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泸州市龙马潭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阵地“桥头堡”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坚持全局部署、全景融合、全面激活,激活统战“小阵地”,凝聚统战“大合力”,推动阵地培育精彩出圈。
泸州市龙马潭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阵地“桥头堡”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坚持全局部署、全景融合、全面激活,激活统战“小阵地”,凝聚统战“大合力”,推动阵地培育精彩出圈。
一、全局部署,确保阵地培育一体统揽
优化一批阵地。以“提升一批、融合一批、串联一批”为目标,优化阵地建设标准,凸显功能定位,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作用突出的统一战线精品阵地体系,实现阵地建设提质增效。目前,已形成17个兼具创新性、示范性、实效性的统战阵地,并串联优化3条统战精品研学、农文旅线路。
整合一支力量。聚焦横向协同,联合有关部门统筹资源,促进统战阵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功能重叠与资源浪费。聚焦纵向贯通,发挥条线职能优势,与全区11个街镇编织统战网格,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服务,擦亮统战阵地亮点。聚焦多元联动,发挥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民营企业等资源优势,为统战阵地建设出谋划策、献计出力,探索形成“党派特色”“社区综合”“民企自主”等实践新模式。
健全一套机制。实施自主申报、择优筛选双向选择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丰富统战阵地的内涵与外延,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持续擦亮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等阵地品牌,建立项目长效化机制,立足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要求,提升做好统战工作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统战工作效能。
二、全景融合,推动阵地培育系统集成
坚持精品领航,打造标杆型阵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阵地可观、可看、可感、可推广,助力蒋兆和故居挂牌“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洞窝水电站获批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等。提档升级中实·时代云谷新经济产业园全省网络统战工作首批试点阵地,打造产业引领性强、功能聚集度高、区域位置优越、功能配套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的高标准直播电商总部基地。
坚持特色发展,擦亮差异化品牌。坚持“特色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展陈馆、“石榴籽公园”、泸化中学“民族团结进步进学校”宣教活动馆等城市民族统战阵地,开展系列民族团结特色活动。坚持“品牌化”,优化提升乡贤“同心阁”“乡村振兴乡贤联谊会”等统战阵地,推动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各民主党派之家、“时代云谷新经济产业园新阶联谊站”、彭旗无党派人士工作室等党外人士活动阵地,构筑新时代多党合作实践高地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之地。
坚持全域覆盖,构建立体式窗口。从空间区域入手,注重在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及社会文化活跃区等要点布局,目前已全域打造统战阵地57个,不断延伸统战工作触角;从工作领域入手,已建成党派特色之家5个、民族团结类阵地5个、乡贤阵地12个,为侨服务阵地8个,民营企业服务阵地3个等,理顺管理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形成全域性统战阵地网络格局。
三、全面激活,实现阵地培育精彩出圈
打造实践成果展示窗口。把统战精品阵地作为展示龙马潭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持续提升龙马潭统战工作辨识度、美誉度。积极宣传小市街道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街道、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等示范样板,成为龙马潭统一战线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打造统战成员联谊平台。以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局面为目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凝聚统战向心力。通过开展联络交流、读书分享、座谈研讨等活动,有效推动统战阵地从“建起来”向“用起来”转变。
打造服务社会优质载体。以统战阵地为依托,动员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和统战成员的专业特长,开展公益帮扶、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社会服务活动。其中,红星街道“巾帼泸小麒·友好新家园”阵地经验做法,在央视频道播出,展现龙马统战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引领示范带动的实践样板。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