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光明区隐藏着一家特别的博物馆——惜物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由80后管强创办,他不仅是一位媒体工作者,更是一位对历史文化充满热爱的收藏家。他通过努力和坚持,将这家民间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充满时代印记和历史记忆的空间,吸引无数市民前来参观,书写了一段独特的“深圳故事”。
在光明区隐藏着一家特别的博物馆——惜物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由80后管强创办,他不仅是一位媒体工作者,更是一位对历史文化充满热爱的收藏家。他通过努力和坚持,将这家民间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充满时代印记和历史记忆的空间,吸引无数市民前来参观,书写了一段独特的“深圳故事”。
管强为小朋友讲解展品。
卖房创办博物馆 一个人的坚持与热爱
惜物博物馆坐落在光明区红木文化小镇,馆内陈列着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老物件,如缝纫机、大哥大、冰棍箱、永久牌自行车、搪瓷缸等,所有展品均由管强收集而来。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承载着过去的时光和记忆,也见证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变迁。
管强的收藏之路始于自己6岁时,他从邮票开始,逐渐扩展到各种票证、小额纸币,再到各种老物件。他形容收藏的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为了寻找自己心仪的藏品,管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走遍全国各地。有时为了找到一个旧物件,他甚至不惜花费数年时间。
开办博物馆的想法源于管强对老物件的痴迷和热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保存下来,并展示给更多的人。为了开设这家博物馆,他已经卖掉了一套房子。“博物馆开张的第一年我就花费了60万元。现在每个月的馆舍租金、水电费、人工费等开支加起来近3万元。”管强说,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就免费开放,未来也会免费。他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以便更好地、健康地将惜物博物馆运营下去。
惜物博物馆自201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天都有游客前来参观。博物馆不仅成为了市民缅怀过去的好去处,也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许多80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感慨万分,甚至有人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一位老人看完后表示,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些曾经只能在记忆里找寻的东西。
惜物博物馆。
影响力不断扩大
激发历史文化保护热潮
随着惜物博物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光明区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惜物博物馆的成功案例,激发了光明区居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许多社区开始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留存记忆,更是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少社区纷纷开始筹办村史馆,希望借此留住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传承社区独特的文化基因。
一些社区在筹办村史馆的过程中,特意邀请了管强作为指导。管强不仅分享了自己在收集老物件、布展方面的经验,还帮助社区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确保村史馆的内容真实、准确、有趣。
对此,管强深感欣慰和感动。他表示:“能够让这么多人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我真的很感动。这说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更加有意义了。我希望通过惜物博物馆和这些村史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深圳这座城市不仅有现代化的面貌,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社会向前发展
更需要保存好历史记忆
在管强看来,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文化的传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他说:“社会需要往前,也需要有人怀旧。我觉得我就是和时代倒着走的。社会发展快,很多东西被淘汰。这些东西如果不保存下来,很快就会消失。博物馆可以将它们保存起来,让后人看看我们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管强的故事,是深圳故事中独特而温暖的一章。他的惜物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老物件的空间,更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圳记忆”,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情怀。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雷云霞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