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的网络世界中,一种令人堪忧的“慢脚文化”现象逐渐浮现,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与法律底线,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中,一种令人堪忧的“慢脚文化”现象逐渐浮现,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与法律底线,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一些零五后的孩子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诸如未成年辍学怀孕、与中老年人恋爱结婚等。更有穿着暴露的十多岁女孩和未成年孕妇,故意摆出挑逗性动作,在网络上吸引大量围观。而评论区则充斥着各种污言秽语、不怀好意的暗示,甚至出现举牌竞价索要私密照的恶劣行径,价格之低令人咋舌,有的仅需十来块钱或者一声谢谢就能举牌成功。同时,评论区还弥漫着大量关于爱情买卖的非法信息,整个网络环境乌烟瘴气,价值观与爱情观被极度扭曲。
这些未成年人把错误的行为视为勇敢,将怀孕当作个性,把恋爱次数当作炫耀资本,把擦边获得的赞赏当作自身价值体现。他们在心智尚未成熟之际,缺乏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只是盲目跟风模仿。在广大乡村和城镇地区,那些疏于管教的留守未成年人更是容易被这种不良文化带偏。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使同类型的人群快速聚集,让这种怪异小众且有害的价值取向得以迅速发展演变,形成一种所谓的“文化”。数据表明,乡村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点一,城市也有百分之八十一点七,这意味着大部分孩子都在大量接触短视频,而其中无数擦边、另类、扭曲、黑化的视频正不断侵蚀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这种“慢脚文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于未成年人自身而言,它误导了他们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使他们偏离了健康成长的轨道,可能导致学业荒废、身心健康受损等严重后果。从社会层面来看,这破坏了社会风气,挑战了法律尊严,若任由其蔓延,将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法治建设产生巨大的冲击。
面对“慢脚文化”的肆虐,全社会需携手共进,共同为未成年人构筑起坚固的防护网。
社会层面,应加强网络环境的整治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体的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对于传播不良文化、涉及未成年人不良信息的账号和视频,予以坚决封禁和严厉处罚,从源头上切断“慢脚文化”的传播渠道。同时,要积极推动网络文明建设,通过公益广告、网络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行为规范,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责任。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性教育课程则要科学合理地向学生传授生理健康知识、性别平等意识以及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发现和干预那些可能受到不良文化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家长在这场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战役中更是关键角色。首先,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与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在网络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建立起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这样,当孩子遇到不良文化的诱惑时,才会愿意向家长倾诉,家长也能够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其次,家长要做好孩子手机使用的管理工作。合理规划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孩子过度沉迷网络。同时,安装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过滤软件,屏蔽不良网站和信息,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再者,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庭生活中,展现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影响。
“慢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不仅仅是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平台的问题,而是整个未成年群体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有社会、学校和家长齐心协力,各尽其责,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成长空间,守护住他们的未来与希望,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而不是被不良文化所吞噬的受害者。
来源:铃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