用户归属感。

这种设计不仅提升赠送趣味性,更将打赏行为与地域身份认同绑定,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在聚合音频平台中,接连推出过各种主播扶持计划,如喜马拉雅推出主播星级挑战,帮助主播提升影响力和收入,石家庄电台的清晨电台便在喜马拉雅端参与过主播星际挑战打榜。

三、定制式播客长音频推动营销模式向情感化、陪伴式交互升级

品牌通过定制沉浸式播客长音频,深度绑定用户生活场景,以“去广告化叙事”实现隐性价值输出,再加上动态广告插入技术使品牌可根据用户画像实时替换播客中广告,使之贴合被推送者需求;

此外,结合AI语音等智能工具,能将播客单集制作成本大幅降低,推动播客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交互式营销”,营销模式向情感化、陪伴式交互升级。

耐克播客音频节目「耐听」是中文播客市场首个官方体育品牌播客,以“体育的力量”为主题,通过讲述耐克运动员、草根运动员和品牌挚友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传递品牌故事和价值,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实现隐性价值输出。

该音频节目通过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五大音频平台同步分发,以及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等多社媒平台进行推广,让用户在通勤、运动、休闲等不同生活场景中收听,使品牌陪伴用户生活,增强用户粘性和品牌认同感。

此外还有天加《天砖加哇》作为中央空调品牌率先推出的品牌播客访谈栏目,主要话题并非中央空调,而是天加用户所关注的领域。通过讲述由工作或生活延展开的内容,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深度绑定用户生活场景;每期节目时长约一小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品牌沟通场,让用户在相对缓慢的节奏中沉浸在干货思考与情感价值中。

来源:阿漫的信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