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千古一僧呢,还是佛门罪人?一生翻译了数百部佛经,不过竟被逼与十余名女子同处一室,死后其舌根居然烧不烂而化作舍利——鸠摩罗什那传奇的人生,究竟藏着怎样的挣扎与救赎?
他是千古一僧呢,还是佛门罪人?一生翻译了数百部佛经,不过竟被逼与十余名女子同处一室,死后其舌根居然烧不烂而化作舍利——鸠摩罗什那传奇的人生,究竟藏着怎样的挣扎与救赎?
公元401年,长安城万人空巷。一位西域高僧被后秦皇帝姚兴以国师之礼迎入皇宫,百姓夹道跪拜,称他为“活佛”。可谁也没想到,这位被奉为圣人的僧人,竟在众目睽睽下向皇帝讨要女人:“我肩上有两小儿扰我传法,需一女子化解。”此言一出,满城哗然。
他便是鸠摩罗什,这位在中国佛教史上堪称最为争议的高僧。
被灌醉的圣人:一场政治阴谋下的破戒
鸠摩罗什首次破戒,就是极为直白的政治羞辱。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西域龟兹国,将这位在西域大名鼎鼎的高僧掳至凉州。吕光不信佛,且十分瞧不起鸠摩罗什的孤傲。他举办宴席,把僧人灌醉,接着把他与龟兹公主关进密室。次日公主衣衫不整走出房门,鸠摩罗什“秽行僧”之名就此传播开来。
这哪里是婚配呢?分明是征服者对信仰的一种践踏。吕光想要撕碎圣人的袈裟,以此来证明“高僧与凡人并无差异”。可鸠摩罗什的选择实在出人意料——他既没有选择自杀明志,也没有选择还俗享乐,反而在那被软禁的17年里,孜孜不倦地苦学汉语,为日后的译经工作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皇帝赐婚的荒诞剧:十名宫女与“高僧基因”
如果说第一次破戒是暴力胁迫,第二次则更像是黑色幽默。后秦皇帝姚兴,为了留住鸠摩罗什的“智慧基因”,居然将十名宫女塞进他的禅房:“大师若无子嗣,难道说岂非天下憾事?”
更离奇的是,这场赐婚引发出一连串的反应。长安城里的和尚们,见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都开始娶亲纳妾,而且;于是乎他们纷纷跟着照做起来,这导致佛寺险些变为了风月之地。在紧要的时刻,鸠摩罗什当众将一碗钢针给咽了下去,并且言道:“谁能够吞针,便可以娶妻!”那些僧人被吓得面容惨白,如此这般,这番话语才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舌舍利之谜:罪孽与功德的终极审判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离世。焚烧时出现罕见现象他的身体化为灰烬然而唯有舌根未腐烂接着竟变成清澈透明的舍利。此枚舌舍利至今仍被供奉在甘肃武威罗什寺,仿佛是上天给予他的最终评价,虽他违反戒律但确未辜负佛法真谛
他一生翻译佛经94部,425卷;《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皆由其手完成。玄奘西行取经前,中原的佛经,十之八九是由他进行翻译的。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率先开创了“意译”这种方式,从而取代了“直译”使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经文,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佛学”,信徒的数量,急剧增加了百万之多。
争议千年:戒律与救赎的终极之辩
有人说他是佛门之耻,娶妻生子,玷污了清规戒律;也有人称,他是人间菩萨,忍辱负重,仅仅是为了传法。但实际上,鲜有人知晓,他的父亲原本乃是天竺的宰相,母亲更是贵为龟兹的公主,本能够尽享荣华富贵,不过却在7岁时出家,度过了半生的漂泊生涯。
当他在凉州被囚时,本有机会逃回西域,却选择留下:“中原战乱,百姓需要佛法渡心。”那些强加给他的女人,被他称作“摩登伽女”——佛经里诱惑佛陀的魔女,何尝不是修行的试炼?
鸠摩罗什圆寂前曾叹道:“若我所译之经典无误,这样我的舌根便不会烂掉。”千年之后,那舌舍利依然存在着,而那些曾经逼迫他的帝王将相们,居然已经全都化作了尘土。
今日读到这里的你,如何看待这位两度破戒的高僧?是佛门污点,还是乱世明灯?评论区等你高见。
来源:爱分享哎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