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万毕业生涌入职场!今年找工作有多难?来看亲测避坑指南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19:18 1

摘要:“这届毕业生真的太难了!”刷到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时,我也为这些即将毕业的孩子捏了把汗——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222万,比去年又多了43万,直接冲上历史新高。翻看近十年的数据,从2015年的749万到如今的1222万,十年涨了快一倍!不仅要面对1222万的竞

“这届毕业生真的太难了!”刷到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时,我也为这些即将毕业的孩子捏了把汗——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222万,比去年又多了43万,直接冲上历史新高。翻看近十年的数据,从2015年的749万到如今的1222万,十年涨了快一倍!不仅要面对1222万的竞争,还要去面对去年没找到工作的“滞留选手”,加上回国抢饭碗的留学生,职场门口早就人山人海了。

宿舍群里大家对求职的竞争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位室友吐槽:“找工作竞争竟然如此激烈?热门岗位上百人抢一个,普通本科生的简历有的时候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在网上经常能开看到本科学历是否贬值?更有报道说硕士送外卖?这些热搜词背后,是实打实的就业压力。

今年的就业市场像极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光伏、地产等行业裁员缩招,连985学霸都感叹“简历石沉大海”;另一边,AI、新能源、数字经济却疯狂招人,年薪30万招不到一个懂算法的工程师。

我上周参加了一场互联网大厂宣讲会,HR直言:“我们缺人,但只缺‘能干活’的人!”企业现在挑人标准越来越“硬核”:实习经历、项目成果、技能证书,甚至要求“入职即上手”。我隔壁班的小王,靠大三在字节跳动的实习经历,秋招直接拿了3个offer,而班里没实习的同学,至今还在海投。

来一起看组数据:

竞争依然激烈:去年9月至今,全国已办5.5万场招聘会,放出1093万岗位,但平均每个岗位仍有10+人竞争;

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薪资分化严重:传统行业起薪卡在5000元,而AI算法岗应届生轻松过万。

新的技术在他们上大学的时候还没兴起,等毕业的时候在重新学习已经来不及了,这让很多学生在犹豫是继续考研还是直接下场卷职场之间犹豫不决。

面对“地狱级”求职难度,同学们早就分成了三大派:

1. 考研派:“卷不动职场,先卷学历!”

今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突破600万,但录取率不到20%。有的大学生透漏:我们班一半人选择“二战”,宿舍凌晨两点的台灯成了标配。但说实话,考研真的能“续命”吗?学长李哥去年考上985硕士,今年秋招依旧被嫌弃“缺乏实践经验”。当大家都卷学历的时候,市场也会面临供需失衡的状态,毕竟好的工作岗位就那么多。

2. 创业派:“给自己打工,政策真香!”

也有的同学尝试选择自主创业,毕业了不想给别人打工的,国家也出来了很多有力政策,而且今年又加码了:创业补贴最高50万、税收减免、免费办公场地…我们学校创业园里,搞AI绘画、汉服设计、乡村振兴项目的团队越来越多。也提醒广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这条路没有问题,但也要了解其中的风险是否可以承受,评估自己的项目是否有走出来的可能,可以多一些途径去验证,找一些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把关,降低创业风险,不要像有的同学那样,盲目创业:同三个月亏了20万,后续还要边打工边还债,对于这样的职场开局才是地狱难度。

3. 灵活就业派:“打零工也能月入过万?”

还有一些不需要重投资的创业方式,比如:自媒体、直播、远程接单…这类“新饭碗”吸引了不少人。如果在投了很多建立仍然没有合适的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至少可以自力更生,不用继续啃老,比如:小雨靠接设计私单,一个月赚了8000多,但社保全靠自己缴,虽然没有其他职场的光鲜亮丽,但至少可以养活自己,慢慢积累,一切都会更好的。

1. 简历别再“假大空”

HR平均6秒扫一份简历!简历写的要落地吸引人能量化的都量化,比如:别写“擅长团队合作”,直接改成“带领5人小组完成校园App开发,用户量破2000”。用招聘平台的AI工具优化关键词,匹配率飙升50%!类似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能力也展现了成绩,更容易吸引HR的目光,请大家切记,不要写流水账,要总结提炼,量化。

2. 实习经验是判断能力“良药”

企业最看重“实战经验”。一定要把实习经验写的丰富生动,就算没有大厂暑期实习经验,中小公司的项目经历照样加分!比如:新媒体运营这类当下火爆的岗位,你有了这些经验,就会比其他求职者领先一步。

3. 面试别背“模板答案”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面试的标准答案,面试官早看腻了,所以回答的要有自己的特点,事实求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有不足太正常了,只有敢于直面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人,才更让H R青睐。

4. 技能拉满“差异化”

能多拿课外的技能证书就多拿,技多不压身,很多时候就是你这种勤奋的劲头打通了面试官。

5. 心态决定“存活率”

要有耐心不哟啊慌,别说你门这些小白,就算现在工作10年经验的人,失业了去投了100份简历,也不一定有回音,正常!我见过985硕士投200份才上岸。每天设定“求职KPI”:投10份简历、练1小时面试、复盘1次失败经验。焦虑时去跑步、找朋友吐槽,千万别躺平!

这些国家政策也可以作为参考,并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不要好高骛远,从基层做起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国家托底:基层岗位扩招,“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免笔试,月薪5000包住宿;

风口行业:新能源储能、AI医疗、银发经济…这些领域缺人又高薪,文科生也能跨界;

创业蓝海:乡村振兴、国潮文创、适老化改造,政府给钱给资源,成功率更高。

没有“绝路”,只有“出路”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匹配比优秀更重要。暂时没Offer别慌,我室友面了30家公司才等到dream job。

记住:

降低预期≠放弃追求:先在小公司积累经验,三年后照样跳槽大厂;

灵活就业≠躺平:做自媒体也能成百万博主,关键要找准赛道;

终身学习才是铁饭碗:AI淘汰岗位,但淘汰不了会学新技能的人。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