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山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西南部,总面积7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截至2025年4月),是烟台市“西翼”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其名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设立的“福山县”,历史可追溯至秦代腄县(隶属胶东郡),为胶东半岛最早的行政建制之一。作为“中国书法之乡”和“甲骨文
杨东霖,男,汉族,1977年8月出生,山东烟台牟平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 [4],1997年11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入党。
现任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福山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西南部,总面积7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截至2025年4月),是烟台市“西翼”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其名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设立的“福山县”,历史可追溯至秦代腄县(隶属胶东郡),为胶东半岛最早的行政建制之一。作为“中国书法之乡”和“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故里,福山文脉深厚,现存邱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峆㠠寺(唐代佛教名刹)等历史遗迹。地理上,福山区地处胶东低山丘陵与黄海平原过渡带,夹河(大沽夹河)纵贯全境,形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大樱桃、苹果生产基地。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年均气温12.8℃,年降水量约680毫米,四季分明。交通区位优越,沈海高速、荣乌高速交汇,烟台西站(高铁)坐落区内,距蓬莱国际机场30公里、烟台港40公里,形成“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青威”的交通圈。
福山区是鲁菜文化发源地,素有“鲁菜之乡”美誉,传统福山菜(鲁菜三大分支之一)以“糟溜鱼片”“葱烧海参”等宫廷菜闻名,烹饪技艺入选省级非遗。非遗文化中,“福山雷鼓”起源于明代抗倭军阵鼓乐,以九节鼓、三环锣为特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福山抻面”技艺传承百年,面条细如发丝,获“中华老字号”认证。历史名人辈出,清代甲骨学家王懿荣、现代书法家权希军等皆出于此。文旅地标包括王懿荣纪念馆(藏有甲骨文珍品)、峆㠠寺药师佛塔(亚洲最高青铜坐佛),以及门楼水库生态旅游区。每年5月举办的“福山大樱桃节”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融合采摘、美食、非遗展演,成为胶东文旅名片。
福山区是“中国大樱桃之乡”,大樱桃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8万吨,占全国20%,其中“福山大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以“美早”“红灯”品种最负盛名。传统美食中,“福山烧鸡”以二十余味香料腌制、松木熏烤为特色,肉质酥烂脱骨;“福山拉面”配海鲜卤汤,与蓬莱小面、济南打卤面并称“山东三大名面”。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建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培育出“张格庄草莓”“回里蓝莓”等地理标志产品,深加工企业如“仙品果蔬”开发樱桃酒、果干等系列,年产值超30亿元。预制菜领域,“春雪食品”“欣和味达美”开发即食鲁菜、调味料包,产品覆盖全国商超,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80亿元。
福山区以“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双擎驱动,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80亿元。工业领域,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年产整车40万辆,带动150家配套企业集聚;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荣昌生物、普罗吉等创新药企,ADC抗体药物研发水平国际领先。城市更新方面,夹河新城规划建设文旅综合体、科创走廊,打造“百里夹河生态长廊”;“福山智造芯城”引进5G物联网、工业机器人项目,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28%。民生领域,鲁东医院(三级甲等)、烟台格迈纳尔中学等优质资源覆盖全域,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福山区正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为目标,建设烟台现代化滨海新区典范。
来源:捕手信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