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瘦身”背后:这6个专业毕业生严重过剩,慎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09:51 2

摘要: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专业的选择更是关乎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走向。然而,在每年的报考季,不少考生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专业热度,却忽略了专业背后的动态变化。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社会需求转变,大学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进行 “洗牌”,部分专业因毕业生严重过剩

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专业的选择更是关乎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走向。然而,在每年的报考季,不少考生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专业热度,却忽略了专业背后的动态变化。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社会需求转变,大学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进行 “洗牌”,部分专业因毕业生严重过剩,逐渐成为高校撤销的 “重灾区”。

这些被大量撤销的专业,表面上可能依旧披着 “热门” 的外衣,但实际就业市场早已饱和,甚至供大于求。盲目选择,不仅可能面临毕业后求职无门的困境,更可能让多年的学习付出难以获得理想回报。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近些年大学撤销最多的 6 个专业,揭开它们背后的 “隐忧”,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志愿填报之路点亮一盏 “警示灯”。

管理类专业: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下降

1、公共事业管理

撤销原因:课程同质化、实践性不足,毕业生在数字化管理转型中竞争力弱。例如,某高校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低于50%。

数据支撑:近三年被196所高校撤销,撤销数量居首。

2、市场营销

撤销原因:企业营销部门核心岗位转向算法工程师,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直播带货、AI客服等新业态。

数据支撑: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60%,撤销率连续三年超15%。

传统工科专业:技术迭代快,岗位被替代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撤销原因:人工智能、大数据崛起,宽泛型培养模式难以满足行业精准需求。

数据支撑:近三年被72所高校撤销,居工科专业撤销榜首。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撤销原因:技术更新快,部分院校专业点未及时升级,毕业生技能与市场脱节。

数据支撑:近三年被36所高校撤销,撤销数量居工科专业前列。

文科及艺术类专业:就业面窄,转行率高

5、产品设计

撤销原因:文创产业需求转向跨界复合型人才,传统课程未及时更新。

数据支撑:近三年被67所高校撤销,撤销数量居艺术类专业之首。

6、服装与服饰设计

撤销原因:服装产业柔性供应链模式下,传统打版、缝纫课程被数字建模取代。

数据支撑:近三年被多所高校撤销,专业撤销潮从高职向本科蔓延。

专业撤销的三大共性原因——就业、转行与教育质量困境

高校专业的撤销与新增,本质上是一场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匹配。近年来被大规模撤销的专业,普遍存在以下三大共性问题,值得考生、家长及教育从业者深思:

1. 就业率持续低迷,偏离市场需求

被撤销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仅为41.3%(麦可思2023年数据),远低于全国本科86.5%的平均水平。例如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因对口岗位稀缺或学历门槛抬高(如科研岗需博士),导致毕业生“被动失业”。

2. 转行率畸高,培养价值受质疑

超60%的撤销专业毕业生最终转行,如市场营销专业流向电商运营。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暴露出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的严重脱节。

3. 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培养质量存疑

83%的撤销专业集中在师生比低于1:18的院校(教育部合格标准为1:16),且实训设备更新率不足40%。部分院校为“凑专业数量”盲目开设课程,导致学生技能与行业技术代差明显。

专业的“冷热”本质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镜像。考生选择专业时,需警惕“名字高大上但就业渺茫”的陷阱,优先关注国家战略产业(如集成电路、新能源)和院校真实培养能力。而对于高校而言,唯有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才能避免教育资源的无效投入。

来源:报考一起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