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访日外国游客在列车内的礼仪问题逐渐引发关注。虽然大多数游客遵守日本规则,但仍有少数人我行我素。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在车厢内旁若无人接打电话的现象。尽管新干线等列车的连接处允许通话,但常有人坐在座位上打电话。社交媒体上也频繁出现目击此类行为的网友发帖。医疗
据日本 《日刊SPA!》 4月23日(周三)报道:电车上一名"持续通话超5分钟"的中国女性 遭愤怒青年"粗暴反击"直至离席
拒挂电话的外国女性
近来,访日外国游客在列车内的礼仪问题逐渐引发关注。虽然大多数游客遵守日本规则,但仍有少数人我行我素。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在车厢内旁若无人接打电话的现象。尽管新干线等列车的连接处允许通话,但常有人坐在座位上打电话。社交媒体上也频繁出现目击此类行为的网友发帖。医疗设备公司职员篠塚光辉(化名,46岁)数月前在出差返程的特快列车上,目击了一名高声通话的外国女性。据他回忆:"隔着过道前排坐着一名20多岁的女性,从口音判断像是中国人。日本人偶尔也会接电话,但通常很快挂断或去连接处。她的行为让我感到不适,甚至有些恼火。"
后座男性以踢椅背抗议?
尽管篠塚先生没有表露情绪,但这名中国女性持续通话超过5分钟仍无挂断迹象。当时他正用公司配发的手机处理工作邮件,边回信边暗自抱怨"快挂电话吧!",不时用余光观察对方。突然,女性后座一名体格健硕的20多岁日本男性开始用脚猛踹前方椅背。"该男子戴着多枚耳钉,染着金发,样貌俊秀却带着股牛郎或乐队成员的气质。可能比我更受不了那通电话。"篠塚描述道。
拒不挂断 男性变本加厉连踹椅背
受到冲击的中国女性短暂将手机拿离耳边,但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通话。此举似乎激怒了后座男子,他开始用脚底连续猛踹前方座椅,导致椅背剧烈晃动。"车厢通话固然失礼,但这样踢座椅也过分了吧?更别说还是连续踢击。没想到除了中国女性,后座男性也这么离谱。"篠塚苦笑道。
30分钟超长通话终被制止
察觉遭踢的中国女性起身回头,在列车进入隧道的噪音中,男子做出"打电话"的手势表达不满。随后女性走向车厢连接处, 篠塚先生随后发现她仍在通话:"如果没人制止,她绝对能在座位上打满半小时。虽然那男的做法太粗暴,但客观上确实解决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踢椅男子的同行友人全程沉迷手机游戏,对冲突无动于衷。"就算不是当事人,这冷漠程度也太夸张了。"篠塚补充道。
尽管违规外国游客仅占少数,但其行为相较日本人确实更易引发关注。
日本电车安静到“落针可闻”,背后有四大关键因素:
1. 安全硬需求:保护老人生命
日本超30%是老年人,许多人靠心脏起搏器活着。手机信号可能让这些设备失灵,尤其在老弱病残孕专座附近。虽然没有法律禁止打电话,但新干线会用广播提醒“优先座附近请关机”,大家默默遵守。
2. 文化DNA:集体大于个人
日本人祖辈种水稻需要全村协作,这种「个人服从集体」的思维延续至今。电车里人人都默认:
3. 历史教训:从炫富到封杀
90年代手机刚流行时,有人故意车上大声显摆,结果全民用“冷暴力”反击——集体沉默、瞪眼警告,甚至踢椅背教训违规者,硬生生把噪音压了下去。
4. 管理漏洞:规矩遇老外就崩
日本规则主要靠自觉,但外国游客常“破防”。
一句话: 日本人用千年农业文明培养出的自律,打造了全球闻名的电车静默文化,但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时,既没有强制法规,也放不下身段灵活调整,结果就是「要么忍,要么暴力解决」。这种「优雅的脆弱」,正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真实写照。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